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魏忠賢:飛黃騰達竟靠征服三個女人,他有什麼絕招?

應該說,魏忠賢是個狠人。一般人當太監,都是生活所迫自幼凈身入宮,身體尚未發育成熟,割之也不會太疼。但魏忠賢是自願入宮,硬生生將自己的傢夥割瞭,那時他已經21歲,已生兒育女,想想都痛,如果心不夠狠,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

所以說,魏忠賢是個狠人。

對自己夠狠的人,對別人也會狠,這樣的人,一般都會成功。

1

魏忠賢生於1568年,北直隸肅寧人,也就是今天河北滄州肅寧縣人。自幼傢境貧窮,混跡於街頭,不識字,是當地有名的“街溜子”,但卻懂得射箭與騎馬。他非常嗜賭,迷戀酒色,雖然後來結瞭婚生瞭女兒,但依舊惡習不改。有一次,他賭博大輸特輸,輸得一幹二凈,還欠瞭一屁股賭債。老婆也跟人跑瞭。

走投無路之際,他想到瞭入宮當太監。其實在肅寧這個地方,當太監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反而蔚然成風,許多傢庭將養不活的男孩自幼凈身送進宮中謀個生路,如果混好瞭,就會將大量錢財寄回傢,蓋房買地,還會被鄉裡鄉親羨慕。

所以此時走投無路的魏忠賢想到自宮當太監也是很自然的事。他將女兒送瞭人,之後,找到一個在宮中當太監的同鄉孫暹引薦去瞭北京。

因為孫暹的通融,魏忠賢在凈身時,沒有割幹凈,仍留有一顆睪丸以及半截那玩意,別看這殘留物在宮外不頂事,可在隻有一個真正男人(皇帝)的禁宮中,那用處可大瞭,為他以後飛黃騰達立瞭大功。

入宮後的魏忠賢覺得名字晦氣,於是自己改瞭一個名字,叫李進忠。

當瞭太監後的魏忠賢並沒有迎來人生逆轉,他沒有文化,不識字,又不可能再進內學堂從頭學起,所以,他隻能幹些看門守夜之類的雜務,地位十分低下不說,還每天累死累活。

這還不算,太監們還總欺負他,指使他幹那些倒糞桶、刷馬桶之類的“醃臢”活兒,這些,魏忠賢都忍瞭。而且,他還沒有半分怨言,永遠都是一副笑瞇瞇和善的樣子,人傢越是欺負他,他就越是恭敬,惹得大傢都叫他“魏傻子”。

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不傻,這種憨厚是裝的,在皇宮這種地方,再潑皮也得趴著掖著,不然,小命可能都沒瞭。

皇宮是一個等級極森嚴的地方,哪怕是太監,也是如此,

明朝的太監,也分三六九等,地位大不一樣。太監的最高頭領,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以及提督東廠太監;再下面,是司禮監的各位秉筆、隨堂太監,各監、司、局等處的掌印太監,還有乾清宮管事、打卯牌子一類高級禦前近侍。這一層總共不過幾十人,卻掌握著整個宦官集團的絕大部分權力和財產,幹預朝政的主要也是這些人。

居於中層的太監人數很多,大約有數千人。他們在各種內官崗位上或多或少地掌握著一些權力,所以,他們大都錦衣玉食,生活之奢華甚至超越一般官僚。

處在最底層的太監,是太監的主體,他們擔負著宮廷內外的各種差事,包括跟班、抬轎、巡夜、灑掃、看門、守庫,以及念經、唱戲等等。他們實行供給制,每月給米四鬥,每年發冬裝、夏裝各一套,鋪蓋六年一套,這些人被稱為“旋匠”。

此時的魏忠賢便處於太監的最底層,也就是“旋匠”。

魏忠賢在底層太監裡混瞭十多年。他意識到,不能一輩子這樣混下去,得找法子,不然,年紀越大,越會被人欺負,到時不累死也會被人欺負死。

前面瞭,他是通過那個叫孫暹的同鄉太監入宮的,孫暹目前處於中層太監位置,管理著某個宮打掃庭院的活,日子過得還不錯。魏忠賢為瞭巴結他,將自己的積攢俸銀都給瞭他,進瞭甲字庫,雖然不倒馬桶瞭,但掃打幹雜活也挺累。

後來有一次,他對孫暹說,“哥,我想換個活計,天天掃地我實在受不瞭。”

孫暹說,“那你想換什麼活計?我能管的地方也隻是掃地。”

魏忠賢說,“哥,要是能做典膳的活,那是極好的。”

孫暹一笑,“你想得倒是挺美,——當然,隻要出得起銀子,也不是不可能。管典膳的是魏朝,我跟他有幾分交情。”

魏忠賢連忙說,“小弟知道,還得哥多多引薦。銀子我自然會湊足。”

又過瞭幾年,魏忠賢湊足瞭銀子,通過孫暹認識瞭魏朝。魏忠賢給魏朝也送瞭不少銀錢,巴結上瞭。魏忠賢比魏朝大幾歲,但一直稱弟,因為二人都姓魏,魏朝對他也不錯,還與他結拜為把兄弟。

很快,魏忠賢就調到瞭清閑“典膳”職位上。

“典膳”就是管理後宮的飲食,這職位可大可小,關鍵就看你管的是誰的飯。魏朝對魏忠賢不錯,安排他管理一個才人的飯食。

於是,魏忠賢遇到瞭第一個改變他命運的女人。他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瞭。

這女人就是王才人。

王氏(後來才封的才人)是後來的皇帝朱由校的生母,不過,那時候王才人的老公朱常洛(萬歷皇帝的兒子)還沒有當上太子,甚至當不當得上都兩說,所以,也看不出富貴跡象,但是,這份差事比起甲字庫來,可是強瞭一百八十倍。

關鍵是,這個王氏是個好女人,但在皇宮裡,好女人大都過得不好,也苦命。王氏是選秀進宮的,傢世普通,本來是在宮裡當秀女。作為親王的朱常洛有次喝醉瞭酒,趁著酒勁,將在一旁服侍的王秀女給辦瞭。這一次辦事很精準,不久,王秀女就懷孕瞭,生下瞭一個兒子,取名朱由校。

王秀女性格溫和老實,即便生瞭兒子,朱常洛並不喜歡她,他寵愛的是另一個妃子李選侍(選侍,指宮中未有封號妃子的稱呼)。加之朱常洛自己當時也得不到父親萬歷皇帝的喜愛(萬歷喜歡的另一個妃子鄭貴妃所生的兒子朱常洵),太子地位一直沒有確定,心情也一直很鬱悶,對王秀女自然沒有好臉色。

皇宮裡都是看人下菜的,王秀女得不到尊重,其他妃子尤其李選侍也會欺負她,而其他奴才們如太監宮女們對她不甚尊重。

所以,王才人的宮中生活一直很艱難愁苦。

這一切,魏忠賢都看在眼裡。

這時的魏忠賢沒有趨炎附勢,沒有合著夥欺負王才人,原因是從王才人身上,他想起瞭自己的女兒。自入宮起,他已經有近20年沒見著自己的女兒瞭,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麼樣。王才人比自己的女兒大不瞭幾歲,所以,對王才人他感同身受。

因為管理王才人的飯食,魏忠賢盡量讓她吃好喝好,她是南方人,魏忠賢特地安排廚房做她喜歡的口味。每天晚上,他還會安排一道夜宵。

沒事的時候,他會陪王才人聊天鬧磕,給她足夠的尊重和溫情,打的是感情牌。

這一切讓王才人很感動。她也放心地將兒子朱由校交給魏忠賢帶。這一決定對魏忠賢的人生十分關鍵,因為朱由校後來成為瞭皇帝,魏忠賢的人生才得以飛黃騰達,就因為從小皇帝就跟他打下瞭深厚的感情基礎。

當然,那時誰也不會知道朱由校會成為皇帝,畢竟他爹朱常洛能不能當太子還不知道呢。那時的魏忠賢確實是喜歡這個小皇孫,天天帶著他皇宮裡玩,當他當馬騎,為他捉小鳥捉蛐蛐。

苦命的女人一般都不長命,王才人就是。幾年之後她就鬱鬱而終(也有史籍記載,她是被李選侍打死的),皇孫朱由校成瞭沒娘的孩子。他爹朱常洛就將他托給寵妃、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李選侍撫養。

伺候的主子沒瞭,魏忠賢失瞭業。他隻得去找他的拜把兄弟魏朝軟磨硬泡,魏朝去求他的靠山大太監王安。王安當時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是所有太監的二把手(一把手是掌印太監)。王安看在魏朝的面子上,拉瞭魏忠賢一把,說,“你一直侍候小皇孫,就去選侍娘娘宮裡繼續去侍候吧。”

於是,魏忠賢就成瞭李選侍宮中的管理夥食的。

就這樣,他也遇到瞭人生中第二個改變他命運的女人——李選侍。

3

李選侍的性格跟王才人完全相反,刻薄霸道,而且十分貪財。她長相嫵媚,媚功瞭得,深得太子朱常洛喜歡(那時朱常洛太子地位終於確定下來瞭)。她自己生的兒子早夭,隻有一個女兒。所以,朱常洛便讓她撫養朱由校朱由檢兩兄弟。

多年的宮中生活,已經讓魏忠賢練成瞭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對於李選侍這樣的女人,他反而覺得更容易打交道,畢竟他知道對方需要什麼,不錯,這女人喜歡的就是錢。

為瞭討好李選侍,魏忠賢開始想方設法的撈錢,他管理李選侍宮中夥食,除瞭不克扣主子的夥食外,對其他人他盡扣大扣,之後將扣下來的錢全送給瞭李選侍。

見魏忠賢這麼上道,李選侍覺得個這個奴才可用,時不時打賞他。但魏忠賢統統婉拒瞭,他說不要打賞,他能盡心服侍皇孫就夠瞭。這一要求,李選侍自然同意,別人的孩子她正懶得管,現在有這奴才服侍,正好。

其實魏忠賢想得更長遠,朱常洛現在是太子,作為長子的朱由校就成瞭皇太孫,不出意外,將來是要當皇帝的。跟朱由校培養感情,將來自然大有用處。

1620年,萬歷皇帝終於死瞭,朱常洛即帝位,是為泰昌帝。朱由校終於被立為太子。

不過,僅僅過瞭一個月,朱常洛在吃下瞭鄭貴妃(萬歷的妃子,此前一直反對立朱常洛為太子,如今朱常洛即位,她便來巴結)送來的“紅丸”(即春藥)後,縱欲過度而亡。

朱常洛猝死,宮中大亂。千載難逢的機會來瞭。魏忠賢向李選侍進言:這種時候一定要將皇太孫朱由校緊緊抓在身邊,就在乾清宮,哪兒也不能去,隻有這樣才能當皇太後。

乾清宮是明代皇帝辦公之地,控制瞭乾清宮就等於控制瞭朝政,你看,魏忠賢有謀略得很。

李選侍一聽,非常在道理,於是就帶著朱由校占著乾清宮不走。

這下招至瞭朝中大臣尤其是東林黨的激烈反對,但李選侍耍賴就是不搬。這時,東林黨首領楊璉找到瞭大太監王安,請他幫忙。這個王安前面提過,是掌印太監,更難得的是,王安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正直的好太監之一。他對魏忠賢也有恩。

最後,由王安出面,從乾清宮裡騙出瞭太子朱由校,之後,眾大臣擁立他稱帝,是為天啟帝。

朱由校即位後,十分不喜歡李選侍,將其趕到瞭偏殿居住,遣散瞭她身邊的奴才,唯獨留下瞭魏忠賢。畢竟,朱由校從小是在魏忠賢的服侍下長大的,對這個人有很深的感情。

至此,魏忠賢的感情投資收到瞭回報。

此時的魏忠賢終於爬到瞭太監上層,有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離飛黃騰達獨權天下還有很長的路。

這時候,一個助他飛升的女人出現瞭,她,就是朱由校的乳母(奶媽)客氏。

4

客傢是北京城五代以上的殺豬世傢,雖然生在屠戶傢,但是人長得還算周正。18歲的時候,她嫁給瞭街角鄰居一個姓侯的菜販傢的兒子。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由於少不瞭豬蹄的滋潤,客氏的奶水很足。三天後,一頂黃色的轎子突然停在瞭她傢的門口,在留下一堆豐厚的禮品之後,轎子拉走瞭客氏,因為恰巧在幾天之前,皇太孫朱由校也出生瞭。

客氏,影視劇形象

客氏自此正式入駐慈慶宮。朱由校每天吃著她的奶,逐漸地長大。當朱由校五歲,也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由檢出生的那年,客氏被要求出宮。

之後,朱由校的直接反應就是——絕食瞭,在萬般無奈之下,客氏又被重新請進瞭宮裡。

客氏再次回到慈寧宮的時候,又有瞭一個新稱呼“客奶奶”,這個從朱由校口裡開始叫起來的稱呼,也逐漸為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們所接受。

朱由校為何如此依戀客氏?很簡單,前面說瞭,朱由校成長過程中十分缺乏母愛,而客氏正好彌補瞭這一點。

當然,根據野史記載,客氏還是朱由校的性啟蒙者和性伴侶,朱由校13歲時,就在客氏的引導下行瞭雲雨之事。

正因如此,朱由校無論感情上還是身體上都離不開客氏。在他當上皇帝後,自然給予客氏無上尊崇和無上權力。

客氏在宮中每日皆濃妝艷抹,來往乘小轎,仿佛嬪妃一般。每次出宮回宅,隨行護衛達數百人,宮中內侍要跪叩迎送。出宮後,換乘八抬大轎,街上還要戒嚴禁行。

對於客氏,魏忠賢一早認識,畢竟是他和她一外一裡侍候著朱由校長大。平日裡關系還行,但並不親密,因為客氏那時是他的好兄弟魏朝的對食。

所謂對食,就是宮中的太監和宮女結成對兒,過著夫妻一樣的生活,雖然太監沒那玩意,但好在還是男人,某種程度上也慰藉瞭常年見不到真男人的宮女的心靈。

魏忠賢清楚,要當太監的扛把子,必須要拿下客氏,而要拿下客氏,必須得趕走魏朝,成為客氏的對食。

原本魏朝對魏忠賢有恩,還是他結拜兄弟,他本不應該恩將仇報的,但如果這樣想,魏忠賢就不會是魏忠賢瞭。

魏朝見魏忠賢來挖墻角,自然不依,於是,“二魏爭客”成瞭宮中一景。

最終是魏忠賢半截沒有閹幹凈的傢夥什幫瞭他的大忙。客氏跟其他從沒嘗試過男女之事的宮女不一樣,在宮外,她不僅結婚生女,進宮後,也常常拾綴朱由校幹那事,男女之事十分豐富,加之妖艷。雖然魏忠賢那半截玩意不頂用,但有,總比沒有好。據說,有一次過節,魏忠賢提瞭好酒好菜去客氏宮裡請她吃飯,喝瞭酒,借著酒勁,魏忠賢讓客氏見識瞭自己的半截玩意,客氏見之大喜,這在皇宮裡太難得瞭。

就此,客氏最終選擇瞭魏忠賢,和他結成瞭對食。

借助客氏,加之自己在朱由校身上多年的感情投資,魏忠賢開始走上瞭權力的快車道。

首先,他和客氏一起除掉瞭大太監王安,取而代之,成瞭秉筆太監。其實一開始在殺王安之前,他還是不忍心的,畢竟王安對他有恩。但客氏說,“我們跟李選侍比如何?她還不是被王安逼得移瞭宮,我們幹嘛要留下禍患?”於是,魏忠賢堅定瞭決心,除掉瞭王安。

其次,由於侍奉朱由校多年,魏忠賢十分清楚朱由校的喜好(做木匠),能摸準他的脾氣,知道他在做木工活時,最煩別人打擾。而魏忠賢偏偏這時候會拿著各種奏折來請他批。朱由校便不耐煩地說,“你看著辦吧,別來煩我。”於是,魏忠賢借此掌握朝政。

最後,他和客氏一起,將朱由校所有皇後和嬪妃所生的兒子全部弄死,即便懷孕瞭的,也將這些胎兒腹死胎中。之後,他們再從外面選一些宮女進宮,送給朱由校,這樣一來,宮女將來懷孕後所生的孩子,也會由他們掌控。隻可惜,朱由校身體不行,基本沒讓這些宮女懷孕。

就此,魏忠賢一時權傾朝野,魏閹集團幹的壞事惡事實在太多瞭,很多文章都說過,這裡不一一贅述瞭。

魏忠賢,影視劇形象

5

公元1627年,朱由校病入膏肓,開始操辦自己的後事,首先是把乳母客氏的兒子侯國興封為伯爵,然後著手確定由朱由檢作為繼承人。

不久,朱由校去世,他弟弟朱由檢即位,是為崇禎帝。

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崇禎命錦衣衛逮捕瞭死對頭魏忠賢(魏忠賢一直反對朱由檢當皇帝),押回北京審判。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行到阜城時上吊自殺,其餘黨亦被肅清。

就在魏忠賢死後的第三天,即天啟七年的十一月十七日,客氏被從私宅中帶出,押解到宮中專門處罰宮女的地方浣衣局,嚴刑審訊,之後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

之後,魏、客兩傢的主要成員也都迅速受到懲辦,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客氏的兒子侯國興不久後都被處死。

崇禎並沒有費多少事兒就將魏忠賢徹底地掀翻在地,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之內,曾經那麼威嚴赫赫不可一世的魏忠賢集團,就灰飛煙滅,不復存在瞭。

這個道理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即使太監的權利再大,也隻能是皇權的一部分,隻要皇帝不昏庸,壓根不會輪到太監掌權。

魏忠賢,一個一字不識的混混和太監,機緣巧合之下,走上瞭歷史舞臺,成就瞭他萬世罵名,最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