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最強芯,聊聊聯發科天璣9300!

11月6日,聯發科(MediaTek)在深圳正式發佈瞭下一代旗艦SoC天璣9300。這個芯片的推出可謂是萬眾期待,畢竟在蘋果A17Pro、高通驍龍8Gen3都已發佈的當下,最後登場的天璣9300如何將旗艦芯片對壘大戲繼續唱下去,是業內都非常關心的。

在安卓手機SoC領域,最近幾年無論是高通還是聯發科,都表現得非常不錯。高通方面,從驍龍8Gen1到剛剛發佈的驍龍8Gen3;聯發科方面,從天璣9000到這次的天璣9300,幾乎每一代都很能打。特別是這次的天璣9300,我們都猜到瞭它很能打,但是可能並沒有想到會這麼能打。我們來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改進:

CPU開啟全大核模式

在高通已經明確要推自研架構的情況下,聯發科獲得瞭ARM的強力支持,直接開啟全大核模式。天璣9300基於臺積電第三代4nm制程工藝,CPU采用瞭“4+4全大核”組合:包含4個Cortex-X4超大核(1個3.25GHz、3個2.85GHz),以及4個主頻2.0GHz的Cortex-A720大核,算是一個大號的三叢集架構,芯片規模直接沖到瞭227億個晶體管,比蘋果A17Pro多瞭19.5%。而前代天璣9200基於臺積電第二代4nm制程工藝,采用的是1個主頻3.05GHz的Cortex-X3超大核、3個主頻2.85GHz的Cortex-A715大核、4個主頻1.8GHz的Cortex-A510小核的“1+3+4”三叢集架構。

舍棄瞭不支持亂序執行的Cortex-A520小核,采用瞭深度優化的臺積電4nm制程工藝,在工藝、架構全面升級的情況下,天璣9300峰值性能相較於上一代提升瞭40%,功耗節省瞭33%。

圖形性能超越驍龍8Gen3

天璣9300的GPU也采用瞭AMD新一代Immortalis-G720架構,核心數量增加到12核,支持Vulkan1.2、OpenGLES 3.2、OpenCL2.0等多種圖形API,支持變頻技術和動態負載平衡技術;與天璣9200采用的11核G715相比,峰值性能提升瞭46%,相同性能下功耗節省40%。同時,天璣9300還搭載瞭MediaTek第二代硬件光線追蹤引擎,可以實現60FPS高流暢度光線追蹤,以及遊戲主機級的全局光照特效。在遊戲優化方面,聯發科也將MAGT遊戲自適應調控技術升級為“星速引擎”,與遊戲應用合作提升用戶體驗。

軟硬同步提升的情況下,天璣9300的圖形性能甚至直接超過瞭驍龍8Gen3。借用某知名數碼博主的話,天璣9300直接把他們現有的遊戲性能測試模版跑爆表瞭。

硬件級生成式AI引擎

AI性能是目前端側重點提升方向,天璣9300號稱“生成式AI移動芯片”,憑借的就是集成瞭MediaTek第七代AI處理器APU790,相比前代上的APU690,其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性能提高瞭1倍,功耗降低瞭45%。最重要的是,APU790內置瞭硬件級的生成式AI引擎,專門針對生成式AI進行瞭強化,深度適配Transformer模型進行算子加速,處理速度是上一代的8倍,1秒內就可以生成圖片。針對億級參數大語言模型特性,聯發科開發瞭混合精度INT4量化技術,結合特有的內存硬件壓縮技術NeuroPilotCompression,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內存帶寬,大幅減少AI大模型對終端內存的占用,支持終端運行最高330億參數的AI大語言模型。

目前,聯發科與vivo合作已經實現瞭130億參數AI大模型的端側運行。APU790還支持生成式AI模型端側“技能擴充”技術NeuroPilotFusion,可以基於基礎大模型持續在端側進行低秩自適應(LoRA,Low-RankAdaptation)融合。聯發科的AI開發平臺NeuroPilot目前可以支持Android、MetaLlama 2、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百川智能百川大模型等前沿主流AI大模型,完整的工具鏈可以幫助開發者在端側快速部署多模態生成式AI應用。

寫在最後

目前天璣9300的測試成績已經陸續公佈,安兔兔V10.0.6成績直接沖到瞭223萬,Geekbench6.2單核得分超過2200,多核得分超過7600,已經穩穩超過瞭高通驍龍8Gen3。可以說天璣9300相比前代提升巨大,與高通驍龍8Gen3對比也毫不輸陣。順便說一句,首發天璣9300的vivoX100系列馬上就全球首發瞭,看過天璣9300的性能表現後,我對這款新機更加期待瞭。同樣3999元,你是選擇天璣9300,還是選擇高通驍龍8Gen3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