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的歐洲陸地戰場由大炮和機槍主宰,盡管當時飛機已經得到廣泛使用,但早期軍用飛機飛行速度慢、結構強度差,對地攻擊其實非常危險,況且缺少有效的通信手段,不能及時對戰術目標發起攻擊,反炮兵的最佳方法仍然是用己方大炮進行反擊。
在一戰爆發前,奧匈帝國的斯柯達工廠就打算開發新的15厘米重炮,用以取代過時的15厘米M.80攻城炮,這種火炮的最大射程隻有8500米,已經無法滿足新的作戰需求。1914年一戰爆發一度中斷瞭研制工作,1915年重新恢復並很快完成樣炮建造,正式版本15厘米M.15重型牽引野戰炮在1916年量產,隨後改進版M.15/16也進入部隊服役。
M.15/16在研制階段就註重野戰機動性,與它配套的牽引車是保時捷M 17,不過火炮長度過大,牽引行軍時可以將炮管拆卸下來單獨運輸,火炮戰鬥重量將近12噸,行軍重量16.4噸。火炮後坐系統為液壓式,大架為箱式,炮輪為鐵制,有一面巨大的可拆卸炮盾為炮兵提供防護,每門火炮配備一個13人炮組。
火炮的實際口徑為152.4毫米,隻是按照慣例將其稱為15厘米,炮管倍徑39.5,長6米,彈藥為分裝式,戰鬥射速1發/分鐘,以一戰時的標準並不算慢。最初的M.15火炮方向射界隻有各3°,俯仰角度在-6°~+30°,火炮標準炮彈重56千克,炮口初速度692米/秒,最大射程約16千米。這個射程雖然已經超過大部分同級別火炮,但並不是M.15的極限,在生產瞭28門之後修改瞭高低機,重新命名為M.15/16,火炮最大仰角增加到瞭+45°,火炮最大射程也隨之提升到瞭大約21千米,已經與新式的210毫米口徑野戰炮差不多。
M.15/16被稱為是一戰最好的反炮兵火炮,參加瞭伊松佐河戰役,意大利軍就因它吃瞭大虧。射程是M.15/16最大的優勢,戰場上大多數同等級或更小口徑的野戰炮、榴彈炮射程不及它,M.15/16可以佈置在距離火線更遠、更安全的陣地上。能與之匹敵的同類裝備較少,德軍的15厘米K16算一個,英軍的BL 6英寸炮和法軍的M1917 155毫米火炮在射程上都差瞭一些。
斯柯達工廠在1916~1918年總共建造瞭44門M.15和M.15/16,已服役的M.15似乎全部接受瞭升級改裝。戰爭中幸存的火炮在一戰後分散到不同國傢,其中奧地利軍攜帶2門回國,捷克斯洛伐克獲得11門(15 cm těžký kanón vz.15),意大利獲得瞭29門並在一戰後進行適當升級,比如更換橡膠炮輪。
1940年夏季,意大利軍將大部分M.15/16投入到北非等戰場,到年底時尚存21門,其中4門駐紮在本土用於防禦。捷克斯洛伐克那11門落入德軍手中,並重新命名為15.2cm K 15/16(t),它們被安裝在大西洋壁壘上,意大利倒戈後德軍又控制瞭一部分M.15/16,這部分火炮也得到瞭新名字—15.2cm K 410(i)。但德軍其實不太喜歡這款火炮,因為它的炮彈稀缺,後勤保障是個大麻煩。目前世界上尚存4門M.15/16,分佈在法國、意大利、羅馬尼亞和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