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藥 5 年,一半操作是錯的!想要正確使用吸入藥一定牢記這四字訣

在上周三的科普直播節目中,我們一開頭就設置瞭一個大傢來找茬環節:

對於這個場景,很多的哮喘、慢阻肺病患者都不陌生,很可能現在就用著同樣的吸入制劑,但這位病友的吸入操作正確嗎?專傢指出“有一半操作錯誤”,究竟錯在哪裡?想正確吸入有沒有什麼訣竅?

主講嘉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李雯教授也給我們做瞭詳細解答。

你是不是也在犯這些錯誤?

李雯教授介紹,對於患者手上拿的這款(都保)裝置而言,首先在打開藥粉的時候很有講究,一定要垂直於地面打開,絕對不能斜著,也不可以橫著。每次旋轉,藥物會掉進底部的梅花凹槽裡,梅花凹槽裡的藥物會再通過底部特殊的“小刮片”進行抹平,如果你斜著或者橫著,打開時有傾斜度,藥物劑量就會是不夠的,會影響每次吸入的固定劑量。

其次,我們能看到患者在吸藥的時候,她是低著頭吸的,這同樣是一個錯誤的行為。我們在使用吸入藥吸入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水平吸入,要與地面平行才可以,這樣我們的氣道才能最大程度地打開,如果低著頭吸,或者昂著頭吸,很大一部分藥物會附著到咽後壁去,直接影響藥物在氣道的沉積。

第三個錯誤,我們能看到她在吸入完畢後開始不自主地咽口水,看似一個不自主的動作,但如果這時你嘴巴沒閉牢、鼻孔沒捏住,那剛剛吸入的這些藥物會隨著這個吞口水動作全部對沖到空氣當中,藥粉就都在空氣當中彌漫出來瞭,能進到肺部的藥量會大打折扣。

呼、吸、屏、漱,吸入藥“四字訣”環環相扣

李雯教授介紹,正確使用吸入藥,首要一步就是要學會“呼氣”,每次使用吸入藥前,我們都需要進行一個呼吸的準備,隻有把殘氣都呼出來瞭,肺排出瞭更多空間,才能更好地完成接下來的吸入動作。可以在平靜地呼吸幾次後,深呼一口氣,然後咬(包)牢吸嘴,開始吸入。這對於年紀比較大、肺功能比較差的患者非常關鍵,如果沒有充分的呼氣準備,上來就吸,多半會事倍功半。

第二步就是我們最關鍵的“吸入”,怎麼吸?好些患者會說我也吸瞭怎麼說我不對?還有患者說自己吸不動?吸氣的關鍵是要手口協調,緩慢而有力地去吸,經常跟我們江浙一帶的患者講,就想象你在吸螺螄,大傢可以體會一下。但深吸氣並非每一個患者都能做到,尤其對於使用幹粉吸入劑,肺功能、手口協調性比較差的患者,這時就需要遵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吸入裝置,並在原來的裝置基礎上,做一個小小的改良,加一個儲霧罐。

*儲霧罐教學視頻截圖,基本可以適配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吸入裝置

不要小瞧這個儲霧罐,有瞭它的幫忙,這些肺功能差、手口協調性差,或者氣管比較敏感,快速吸氣後容易引起咳嗽,沒有辦法一口氣吸到底的患者就可以連續幾口慢慢把藥吸進去。

吸氣之後,緊接著第三步就是“屏氣”。為瞭讓吸進來的藥物可以充分藉由吸進來的氣體帶動而進入呼吸道,我們吸氣之後要屏氣大約5-8秒鐘,這時嘴巴要閉牢,鼻孔不能出氣,擔心不自主地鼻孔出氣,剛開始大傢可以用手把鼻孔捏起來。

最後一步,也是很多患者容易忽略的一步,就是“漱口”。每次吸藥完畢之後,務必在 5 分鐘之內,用清水充分漱口並吐掉,可以極大程度地降低使用吸入藥後聲音嘶啞及鵝口瘡等副作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