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銀川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綠色產業發展,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競相湧現,支撐起我市綠色制造的基本面。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強調,要實施綠色轉型發展行動,優化國土空間佈局,加快產業綠色轉型,促進資源集約節約,推動建築交通低碳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1~9月,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降幅超過全區6.7個百分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全區最低,綠色制造正成為銀川工業的全新底色。
打造綠色制造先進典型
走進寧夏隆基寧光儀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寧光”)的綠色工廠,一條條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近年來,隆基寧光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全力打造智慧和有溫度的智能產品。隨著全社會對環保效益重視程度的逐漸加深,面對“如何將綠色制造融入企業發展”的問題,隆基寧光在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的基礎上,將目光瞄準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等綠色關鍵詞,在日常生產中使用環保節能材料,積極探索生產材料的重復利用價值,通過大力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促進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發生產高能效優質產品。通過不斷升級完善綠色基礎設施,隆基寧光建成瞭集精細管理、敏捷制造、柔性生產等於一體的綠色工廠,大幅提升瞭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今年以來,我市嚴格落實“雙碳”“雙控”措施,加快推動綠電園區建設,創建國傢級綠色園區2傢、綠色工廠14傢、綠色產品17個。隆基、中環等重點企業拉晶速率、度電成本、能耗等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5%以上,單位增加值能耗僅為0.96噸標準煤/萬元,是全區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綠色發展水平領跑全區。
完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生態+綠色’既是今後發展的導向,也是我市工業轉型升級的落腳點,要圍繞綠色化、高端化、集聚化要求,放大綠色工業發展主陣地作用。”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構建瞭“3+9+N”產業群鏈培育體系,推動產業鏈式突破、群式提升。新材料領域,已具備單晶矽棒120GW、矽片90GW、電池15GW、石英坩堝57萬隻的年生產能力,單晶矽片產能居全國首位,形成瞭較為齊全的產業配套,建成全國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新能源領域,已具備1200套風機塔筒、1800臺串焊機的年生產能力,風電設備零部件配套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威力傳動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風電減速器第一股;新食品領域,培育瞭沃福百瑞、賀蘭紅等14傢重點企業,蒙牛高端液態奶等項目如期投產,葡萄酒、枸杞、奶產業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產業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同時,我市把項目建設作為集群發展的硬支撐,高標準引進實施“三新”產業項目150個,光伏材料、半導體、工業藍寶石延鏈補鏈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向上遊延伸落地瞭高純石英材料、矽芯、進口氮化鋁粉加工等項目,實現瞭“從無到有”;向下遊延伸落地瞭切磨拋、大尺寸矽部件、切片、光伏電池、碳化矽三代半導體等項目,在產業鏈延伸上取得瞭重大進展;橫向配套補齊瞭炭炭、坩堝等項目,產業集群化和全產業鏈發展成效顯著。
“銀川市始終堅持把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先導,讓綠色成為貫穿產業發展的主色調。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路子,推動瞭銀川工業向綠色中高端邁進。”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堅持把綠色低碳作為鮮明底色
“今年以來,我們嚴格落實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層層分解下達工業能耗‘雙控’指標,壓實責任;按月監測分析工業能源消費狀況,實施能耗動態預警調控;註重管理節能、技術節能和結構節能,制定相關方案與細則,激發企業節能降耗積極性。”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已獎補寧夏電投換熱站智慧化升級改造等節能項目100萬元,實現能源節約2.6萬噸標準煤,寧夏瑞銀公司通過淘汰更新再生銅綜合利用項目生產線,年減少能源消費0.95萬噸標準煤。
同時,市工信局還跟蹤服務環歐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矽片智慧工廠等7個項目,幫助企業按期獲得能評批復;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抓好重點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節能監管,對賽馬水泥、隆基矽等14傢企業開展節能專項監察,推動企業進一步強化用能管理,向先進能效水平看齊;緊緊圍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51%的目標任務,制定印發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及高附加值固廢產品的推廣應用。雙馬煤礦、紅四煤礦煤矸石綜合利用率提升至100%,帶動全市煤矸石利用率同比提高瞭17個百分點;中盛建材、綠築節能2項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產,年新增近10萬噸一般工業固廢消納能力。
下一步,我市將穩步推進工業節能提效工作向縱深發展,夯實工業節能基礎,深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設備節能潛力,全面提升工業能效水平,為實現工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能效基礎,不斷推進工業提質增效、向綠而行,擦亮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底色。
記者:鮑淑玲 王少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