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自己帶好還是老人帶好?背後的區別可大瞭,別不當回事!

現在很多媽媽都是全職上班的。生完孩子,休完產假,就得回歸職場瞭,到底誰來帶寶寶呢?

是想辦法自己帶,還是請老人來幫忙?

面對這個問題,每個傢庭當然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這當中的區別你一定要提前瞭解清楚,不然將來後悔可就來不及瞭。

01 孩子會考察誰是“真媽媽”

相信絕大部分媽媽都有過和老人“爭孩子”的經歷吧。

孩子還是小嬰兒的時候,你是不是想過:

照顧寶寶吃喝拉撒這些瑣事就讓老人去管,以後等孩子大瞭,要上學瞭,我們再來管孩子的學習。

但等孩子漸漸長大,你會絕望地發現,隻要老人在帶娃這件事上和你有分歧,孩子不管對錯,永遠會站在老人這邊。

原因很簡單,孩子是老人帶大的,孩子的依戀對象是老人,所以孩子隻和老人親,隻聽老人的話。

雖然我們辛苦地把孩子生下來,但隻要我們不參與(或很少參與)孩子的生活瑣事,不給孩子洗澡、喂飯,不和他聊天、玩耍,不哄孩子睡覺,那孩子就不會和我們親近。

這不是孩子無情,而是大自然的規律。

小鴨子生下來後,第一眼看到的是誰,就會把誰當媽媽。人類的嬰兒也一樣,隻不過他們考察“媽媽”的時間更長,大約是在生命的最初1-3年。

這段期間,誰和孩子長時間地待在一起,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回應和照顧,這個人就是孩子認準的“媽媽”。

孩子會在情感上依戀這個人,在行為上模仿這個人,並且給這個人管教和影響自己的權利。

如果你把這個機會拱手讓給瞭老人,那當老人和你有分歧的時候,孩子就會無情地拋棄你,選擇支持老人瞭。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年輕父母一定要辭職,全天候地照顧孩子。

但我們一定要有這個意識,不要小看照顧孩子的生活瑣事。你對孩子的每一份付出,都是能為你加分的。

所以下班回傢後,不要想著自己已經很累瞭,孩子還是丟給老人吧。

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給他洗澡、講故事,哄他睡覺,周末帶他出去玩。

這樣孩子才會親近你,認你這個媽媽。

02 小心,孩子會不止一次地背叛你

你是不是以為,會和你爭奪孩子的愛的,隻有小時候帶大孩子的老人或保姆。

當然不是。

如果你不對孩子付出時間、愛和陪伴,那任何人、事、物都會威脅你作為傢長的地位,讓孩子不聽你的話。

比如電視、手機、遊戲、短視頻、偶像、孩子的同齡人、網友,甚至是不良社會青年。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這本心理學傢寫的書裡提到瞭這樣一個觀點:

孩子總會尋找他的依戀對象,就是指南針一樣,總要找到自己的北方。

這個位置是不能空缺的,否則孩子會很慌亂、不安。

假如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不能成長孩子的依戀對象,孩子就會自動尋找新的對象,來寄托他的這份依賴。

很多孩子到瞭青春期,不聽父母的話,卻和朋友膩在一起,無話不談,就是因為他們把朋友當成瞭依戀對象。

而孩子一並交出去的不隻有自己的情感和時間,還有影響和教導自己的權利。

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朋友並不具備成熟的心理和認知,也不會對孩子負責。

孩子讓朋友來影響自己,模仿朋友的言談舉止,卻對父母的善意提醒充耳不聞,結果就是他們很容易在人生的分岔口走偏,付出沉重的代價。

你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對吧。

所以即使孩子已經長大,老人不再是你教育孩子的威脅對象,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不要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不管怎麼控制、命令、批評、指責都行。

我們要盡量多做和孩子親近的事,比如陪他談心、運動,尊重他、鼓勵他。

少做傷害親子關系的事,比如嘮叨、命令、控制、嘲笑。

隻有把親子關系維護好,孩子才會賦予你管教他的權利,在乎你的感受,你說的話孩子才會聽。

不知道怎麼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可以看這篇:

孩子和自己不親,老人又太寵溺,怎樣才能讓孩子聽自己的?

我是小樣媽,早期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傢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

歡迎關註我,和我一起聊聊孩子的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