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業現代化向“新”而行,這個縣是怎麼做的?

在很多人眼裡,農業是最傳統的產業,跟新質生產力沾不上邊。事實上,農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尤為迫切。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糧食生產大縣,安徽阜南縣率先開啟瞭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探索。如今的阜南,成為全國首批國傢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縣。在今年的國傢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中期評審中,阜南縣獲評“好”等次,位居全省第一。

阜南究竟是如何探索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

01

全要素提升

新質生產力不可能憑空產生,一定是建立在新發展理念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經過多年努力,很多地方現代農業轉型成效顯著,具備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

阜南縣之所以能率先探索,就是因其紮實的基礎。早在十多年前,阜南就著力向現代農業轉型。把新發展理念運用到農業農村發展中,新質生產力自然蘊育其中。

但農業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土地、農機、農民等生產要素,包括種子繁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廢棄物處理等一整個鏈條。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起步階段,主要體現在對土地、機械、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的改造上。

在土地方面,2011年起,阜南縣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3年底,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0.73萬畝,基本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全覆蓋,耕地灌溉面積達85%,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推進農業集約化、高效化生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型生產關系的重要要求。2022年,阜南縣探索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改革項目,通過集中連片推進土地平整和農田水利、田間道路、林網等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或農業聯合體,通過流轉、入股等方式托管土地,獲得土地流轉、務工報酬、股份分紅等多種收益,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在機械方面,自2004年起,阜南縣實施國傢農機購置補貼。截至2023年,累計利用國傢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超2.5億元,帶動農民投入近10億元用於農機具的購置。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達107萬千瓦,各類農機10萬餘臺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95.18%,超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在人才方面,人是生產要素中的最關鍵因素。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自2016年起,阜南縣開始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50人左右,目前已累計培育5300餘人,包括經營管理型人才、專業生產型人才、技能服務型人才、電商人才等。

從阜南實踐來看,通過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農業已經具備催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土壤。

02

全鏈條升級

與工業產業鏈一樣,農業生產也是一個很長的鏈條。隻有通過科技賦能,推動農業產業全鏈條升級,才能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在全鏈條中,種子繁育是第一環節。種子是農業“芯片”,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為推進種業振興、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實力,阜南縣與安徽省農科院、安徽省農墾集團、安徽農業大學、國傢淡水中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聚焦種業科技發展,在品種選育、良種繁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近年來,阜南縣已累計培育小麥、油菜、花生等農作物新品種6個。

在種植環節,過去小麥品種多、經營散、品質低,種植效益並不明顯,2018年以來,阜南縣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全縣小麥品種從100多個優化到如今的5個,建立品牌小麥基地65萬畝,實現瞭小麥優產優質優價。阜南縣優質糧食工程也成為全國樣板並向全國推廣。

在農產品加工環節,阜南縣建設瞭皖西北(阜南)糧食和綠色食品產業園、國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累計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省級農業科技產業園1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4個,以園區化推進載體建設。

同時,引進中裕食品、大窯飲品、光明乳業等生產加工企業,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工程,著力打造集存儲、加工、運輸、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農產品全產業鏈。

農業廢棄物處理雖然是農業生產的末端環節,但對綠色發展來說尤為重要。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為解決全縣每年約140萬噸農作物秸稈和約200餘萬噸畜禽糞便,2016年8月,阜南引進同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技術團隊,成立阜南縣林海生態技術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創縣域農業有機廢棄物全利用、縣域利用全覆蓋、復合利用全循環的“三全模式”,實現農業廢棄物從“生態包袱”變為“生態財富”。作為鄉村振興與農村能源轉型課題,列入瞭國傢“雙碳”研究重點項目,被新華社《習近平時間》欄目專題報道。

同時,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全縣有效期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85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個。

通過農業生產全要素提升、全鏈條升級,阜南現代農業轉型走在全國前列,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03

數字化“蛻變”

數字化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抓手。阜南探索利用數字技術深度改造農業生產工具,實現農業生產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

在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阜南縣進一步運用數字化技術建設智慧農場。其中,阜蒙農場智慧農田灌溉系統,通過田間氣象自動測報站、土壤墑情自動監測站,監測農田的環境溫度、濕度、土壤墑情等參數,通過系統分析處理,實現適時智能化灌溉、精準灌溉。智慧農場還建有蟲情測報燈監測系統,自動上傳測報系統智能識別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預警開展防治。

在農田種植管理中,阜南縣引入中化現代農業安徽有限公司,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配合線下技術服務中心,開展智慧農業數字化服務。

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具有可視化一張圖、農場匯總與調取、農業遙感、精準氣象、精準植保、農情檢測、品控溯源等功能。農戶可免費下載“MAP智農”手機APP,為農戶提供智能巡田、氮素和冠層含水監測、積溫積雨和歷史災害情況統計、病蟲害預測預報等,指導農戶合理安排農事農時,適時用藥,提高病蟲害防控能力。

“過去種田靠農民、靠經驗,而現在全是數字化,隻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行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阜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軍武說。

在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加工中,阜南引進瞭一批先進數字化企業。例如,阜陽光明生態智慧牧場有限公司,采用TMR國際最先進全混合日糧飼喂設備和技術,應用奶牛健康項圈監測、自動擠奶、鮮奶冷藏、牛舍全自動溫控噴淋、糞污處理等系統。牧場實現數據全程監控、數字化科學養殖,保證瞭牛奶質量,提高瞭生產效率。

阜南聯美農產品有限公司在食用菌生產環節實現智能化,引進荷蘭雙孢菇生產設備,應用全電腦FANCOM中央控制系統和荷蘭GTL自動化混料、投料、傳輸、接種系統設備,實現智能化生產。

阜南縣京淮特種水產智慧漁場是水產行業標桿企業。通過智慧漁業數控中心,配備最先進的微孔自動增氧設備、水質在線監測設備、監控探頭及遠程投餌機、發電機等設備,實現瞭池塘養殖智能化。

目前,阜南縣已搭建農田基礎數據,建成智慧園區1個、數字農業工廠2個,打造數字農場、智慧牧場、數字漁場等應用場景17個,建設瞭鹿雲亞信雲計算中心、MAP智慧農業大數據和“示范區數據一張圖”,推動瞭農業生產數字化賦能。

數字化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革新瞭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在數字化引領下,阜南農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數字技術作為構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正在深刻改變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在張軍武看來,通過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數字化變革,可以催生新質生產力。

04

“三新引領”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一定要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嘗試將更多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思路引入到農業生產中,使農業生產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阜南縣副縣長祁帥說。

“新技術”是發揮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以農業科技創新突破,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盡管面臨科技創新基礎薄弱、科技資源匱乏等困難,但阜南縣沒有放棄對科技創新的追求,而是盡最大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整合一切可以協調的要素,圍繞糧食、蔬菜、畜牧水產等特色產業,積極搭平臺、育人才、引技術,努力在農業科技進步上尋求突破。

阜南縣與江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天津市農科院等圍繞綠色食品產業共建各類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實力。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科創成果轉化,以“科研+基地+農戶+企業”等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的堵點卡點。2023年,阜南縣轉化農業科技成果641項次,服務企業477個,技術培訓5.8萬餘人次,促進農戶及企業增收8500餘萬元。

“新模式”則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形成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阜南縣勇於創新、敢為人先,逐步探索形成瞭農業生產模式變革的“阜南經驗”。

為破解效率低下的小農戶分散經營難題,阜南縣大力發展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將現代要素導入小農戶,實現小農戶與新質生產力有機銜接。2022年,阜南縣被確定為全省農業生產“大托管”示范縣,兩年累計完成農業社會化服務托管面積165.2萬畝,其中全程化托管服務面積達90餘萬畝。

目前,阜南縣逐步形成統一供應農資、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機械服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購銷售和服務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的托管服務模式。通過農業生產服務托管,每畝每季可實現節支增收200元,全縣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例上升到65%。

“新思路”則是培育壯大農業領域新興產業,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尤其是在農產品全產業鏈的基礎上,阜南縣進一步打造農業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產業鏈發展的高級形態,也是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阜南縣以糧食、蔬菜、肉牛等產業為重點,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建設農產品加工集聚區,著力打造以糧食產業集群、蔬果產業集群、肉牛產業集群、柳木文化產業集群為重點的農業產業集群,加快“百億糧倉”向“千億廚房”轉變。2023年阜南縣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326億元,同比增長7.06%。

在新技術、新模式、新思路的引領下,阜南縣探索出一條以科技創新、數字化賦能農業生產全過程,以深化改革實現生產經營模式現代化、生產方式全面綠色化、全產業鏈發展集群化的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在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受到新質生產力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支撐力,新質生產力的強大效能已經在農業領域逐漸凸顯。”祁帥說。

來源:決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