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網傢電頻道】買買買真的可以讓人快樂嗎?
反觀現在很多年輕人真實的消費行為:
進入商場,隻逛不買,主打一個陪伴,分文不多花。
新款蘋果手機發佈,我的iPhone 6s還能再戰幾年。
超市購物180,幾毛錢的塑料袋考慮半天最終還是沒買。
不再盲目追求大牌進口,性價比更高的國貨也很好用。
質疑,理解,成為。越來越“摳門”的年輕人,開始瞭消費降級...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感覺到買太多自己不需要的、沒有用的東西是一種負擔,我們開始踐行“斷舍離”,追求一種極簡的低物欲生活,在消費觀念和行為上的更加的理性、謹慎和節儉,也讓我們年輕人對於生活品質和生活方式做出瞭思考和重新定義。
最開始的雙十一光棍節還不是購物節。
2019年,當時的淘寶CFO張勇在接手淘寶商城後,提出瞭一個創新想法,仿照美國感恩節大促銷,在秋季舉行一次大型的打折促銷活動。於是,淘寶商城在11月11日光棍節當天舉辦“全場五折,全國包郵”的促銷活動,在平臺的大力宣傳和精心策劃之下,吸引瞭大量消費者的關註和參與。2011年,時任淘寶商城市場總監的應宏正式將光棍節命名為“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並確定瞭每年的11月11日為固定的促銷活動日。
在這一天,平臺和商傢會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比如滿減、紅包、贈品等活動,大傢熬夜等待,零點一到就立刻清空自己的購物車,享受著熬夜搶單,剁手秒殺,購物囤貨所帶來的快樂感和滿足感。至此,雙十一光棍節成為瞭一個全民知曉的電商購物狂歡節。隨後,不僅有雙十一,還有618,雙十二,各種節假日,年貨節、女神節、聖誕節都被營銷成瞭電商購物節點,消費者可以在這一天購物,可以享受到很多折扣和優惠。

這幾年,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卻少瞭之前的“狂歡”。大傢對於這個電商購物節點的熱情和參與度都大大降低,各種電商購物節點的花樣越來越多,拉長的時間戰線、紛繁復雜的玩法和永遠都搞不明白的折扣機制,都在一點一點地沖刷著消費者...原來的雙十一簡單真誠,現在的雙十一套路滿滿,價格虛高再打折,等於沒打折,各種活動不斷,想要買的東西直接就買瞭,完全不需要再等著雙十一去買。
“今年雙11變更靜悄悄瞭”的話題上瞭熱搜,這也引發瞭網友的討論。消費者對於這些促銷活動的熱情也大不如前,參與度明顯下降,無論參不參與,消費者對雙十一活動的變得越來越理性,在購買付錢這件事上越發精打細算。對於鋪天蓋地各種而來的購物節的頻繁促銷,我們大傢也變得冷淡、麻木、理性瞭起來。

促銷優惠,實實在在的讓價消費者當然是大傢都樂於接受的好事,但滿減後湊上一堆你本不需要的東西,或者需要超前消費才承擔得起的東西,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本質上就是一種不健康、不理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之下,我們在現在的各大電商促銷節點上購物變得更加理智,更加註重東西的品質和實用性。
最後,我想說的是,希望大傢在物質欲望橫穿的環境之中,做自己消費行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