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國將“實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將會如何出手?

中國要準備實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瞭。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5日消息,在第二屆深空探測國際會議上,中國深空探測實驗室發佈瞭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設想。

根據深空探測實驗室的想定,我國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將采用“伴飛-動能撞擊-伴飛”的任務模式,也就是使用動能攔截器對小行星實施撞擊的同時,同步對小行星星體進行伴飛觀察,以驗證攔截效果,深空探測實驗室希望就國際夥伴在聯合研制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合作。

而就在9月5日深空探測實驗室發佈首次小行星防禦任務之前,9月4日,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也發佈消息稱,中國小行星預警設備在當天成功對一顆即將進入地球大氣層的、代號為2024RW1的小行星實施的跟蹤。據悉,中國是根據美國卡特琳娜巡天望遠鏡(CSS)報告給國際小行星中心的觀測數據,發現這顆小行星的,隨後紫金山天文臺多站點實施瞭接力觀測,並成功報知瞭該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間和地點。

最終,5日0點25分,該小行星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進入地球大氣層,成為一顆耀眼的火流星,並在離地表約25千米的超高空解體爆炸,流星沒有給地面人員造成任何傷害。第二則新聞和第一則新聞結合起來,可以被認為是中國具備瞭近地軌道小行星防禦任務的先決條件。

小行星的預報

那麼何謂近地軌道小行星防禦任務,中國的近地軌道小行星防禦任務將如何開展,任務難點在哪裡呢?所謂的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也就是指對於可能對地球形成威脅的小行星(近地小行星,NEAs)進行觀測、預報乃至防禦的任務。

經過多年的觀測積累後,天文學界預估,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和特洛伊小行星群裡,可能有接近兩萬顆小行星是NEAs。其中數百個小行星的直徑在5千米以上,這些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即可造成類似於希克蘇魯伯事件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還有上萬顆小行星的體量在數十米到數百米不等,一旦撞擊地球,可能造成從車裡雅賓斯克事件到通古斯事件之間不等的損失。因此,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主要就是觀測這些潛在的威脅,並對威脅提前處置。

如何發現這些NEAs呢?目前有近地小行星防禦計劃的國傢,選擇是基本相同的,就是使用光學設備來發現此類目標。比如美國的卡特琳娜巡天計劃就使用瞭1.5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而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則安裝瞭一部1.04米的近地天體觀測設備,對此類近地小天體的觀測遵循兩個要點:

其一是接力觀測,由於地球處於自轉狀態,單個天文臺站的巡天范圍是有限的,且巡天還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近地軌道小天體的防禦需要多個國傢的多個天文臺站接力觀測,通過國際小行星中心進行數據交互,確保對同一片天區維持時間上的無縫銜接;

其二是數據對比,現在的近地軌道小行星觀測,說它復雜也復雜,說它簡單也簡單,就是在天區上找來路不明的小型天體,對其進行描跡,然後和天區上本來有的天體進行對比,找出隱藏在群星裡的小行星,然後測算小行星的軌道諸元,確定該小行星是否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這兩個要點當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很難覆蓋整片天區。比如對黃道面以外飛來的小天體就很難即時發現,對從地球公轉方向另一側飛來的小行星,由於往往會隱藏在太陽的光芒裡,也很難發現,還有南半球天文臺遠比北半球少,讓南半球對近地小行星的觀測也嚴重不足。但是,以目前人類所具備的技術能力來說,這已經是效率最高也是最先進的觀測小行星的方式瞭。

小行星的處理

發現之後又如何處理呢?核彈肯定是沒用的,其實早在《三體2》裡,大劉早已經借著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科學傢的口吻說出來瞭,核武器在太空中主要的能量釋放方式是光輻射,對於小行星的毀傷能力很差,即使能將一些小星體炸碎,引力也會讓星體碎片重新聚合在一起,隻不過相對松散一些而已。因此,對於此類近地小行星的處理方式,核武器實在是一種比較低效的處置方式。

目前的近地小行星防禦的處置方案有兩種:一是美國NASA的DART計劃,這一計劃采用的是動能撞擊模式,也就是通過動能撞擊對小行星產生一個速度分量,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特定情況下,可能通過連續不斷的撞擊,來確保小行星的變軌量達到足以避開地球的程度;二是直接在小行星表面安裝離子發動機,使用發動機的速度分量來累積改變小行星軌道,達到小行星避讓地球的程度,其實這兩個方案本質上來說是差不多的,都是試圖將這些近地小行星“推”離地球而不是直接炸碎。

從此次中國深空探測實驗室公佈的NEAs防禦方案來說,本質上跟美國NASA在2022年實施的DART計劃是差不多的,二者都試圖對小行星進行撞擊,來觀測撞擊對小行星產生的速度分量,通過速度分量來計算變軌量,來判斷撞擊之後小行星的變軌效果到底怎麼樣。但在撞擊方式和動力上,不清楚深空探測實驗室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什麼樣的。

美國的DART計劃主打的是使用離子推進器進行推進,該推進器的主要技術要點是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將氣態工質電離,再使用電推設備將電離後的工質高速噴出。離子推進器的最大優勢是比沖極高,根據DART計劃的說法,使用的離子推進器NEXT的800千克工質相當於10噸高能火箭燃料的總沖,能量密度極高,被認為適合用於執行小行星推離任務。不清楚我們在小行星防禦任務中會采用怎樣的動力方案,離子推進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當然,從中國深空探測實驗室公佈的首個近地小行星防禦計劃來看,起碼從公開的方面來看,還隻是一個比較初級的方案設想,後續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最起碼你要把這個計劃細化瞭,而且還要和航天部門協調火箭和撞擊器設計等。因此,深空探測實驗室現在做到的水平,咱覺得隻能對外昭示,我們有這麼一個想法瞭,至於什麼時候做得到,得看航天部門的發射計劃。

小行星防禦與高空反導

而提到小行星防禦計劃,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反而是高空反導,實際上在當年的車裡雅賓斯克事件中,也有傳言傳出,說俄羅斯的A135“阿穆爾河”綜合反導系統對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小行星進行瞭攔截,才避免瞭對地面目標造成重大殺傷,現在一提到小行星防禦,大傢都想到反導上瞭。

實際上,小行星防禦和反導攔截,這二者之間差的太遠瞭:從探測單元來說,小行星防禦系統的空間態勢感知系統,倒是可以部分彌補反導預警雷達的探測能力。畢竟巡天望遠鏡不僅可以觀測星空,對於運載火箭和火箭載荷也一樣可以進行觀測,唯一的問題是,如果光學望遠鏡部署的不夠靠前,那麼在發現來襲的彈道導彈時,這彈道導彈怕是離目標區域已經很近瞭。所以,如果想用小行星防禦體系來提高反導能力,在探測單元方面,可用的辦法是盡量將望遠鏡部署的靠前一些,但與其靠前部署這種光學探測裝置,還不如多在海上搞些防空艦呢。

而反導預警系統使用的雷達,對探測這種小行星是一點用都沒有的,這些雷達態勢感知范圍也就幾千千米,看著比較遠,事實上從天文學尺度來說,跟近在咫尺沒有區別。以小行星的速度來說,每秒十幾二十千米的速度,就算“沃羅涅日-DM”雷達的6000千米探測能力,截獲小行星之後小行星不到10分鐘就落地瞭,根本無法組織攔截,要組織對近地小行星的觀測,未來架設空間望遠鏡倒是一個值得發展的方向。

而從反導攔截系統上來說,小行星每秒高達10千米,甚至20千米左右的速度,根本是任何反導攔截彈都無法攔截的,而如此高的速度帶來的巨大動能可以說攔截還不如不攔截。當然,從實戰的角度來說,現在人類要對近地小行星進行攔截,也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人類的運載火箭發射周期太長,從發現小行星到發射運載火箭的反應時間以天計算,如果小行星被發現的時候離地球太近,那肯定反應時間就不夠瞭,長遠來看還是要發展快速發射能力,比如大型固體運載火箭,或者類似星艦這種據說可以做到幾天就發射一枚的火箭較好。

總之,對近地小行星的觀測和攔截,既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出瞭一個國傢的整體實力,盡管這和反導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瞭空間監視的方向,讓我們繼續保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