導語: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他也是一名心存理想和抱負的“90後”農場主,三年時間,他步步為營,完成瞭從退伍軍人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今夏,他的果場將迎來瞭第一筆收成。

眼光獨特,他決定做一名“新農人”
他叫卓志強,梅縣人,是一名“90後”退伍小夥,三年前他開始投身創業。
2013年,卓志強退伍返鄉後在梅城謀得一份穩定工作,但創業念頭一直“蠢蠢欲動”。與前沿的創業理念不同,他要務農,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而長年在江西吉安從事葡萄種植的親戚們陸續回鄉發展,使得他加快瞭成為“新農人”的腳步。

認真務實,他的選擇得到支持
從農村到城市,再返回農村,卓志強的路徑選擇並沒有受到傢人的責備。相反,他憑借務實的市場調研和前景分析贏得全傢支持。

基地一定要連片成規模、距離城區在15公裡范圍內、地勢要高不能浸水……列出一連串標準後,卓志強在城郊“按圖索驥”,尋找理想創業地。經過兩個多月的物色,敲瞭數百戶農民的傢門,在當地村委幹部幫助下,他最終在南口鎮車陂村覓得一塊百畝連片土地。

開始整地
埋頭苦幹,不耽誤最佳栽種期
拿下瞭基地,卓志強的工作表上還有大量項目亟待完成。此時,距離葡萄最佳栽種期還有3個月。
當時沿路有20多畝“湖洋田”,一腳踩下去能陷到大腿處。機器沒法下地,隻能人工挖排水渠排水,夯實土層,但卓志強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

從門外漢到內裡行傢,他走瞭不少彎路,但憑著在部隊磨出的那股不服輸的勁兒,錯瞭就從頭再來。每晚七八點才收工的日子究竟持續瞭多久,卓志強已經記不清瞭。
持之以恒,他的果場建設初見成效
平整土地、完善規劃之外,果場建設的關鍵是搭建抗強風的大棚,卓志強深諳其中之道。

他“師承”浙江的平地式搭法,細致考究地安置一根根水泥柱。支架之間以鐵纜固定,支架之下則深埋重物加固。

每一列葡萄架均是一根300多斤的水泥柱斜插入地、一根垂直入地,以此類推。這樣搭出來的葡萄架牢固抗風,架子一般不會受損,除非發生龍卷風。卓志強對葡萄架的這種搭法很有信心——實際上,這是當時最新式葡萄架搭法。

細致考究,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其實,卓志強對於工程的種種考究,都是在為果園種植葡萄、無花果、百香果等各類水果鋪路。
在卓志強看來,做觀光體驗農業,既要保證果品質量,更要保證品種多元化,也要保證常年掛果。

卓志強起初就定下有機種植的基調,他主打葡萄,挑選瞭6個不同的葡萄品種進行栽種,他計劃從7月至11月,基地每個月都有新品種可摘。

如今在卓志強的果場裡,草莓味、玫瑰花味和茉莉花味等花果香味的提子比比皆是。他的葡萄品種都是技術師傅們從各地考察,結合梅州光溫水土後挑選出的品種,這些新果品長勢喜人。
產品品質高,品種多,采摘時間長,今年,他預計會獲得大豐收。

葡萄園小知識welcome
1.葡萄園的建立和選址
要建立一個成功的葡萄園,必須對如何選址有一個充分的瞭解。

首先要弄清楚該地的地理條件是否適合種植葡萄。隻有葡萄園的地理位置和葡萄品種相適應,才可能獲得高產高質量的葡萄。同時,也需要把計劃和管理付諸實踐。好的管理才能提高果園收益。

2.葡萄的最佳種植時間
葡萄一般用扦插法或壓條法進行繁殖。扦插於春季發芽前的4月進行,插穗選用中段健壯枝條,裁成段子,使每段上留有1-3個節,下端剪口接近芽眼,插入砂床。砂床要保持稍濕潤,但不宜過濕。至5月下旬可生根,上盆後要放在半陰處緩苗,逐步轉入正常管理。


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農業創業更是不易。從創業項目到項目選址,從項目建設到長期規劃,除瞭要考慮周全外,更需要多加用心,要麼產品好,要麼品種多,要麼打時間差,總之,一定要作出自己的特色。
文章投稿/轉載/自媒體合作請聯系微信:18186233709
農場考察/農人專訪請聯系微信:18186233709
業務咨詢/商業合作請聯系微信:tudouge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