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父親頗具經商之才,通過四種方式發傢,包括發行股票

1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1870年9月出生於湖南韶山沖,本名毛貽昌,字順生。

毛傢從毛祖人(毛澤東曾祖父、毛順生祖父)起,傢裡就世代務農,是當時典型的農民傢庭。傢裡也有薄田十幾畝,不算赤貧,但也談不上富裕。

毛祖人一輩子務農,從沒讀過書。他傢境貧寒,每天起早貪黑,靠種田、砍柴和出賣勞力來維持一傢人的吃穿用。由於生活所迫,他不得已靠借債購買田產耕種。

到瞭毛順生父親毛翼臣(即毛澤東的祖父)時,因傢境貧苦無法償清債務,不得不將一部分田產典當出去。傢裡境況更是每況愈下。

到瞭毛順生這一輩,傢中僅有薄田六七畝。毛順生隻讀過兩年私塾,但頭腦靈活,能雙手左右開弓撥打算盤。

毛順生結婚得早,16歲不到就成瞭親,娶的是大他三歲的文七妹。文七妹本名原名是文素勤,又名文其美,因在傢中排名第七,又稱文七妹。

毛順生17歲就開始當傢。每天他早貪黑地勞作在田間地頭,除瞭耕種農田,還喂養豬牛,上山砍柴,張網捕魚。每當日落黃昏,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傢,草草地吃罷晚飯,又在欲閃欲滅的油燈下,噼噼啪啪地打起瞭算盤,撂下算盤,又打起瞭草鞋。寒來暑往、沒日沒夜地勞作,即便是累彎瞭腰,毛傢境況也一點沒有好轉的勢頭。

尤其是隨著長子次子先後出生(毛澤東前面的兩個大哥,不過早夭瞭),傢裡多瞭幾口人吃飯,負擔更重瞭。

年輕的毛順生覺得不能這樣一輩子困在田地裡,得找活路。

可找什麼活路呢?

湘人自古民風彪悍,有當兵的傳統,尤其自曾國藩創辦湘軍以來,這種從軍習武的傳統愈加濃烈。

韶山沖出去當兵的人也有不少,而且都帶回來瞭許多大洋,買田起屋,好不讓人羨慕。

毛順生看在眼裡,也決定出去參軍。

毛順生究竟哪年從軍?當瞭幾年的兵?已無法查證。按照後來毛澤東自己回憶,是“當瞭很多年的兵”,至少也有五六年。

多年從軍,毛順生沒有混個一官半職,不過他非常顧傢,每次領到軍餉,他一文錢也舍不得花,全積攢起來,寄回傢裡。

別人都笑話他守財奴。他回答:“我傢裡有堂客和兩個伢,一傢人等著吃飯,不守財咋弄?”

他在軍隊認識瞭一個長沙人,姓黃,是個老兵油子,此人傢裡世代經商,但到他這一代傢道中落,他躲債躲到沒辦法便跑出來當兵。老黃經常跟毛順生講他以前跟傢裡人學做生意的事,老黃說:“我爹在世時,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吃不窮,用不窮,不會算計一生窮。誰會盤算,誰就能過好日子。你不會盤算,就是給你金山銀山,照樣過窮日子。’隻可惜,這話當年我沒聽進去,不然也不會成為敗傢子。”

老黃講的生意經,毛順生牢牢記在心裡,這也為他後來發傢致富打下瞭“理論基礎”。

後來在一次戰鬥中,毛順生受瞭傷,加之在軍隊這幾年也沒混出什麼名堂,於是,他決定回傢。

雖然沒能在軍隊出人頭地,但這幾年在外從軍的經歷讓毛順生開闊瞭眼界。他覺得靠種地是不能發傢致富的,要發傢,老之前那個老黃說的,還得做生意。

可這閉塞的鄉村,能做什麼生意呢?

毛順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還真讓他找到瞭一條商機。

2

毛順生發現鄉村人吃的大米都是通過石碾碾成的,非常粗糙,經常米粒上還帶著谷殼。而當時在大城市,已經用機器碾米瞭。

於是他決定做大米粗加工生意。他用當兵掙的錢跑去長沙,買瞭一臺碾米機運回鄉下。

機器碾米又快又好,一下就吸引瞭眾多村民,一到豐收,村民就將新收的稻谷拉到毛傢來加工。一傳十,十傳百,韶山沖附近十裡八鄉的村民都把自傢的米拉到毛傢的碾米廠加工。

沒多久,毛傢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戶。為使生意做大做強,毛順生一邊擴大大米加工規模,一邊把得來的利潤投入到當地幾傢大米店。

此外,他也十分精明。他將碾剩的米糠,又用來喂養架子豬,等到架子豬長大後,又把架子豬趕到集市去出售。

兩年後,他由販賣谷米和生豬,又增加瞭販賣耕牛。每逢稻谷上市的季節,他便成批地買進稻谷,然後再加工成大米,雇船隻由水路運到湘潭出售。

毛順生

毛順生雖經商賺瞭錢,可他清楚地知道,土地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這種樸實的認識,也影響瞭後來毛澤東的一生,毛澤東成為共和國領袖後,就提出瞭“以農業為基礎”的思想,還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因此,他不僅贖回之前傢裡被典當瞭傢田,還開始大量購買農田,甚至為瞭買田,打起瞭堂弟毛菊生的主意。

毛順生的堂弟毛菊生,傢境貧苦,毛澤東和母親都很同情他,常常接濟這位窮親戚。毛菊生靠著7畝水田勉強度日,可毛順生早就有意這片水田,在毛菊生最困難的時候,他趁機買下瞭它。

那時毛澤東已經十幾歲,很懂事瞭,他和母親知道後極力反對,毛順生卻理直氣壯地說:“我用錢買田,他賣我買,天經地義。這和兄弟不兄弟沒有關系。”毛順生做的這件事,給少年毛澤東留下瞭極不好的記憶。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將毛菊生的兒子毛澤連接到北京,並批評父親說:“舊社會那所有制,使兄弟間也不顧情義。我父親和二叔(毛菊生)是堂兄弟,買二叔那7畝田時,就隻顧自己發財瞭,全無手足之情,誰的勸說都聽不進去。我後來思考這些事,認清隻有徹底改造這個社會,才能根絕這類事,於是下決心要尋找一條解放窮苦農民的道路。”

土地多瞭,活計也多瞭,加之碾米也需要人手,毛順生不得不雇起瞭短工,後來又雇上瞭長工。毛順生到底雇瞭多少人,沒有確切記載,據後來毛澤東回憶,應該有十來個。即使這樣,毛順生也不允許傢中的孩子們閑著。據毛澤東回憶,他6歲就開始幹農活。

1950年代,全國劃階級成分,韶山沖把毛傢劃為貧農,毛澤東得知後,連忙否定:“要事實求是,我傢是富農,這個我是清楚的。”

後來韶山沖幹部進行瞭折中,將毛傢劃為瞭中農。

3

那時候毛順生賺錢方式有三塊:雇人種田的收益、贖賣牲畜的收益以及大米加工的收益。隨著收益的增加,讓毛傢產業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毛順生想擴大經營規模,但手上現金流不夠,思來想去,他決定發行股票,一方面通過發行股票來集攏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用錢生錢”。

股票知識他當年在當兵時,從別人那裡聽來的,聽說上海洋場那邊做生意的人都這樣玩。

於是,他說幹就幹。

他給股票取瞭一個名字,叫“毛義順堂”股票,顏色采用大紅色,為的是顯眼好看和喜慶。

為瞭鼓動村民來買股票,毛順生對他們說:“你們買瞭‘毛順義堂’的股票,是可以增值的,就是說,到瞭年底會有利息和分紅,一塊大洋就有一毛的利益和分紅,你看,你啥事不幹,就能用錢生錢。多安逸!”

村民們自然沒有這些經濟知識,不過,這些年毛順生做生意極講誠信,信譽極好,一些村民出於對他的信任,就買瞭一些股票。

沒想到到瞭年底,果真分到瞭利息和分紅。

於是,那些觀望的村民人紛紛購買瞭股票。

因為信譽好,“毛義順堂”股票不但能讓雇傭者作為工資,代替銀兩使用,又可以成為商傢做生意的定金,還可用作生意的交割等。一時間,“毛義順堂”股票變得格外搶手。

凡持有“毛義順堂”股票的商傢和個人,無不誇贊毛傢良好的信譽,毛傢的股票生意也越做越火。

生意的紅火,讓毛順生準備大幹一場,但也是在這時,毛傢的厄運來瞭。

不知道是不是毛傢的富裕引起瞭別人的嫉妒,那一年毛傢突發瞭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將傢中房屋和大米加工廠都燒瞭。而且禍不單行,那年頭亂世,到處是些兵匪遊勇,他們聽聞毛傢有錢,便跑到毛傢劫掠……

一系列打擊,雖然沒有讓毛傢傷筋動骨,但也沒有瞭往日的輝煌。

4

作為農民,毛順生對兒子們並沒有過高的期待,隻希望他們能接過自己一手辛苦積攢的傢業,經營好田地房產。

對作為長子的毛澤東,毛順生的期待就更為迫切。正是如此,在毛澤東14歲那年,毛順生作主給他娶瞭羅氏為妻。他的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拴住毛澤東的心。

但毛澤東的心根本不在韶山,他要走出山沖,尋找更為寬廣而精彩的世界。他後來對斯諾說:“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活過,而且後來也沒有。我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當時也幾乎沒有想到過她。”

毛澤東少年時的全部樂趣都在書中。毛順生則認為這是兒子“不孝和懶惰”的借口,作為長子就應持傢創業、光宗耀祖,其他的想法都是農傢子弟的幻想。

於是,用毛澤東的話說,父子間的“不滿增加瞭。在我們傢裡,辯證的鬥爭不斷地發展著”。毛澤東13歲那年,父親在一次宴請客人時與他發生口角,父親當著外人的面罵兒子“懶而無用”。

13歲的少年正處於叛逆時期,毛澤東認為父親使自己太難堪,便當面頂撞父親,並邁步向門外跑去。母親竭力相勸,父親嘴裡仍是不停地罵著並喝令回傢。毛澤東根本不聽,一氣跑到池塘邊。面對氣勢洶洶的父親,毛澤東說,如果他再走近一步,自己就跳到池塘裡。父親一下子停住瞭腳步,並答應以後再不打他。

後來毛澤東外出求學,毛順生自然極力反對,但在妻子文七妹勸解下,最終還是為毛澤東提供瞭經濟支持。毛澤東在長沙讀書多年,其實算不上窮困,用現在的話說,他還是一個小小的“富二代”。

1919年11月,毛順生去長沙給毛澤東送生活費,順便看病,毛澤東帶著父親遊玩瞭長沙城,也留下瞭和父親唯一一張合影。

1919年,毛澤東與父親毛順生(左二)的合影

毛順生回到傢後不到一個月便病逝瞭,享年50歲,而兩個月前,他妻子文七妹也去世瞭。

在父母都去世後,毛澤東回到傢鄉料理後事。他自然不可能接過父親的生意繼續做下去,他對弟弟們說:“雖然父親離開瞭我們,但許多人還持有我們傢的股票,所以一個月內,我們要以現金形式全部讓大傢贖回去。”

通知發出後,毛傢兄弟按照個人持有的股份多少加上應增值的部分,以現金形式全部兌付給瞭“毛義順堂”股票的持有者。至此,毛傢發行的“毛義順堂”股票,隨著毛澤東父親的去世,徹底退出瞭歷史舞臺。

之後,毛澤東將傢裡的生意全部處理完,然後帶著兩個弟弟去瞭長沙,踏上瞭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5

毛順生的經商天才毛澤東沒有繼承,但四子毛澤民倒是很好地繼承下來瞭。

毛澤東鬧革命時期,二弟毛澤民一直負責經濟工作,尤其紅軍時期,毛澤民更是蘇區大管傢,全面負責蘇區經濟工作,開設紅色圩場、創辦蘇維埃銀行、從事鎢礦生意、發行紅軍票等等等等。

可以說,沒有毛澤民,紅軍的生存會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