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擊美國為何先拿生鮮開刀?農業的機會你看到瞭嗎?

導語:

3月22日,美國對中國約總價值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43.4億元)的1300多種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

國內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中國必定會絕地反擊,因為中國已不是10年前的中國,果不其然,2月23日7點商務部發出公告,拿來一大疊清單狠狠砸向特朗普的腦袋。

從這波反擊名單裡,我們發現像進口自美國的山竹、柑橘、巴西果、榛子仁、椰子幹、檳榔果等生鮮幹果赫然在列。

國傢為什麼先拿生鮮食品開刀?這對我們生鮮行業有何影響?

最新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

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制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

針對中美貿易戰涉及領域,也讓無數網友笑Cry。

看到這份制裁名單,網友紛紛表示這分明是一個農業國(美國)在向一個發達工業國(中國)發起貿易戰。

美國對中國征稅名單裡有1項涉農是“農機裝備”,而中國對美國征稅的名單裡,有7項屬於農業食品范疇,其中生鮮水果首當其沖。

這意味著名單中所列出的進口水果即將漲價,不過吃貨們不必擔心,這份制裁名單僅針對美國,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其他國傢進口的同種水果,更重要的是,咱們中國地大物博,有很多同種水果可以代替。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鮮果進口440.5噸,進口額55.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和5%。

我國鮮果進口額前十的貨源地國傢為泰國、智利、越南、菲律賓、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南非、秘魯及厄瓜多爾。從以上十國鮮果進口額占我國鮮果總進口額89%。

以美國櫻桃李為例,2017年美國總產量93櫃,銷往中國12.5櫃,其中百果園采購11櫃,占總量88.5%。

據估算,到2020年,我國水果市場消費容量將達3萬億元,這個市場無論對哪個國傢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中糧“我買網”包機采購美國車厘子

那麼,我國氣候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為何生鮮大量依賴進口?

簡單來說,原因如下:

✪首先,信任。一位女性消費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她在大型超市裡購買水果時,她首先考慮的是水果的原產地而不是它的價格或是外觀。她會優先選擇澳大利亞、日本或是美國進口的水果,至於中國的,她表示“信不過”。“中國的食品醜聞太多瞭,而且這裡的水源和土壤也都不好。”

✪其次,好吃。“好吃”的背後是品質的穩定和標準化生產,比如新奇士橙子,一年四季都有供應,無論何時何地買,賣相、口感、品質等都不會有太大差異。這恰恰是我國生鮮水果的競爭弱勢,我泱泱大國並不是生產不出好水果,是缺少穩定可靠的規模生產和供應保障(包括保鮮技術)。

✪最後,實惠。全球一體化大勢所趨,國與國之間自由貿易協定的日常化,使得貿易口徑越來越寬,關稅越來越低。反映到消費端,價格已非常具有競爭力,同樣產品有時甚至比國內還便宜。

農業是中美經貿合作最早開始的領域之一。1972年兩國尚未建交時,美國農業企業就已進入中國市場,開展育種及飼料領域的合作。

據美國統計,2016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占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1.2萬美元,從中獲得瞭實實在在的好處。

農業州是特朗普競選的重要票倉。中期選舉前,中國拿農產品貿易對美國開刀,正是打到瞭特朗普的痛處。

“加征25%的關稅,將對美國的生產者和農村經濟帶來嚴重影響。”美國豬肉生產者理事會主席吉姆·海默爾(Jim Heimerl)覺得,貿易戰隻會帶來“雙輸”結果。

2017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數量相當於200多萬頭生豬。對於國內約4億頭的生豬存欄量而言,所占比例雖然不大,卻也不能忽視。

2017年底至今,國內生豬價格持續在低位徘徊,國內養殖巨頭不斷擴張,動輒上百萬頭的出欄計劃,導致市場供過於求。進口豬肉價格便宜,更是成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中方的反制措施卻極大增強瞭資本市場對於畜牧行業的信心。3月23日,國內各大農牧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片飄紅——傲龍生物、溫氏股份、雛鷹農牧、唐人神等上市公司的股價均出現瞭不同幅度的上漲。

面對即將到來的貿易戰,國內美國食品進口商也對即將到來的加稅做好瞭應對措施,比如,改為與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智利藍莓委員會合作替代美國水果;與阿根廷進行牛肉等肉類合作;與加拿大使領館農貿處取得聯系,將加拿大的豬肉類產品完美的替代美國同類產品。

對於車厘子這樣的高端水果,吃貨們也並非沒有替代,國產大櫻桃比美國車厘子口感差異不大,不失為性價比不錯的選擇。

對於我們農業人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如何改進我們農產品無品牌優勢、品質不穩定的缺陷,將關乎我們能否重新奪回被美國農產品長驅直入的消費市場。

我國各類渠道商都紛紛到美國基地直接采購,足以證明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我們應該追問自己,我們有好的東西,他們為什麼往國外跑?

我們需要在品種改良、分級分選、保鮮包裝、倉儲冷鏈等環節上下一番功夫。

再過兩個月,車厘子即將上市,往年,我國市場幾乎先被美國西部車厘子碾壓一遍。這次貿易戰,可以想見,美國車厘子與中國“早春第一果”櫻桃來一番PK,肯定會敗下陣來。

這對我國山東、浙江、河南等地的櫻桃產區則是大好消息,果農們要抓住這個機遇。

當進口貨被擋在門外時,我們不要以為就可以坐享其成瞭,恰恰這是主動出擊的絕佳時機。

說起我國農產品品牌,大多是區域品牌,比如秭歸臍橙、永春蘆柑、三亞菠蘿蜜、煙臺大櫻桃……真正能夠讓普通消費者叫得出的企業品牌,少之又少。

可以預見,我們的生鮮市場短時期內避開瞭很多知名進口品牌,也正是我們贏得消費者“芳心”的大好時機。

我國的反擊剛剛開始,雖然農業食品首當其沖,但30億美元的貿易額不會對我國相關企業造成太大沖擊。

原因隻有一個: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吃”這件事情上,美國綁架不瞭我國民眾。

微軟的操作系統,我們離不瞭,美國的芯片技術,我們必須得借用。但我們在吃蘋果、吃車厘子這件事,不一定非要吃你美國的才能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才能彰顯我們的品味。

以蘋果為例,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和消費國,沒有美國的嘎啦、蛇果和青蘋果,我們還有紅富士和秦冠;沒有車厘子,我們還有優質大櫻桃;沒有新奇士,我們還有褚橙,還有贛南臍橙、秭歸臍橙、雲南冰糖橙等。怕什麼?!

講真,論口感,論品質,國產的生鮮水果一點也不差,國外的月亮並不比國內圓,奮戰在農業一線的兄弟姐妹們一定要爭氣,奪回原本就屬於我們的市場!

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我們絕不懼怕貿易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貿易戰你敢玩,我們就敢打!

對於我們農業人來說,奪回市場占有率,讓國外的農產品不再在我們的本土肆意橫行,這是最好的機會。

關於中美貿易戰,作為新農人的你有信心嗎?期待來評論區一吐為快!

更多精彩請關註微信公眾號:農場主+(farmerpro)

文章投稿/轉載/自媒體合作請聯系微信:yuan-xiaosi

農場考察/農人專訪請聯系微信:lsh287806652

業務咨詢/商業合作請聯系微信:lsh28780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