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團堵住3個師!形勢危急參謀長惜命不敢沖,戰後陳賡大怒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內戰。

自此後,國共雙方在關內中原地區迅速卷入激烈的沖突。

隨後幾個月,雙方雖多次嘗試通過談判尋求解決之道,但實際上,因為國民黨的一再出爾反爾,國共雙方基本上是邊談邊戰。

隨著戰爭的持續,到瞭1947年7月,解放軍開始實施戰略反攻,成功地將戰爭的重心逐漸引向國民黨統治的核心區域。

在雙方交戰時,我們都知道,國共當時的裝備武器是有很大區別的,國民黨軍由美國的暗中支持,軍中裝備精良,而且人數眾多。

反觀解放軍,裝備並不先進,而且有很多戰役,都是以少勝多的。

1948年5月,在宛東戰役時期,就曾發生過一個團抵擋住國民黨三個師的事情。

不過這場戰役中,還有個小插曲,據稱,當時在這個團中,有個膽小的參謀長,不敢上戰場,差點貽誤瞭軍機,後來被陳賡一頓臭罵,還被開除出軍隊。

變幻莫測的戰局

蔣介石之所以敢撕毀協約,發動內戰,本質上,他是相信自己會贏的,因為他有百萬大軍,還有精良的設備。

但是,他的敵人是戰無不勝的解放軍,就註定他會失敗。

當時解放軍在匯總元取得一定成績後,迅速打壓瞭國民黨的士氣。這一轉變不僅改變瞭戰爭的局勢,更在心理上給予瞭國民黨軍隊沉重的打擊。

為瞭穩固中原這一核心區域,蔣介石在1947年11月設立瞭國防部九江指揮所,重新委以白崇禧重任,期望他能扭轉中原戰局,對抗共產黨的推進。

而當時,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雖然采取瞭重兵集團防禦和伺機反擊的策略,但是卻沒有像預期中的那樣形成對共產黨軍隊的包圍圈。

1948年,解放軍更是攻克瞭擁有重兵把守和堅固工事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

面對解放軍的成功,國民黨惱羞成怒,因為對於國民黨來說,解放軍的成功就意味著他們的失敗,意味著他們統治被進一步動搖,而且還預示著最終的覆滅已不可避免。

為瞭挽回頹勢,國民黨在中原各個地區展開瞭大規模的進攻,進行勢力排除。

當年春天,蔣介石嚴令河南的張軫兵團守住河南,而我方的陳賡將軍,也接到命令,必須盡快拿下河南,因此,張軫和陳賡,就不可避免的對到瞭一起,雙方註定要決一勝負。

隨著解放戰爭的深入推進,解放軍勢如破竹,從晉南地區迅速南下渡過黃河,直搗中原,隨後又在豫西、陜南以及鄂北等地發起大規模攻勢,使得國民黨軍隊疲於應對,叫苦連天。

在5月的皖西戰役中,共產黨軍隊更是打得國民黨措手不及,打破瞭白崇禧的戰略佈局,隨後的宛東戰役更是成為國共兩黨戰略較量的關鍵節點。

宛東戰役在5月下旬拉開帷幕,當時這裡的劉鄧大軍為配合粟裕兵團南下豫皖蘇地區,制定瞭佯攻確山、牽制敵軍的策略。

在接下來這場激烈的戰役中,和張軫兵團直接交戰的,正是陳賡麾下的精銳部隊29團。

我軍用第1、3、6縱隊來做掩護,主力則隱匿於確山西側,目的就是誘敵深入,誘騙整編第18軍南移,然後狙擊從南陽東進的張軫兵團。

與此同時,西側則由第2、4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以及豫西軍區精銳,鑄成一道防線,和埋伏在東側的軍隊形成夾擊之勢,在賒旗到唐河以東的地區合圍張軫兵團。

駐馬店一役成功後,張軫的兵團果然上當,國民黨整編第18軍南下受阻。

張軫兵團見狀,急調第10、20、58師來增援,但他不知道,早就埋伏在西側的第4縱隊早已嚴陣以待,把他的後援大軍給死死攔截住瞭。

等到張軫反應過來是,已經完瞭,於是他又準備西撤,不過,他發現還是無法成功,於是便在第9師掩護下,倉皇轉向南陽撤退,不過,也終難逃被我軍追擊的命運。

面對解放軍的嚴密包圍,張軫深感局勢危急,為瞭脫困,他立即向周邊的白崇禧發出緊急求援信號。

張軫在電報裡表示,共軍在撤退之際佈下瞭天羅地網,防線固若金湯,難以突破,隻有空中支援才能解救危局。希望白崇禧以十萬火急之勢來救自己。

白崇禧聞訊後,驚訝不已,很快,白崇禧迅速調整戰略部署,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救援張軫所率的58師。

白崇禧的“小諸葛”稱號也不是白來的,此人最善計謀,他在設法搭救張軫時,還在想,怎麼能趁機打擊解放軍,於是,白崇禧在行動之前,故意給張軫傳密電,讓他固守南陽。

白崇禧很聰明,他故意露出破綻,讓這封密令別解放軍截獲,造成自己還不知道張軫已經被圍困的假象,讓解放軍放松警惕。

隨後,他又緊急聯系張軫,讓張軫聲東擊西,在第二天一早前全力東進,攻擊確山。

他要利用解放軍抵抗張軫兵團的時間,來分散解放軍的註意力,為救援58師創造有利條件。

一團敵三師

白崇禧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因為他不僅僅是要救援張軫,還要打擊解放軍,於是,他調集瞭多架飛機,派遣瞭三個師的精銳部隊作為援軍,帶著大量的軍姿補給,浩浩蕩蕩的出發瞭。

另一邊,張軫在接到白崇禧的指示後,也迅速響應,連夜對部隊進行瞭全面的戰術調整,力求和白崇禧裡應外合,打破解放軍的包圍圈。

這樣一來,解放軍就處於劣勢瞭,因為白崇禧的援軍有三個師之眾,聲勢浩大,而解放軍卻隻有一個團,一個團隊三個師,這仗怎麼打?

戰局一時間變得復雜無比,解放軍面對突如其來的增援,不得不調整部署,來應對更為嚴峻的挑戰。

面對敵方三個師的龐大兵力,我軍29團深知此役艱難無比,但是,他們必須抵擋住這三個師,不然,解放軍將無法推進接下來在中原的解放工作。

於是,29團立馬開會商討作戰策略,利用地形來築造防禦工事,用遊擊戰術來禦敵。雖人數處於劣勢,但戰士們毫無懼色,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沖向戰火硝煙的前線。

不過,初期,在敵人強大的火力面前,我軍傷亡慘重,29團麾下的八連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損失慘重,傷亡無數。

和張軫不同,29團在短期內並沒有後援,因此29團必須孤軍作戰。

面對如此局面,29團的團長吳效閔發揮瞭巨大的作用。他迅速調整部署,決定輪換作戰連隊,以減少傷亡並維持戰鬥力。

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命令全軍指揮層和戰士們一起並肩作戰,共赴戰場,沒想到,在這時,有個參謀長竟然貪生怕死,不敢出征。

吳效閔得知之後,非常氣憤,但由於事態緊急,吳效閔並沒有第一時間處置他,而是緊急出征,持槍上陣,親自殺到瞭前線。

由於吳效閔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瞭士氣,29團的戰士們見狀,個個鬥志昂揚,更加勇猛無畏。

最終,憑借著全團上下的英勇奮戰,我軍不僅守住瞭陣地,更創造瞭以一團之力阻擊敵方三個師的軍事奇跡。

這一戰,我軍殲滅瞭國民黨軍1.2萬人,張軫兵團幾乎被團滅,而白崇禧趕來增援的部隊,不僅沒有按照計劃那樣拯救張軫兵團,還損失慘重。

戰後,陳賡對29團大加贊賞,但得知那位臨陣脫逃的參謀長一事時,陳賡大發雷霆,當時就把這位參謀長給驅逐出瞭隊伍。

戰時貪生怕死,拒絕上前線,這就相當於是臨陣脫逃,解放軍絕不容忍這樣的人繼續待在軍隊中。

宛東戰役、宛西戰役、豫東戰役等戰役都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經過一系列戰役,解放軍鞏固瞭在中原地區的勢力,為戰局打下瞭基礎。

第二年,解放軍以雷霆之勢,擊潰瞭國民黨軍多達152萬之眾,在多場戰役中,無數英勇將士以血肉之軀築起銅墻鐵壁,不僅殲滅瞭敵軍,還俘虜瞭國民黨174名高級將領。

在這兩年中,解放軍共解放瞭164座中小城市,總面積達15.5萬平方公裡的廣闊區域,拯救瞭3700萬人民。

中原地區在解放軍的英勇奮鬥下重獲新生,街巷間再次回蕩起歡聲笑語,商鋪重啟,煙火氣漸濃。

第三個年頭,全國局勢已經越發明朗,兩年的激戰,國民黨軍折損兵力超過260萬,早已經是被拔瞭牙齒的老虎。

解放軍把握戰機,又緊接著發動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三大戰役猶如三把利劍,直插國民黨軍的心臟。

1949年,解放軍以不可阻擋之勢解放北平。隨後,對南京發起攻勢,而蔣介石兵敗如山倒,他試圖反抗,但卻發現是徒勞,最終隻能落寞退場,退守臺灣。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