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崛起|發射17發老舊導彈隻中10發,臺灣的工業能力到底如何?

上個月,臺軍舉行瞭一年一度的“天馬操演”實彈射擊,結果呢?在岸防反坦克導彈射擊登陸艇科目中,在白天靜對靜的射擊條件之下,發射17枚“陶”式導彈,其中4發故障彈,3發脫靶,隻有10發命中目標。

▲剛出膛就自旋墜海,明顯是導彈有問題

雖然臺軍事後找瞭多個理由解釋說“參演官兵一半是無經驗的新手”、“導線觸海短路”、“靶場設計不當”等原因,但結合去年前年的“天馬操演”,臺軍的陶氏導彈同樣頻繁脫靶,顯然這些借口都太牽強。

▲去年“天馬操演”中,該項目同樣頻繁脫靶

有曾當過臺軍的臺灣網友直接指出,臺軍之所以近幾年頻繁脫靶,就是因為使用瞭即將過期的老舊陶氏導彈。因為進口的數量有限,平時不舍得打,隻能留著演習打,但演習一年隻有一次,慢慢就放過期瞭,他當年參演時就是這種操作。

本次使用的這批“陶”2A型導彈是1997年臺軍從美國購買的,至今已經27年,屬於臨期報廢的彈藥,所以才被拿到演習場進行消耗。

要知道,“陶”式導彈在當今已經不是什麼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它是一款光學追蹤、有線制導的導彈,發射之後導彈屁股上會拖有一根幾千米長的線,士兵需要用瞄準鏡始終對準目標來引導導彈飛行,直至擊中目標,期間士兵無法移動。

臺灣第一次擁有陶式反坦克導彈是1980年,此後在1997年,克林頓批準向臺灣地區提供1786枚“陶-2A”導彈和114套發射器。隨著歲月的流逝,這批導彈已經老舊不堪使用瞭。

▲80年代的“天馬操演”

2017年臺軍以“獵貍專案”為名,又對美采購1700枚“陶-2B aero RF”型反坦克導彈(陶2B的無線增程版)、以及100套升級型發射制導儀和悍馬發射車。

結果現在都2024年瞭,這批導彈還沒交付,美國宣佈交付時間延期到2027年。他們付給美國的尾款隻能存在美國的銀行裡吃利息,頗有當年蔣夫人的風范。

那麼問題來瞭,臺灣地區一些人不是整天嚷嚷著“taiwan No.1”嗎?不是天天說自己工業實力強勁嗎?怎麼連個老式導彈都要從美國進口?自己造不出來?

這篇文章不是說臺灣軍備有多爛,而是深入聊下臺灣工業實力究竟如何。

▲臺媒說自己的導彈軍工實力全球前三

臺灣工業早期發展

咱們都知道,國民黨逃往臺灣時,臺灣島的工業基礎,幾乎為零。

當年日本占據臺灣後,推行“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經濟政策,創辦“農業試驗所”,發展臺灣農業,提高水稻產量。但這一政策的目標並不是為瞭臺灣百姓,而是為瞭多生產糧食,使日本騰出勞動力進行工業化。

七七事變後,日本為最大限度地利用臺灣地區資源服務於戰爭,於1938年出臺瞭“臺灣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將與軍事有關的工業作為發展重點,搞出瞭采礦業、鋼鐵業、煉油業、制鋁和制鎂業以及化學工業等等,完全服從其侵略戰爭的目標。

▲日據時期的日月潭水電站

但是等國民黨接收臺灣的時候才發現,這些工業,已經被美國空軍在太平洋戰爭後期轟炸得差不多瞭。

所以,國民黨面臨的,同樣是個以農業經濟為基本模式的爛攤子。

顯然,要想“反攻大陸”,靠這個農業經濟為主的基地,是不行的,所以必須工業化。

當然,在工業化之前,要先解決吃飯問題。所以蔣介石搞瞭“臺灣式土改”,主張“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所謂“耕者有其田”,就是征收地主手中超額的土地,低價租給農民,國民黨將債券和國企股票作為征收的補償發給地主。

這個政策,一方面,由於中小地主不懂或不信任債券和股票的價值,紛紛將其低價出售換成現錢。而臺灣五大傢族則趁機全部低價購入這些股票,一躍成為臺灣的工業資本巨頭。

一方面讓臺灣農民普遍有瞭土地,稻米產量迅速達到瞭每年200萬噸。成功的農業發展實現瞭初期的資本累積,以滿足臺灣需求為目的的輕工業亦隨之興起。

巧瞭,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六十年代的越南戰爭,給瞭臺灣地區輕工業發展寶貴的機會,美軍軍品訂單如雪片一般飛來,對臺灣的制造業起到瞭極大的刺激作用,工業品年出口增長率飆升到瞭驚人的34%!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也提出瞭“出口擴張”的經濟發展戰略方針,利用臺灣海運便利和廉價勞動力優勢,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資金、技術,在臺灣發展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

於是,紡織、食品、塑料等輕工業得到瞭進一步擴展,年產值增長率達到18.5%。軍火工業也形成規模,從美國進口瞭一批淘汰的生產線,最起碼,輕武器的和彈藥,可以自產瞭。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臺灣地區終於跨入瞭工業社會門坎,實現瞭貿易順差和向外向型經濟的轉型。

▲國民黨軍手持仿M14的自產57式步槍

但是好景不長,70年代初,臺灣地區的國際環境發生瞭巨變。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恢復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上海公報》。同年9月,《中日聯合聲明》發佈,中國和日本正式建交。

這樣對蔣介石來說,就陷入瞭空前的“外交”孤立。

“外交”孤立的連帶影響,必然是出口的受阻,剛剛起步的輕工業產品出口,遭遇瞭重大打擊。

本來臺灣已經很慘瞭,結果又碰上瞭中東戰爭,石油危機爆發,西方發達國傢陷入高失業高通脹的滯脹泥潭,海外訂單銳減。

一時間,臺灣外貿順差局面逆轉,經濟增長率也從1973年的12.8%下降到瞭次年的1.1%。

這樣怎麼行?如果不能維持對大陸的經濟優勢,還怎麼“反攻大陸”?

當時的蔣介石已經老邁,就把相當多的權力交到瞭剛剛當上臺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院長”不到一年的蔣經國手上。

1973年12月25日,蔣經國在“國大”年會上宣佈瞭項重要決定:

“下定決心,以5年為限,列入管制克服困難,加速完成南北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臺中港、蘇澳港、北回鐵路、鐵路電氣化、大鋼廠、大造船廠和石油化學等九項建設,來加強鞏固我們的經濟基礎,穩健我們的經濟發展。”

1974年9月,蔣經國又提出要搞核能發電,加上之前的9項,一共十項,這也就是後來俗稱的“十大建設”。在十大建設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

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的根本目的,其實和大陸的“大基建時代”差不多,都是為全面工業化破除能源、物流以及上遊工業原材料的障礙,提高原材料自給水平降,低進口成本,減輕對外依賴程度,改變以輕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

當然,由於擔心財政負擔過大,臺灣島內對於十大建設的質疑聲不絕於耳。然而蔣經國獨排眾議,提出“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論斷,決心大刀闊斧,推動建設。

最終,到70年代末,十大建設大部分完工,臺灣建立起瞭發達的交通與港口運輸系統和現代化的鋼鐵與石化工業,奠定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到1978年,臺灣重工業產值在制造業中的比重達到瞭58%。1979年,工業產品出口比例超過90%,對外貿易額突破300億美元,居世界第21位,臺灣工業化的實力與地位初步確立。到80年代末的時候,臺灣地區工業化率由50年代的15%以下,持續提升至35%以上,臺灣地區在近30年間保持瞭10%左右的GDP高增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臺灣經濟再次遭遇瞭沉重打擊。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油價飆升,臺灣出口制造業遇到沉重打擊,臺股跌幅逼近80%!無數人一夜之間傾傢蕩產。

此刻,臺灣急需一個新的市場和新的低勞動成本的產業轉移地。

正好,當時兩岸破冰,給臺灣帶來瞭新的發展機會。

從80年代末開始,臺灣當局陸續開放老兵回鄉和分階段的“小三通”,而隨著1992年“九二共識”的確立,臺灣正式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一個13億人口的大市場開始正式向臺灣開放。

於是,臺灣的大老板、小老板們,開始蜂擁而至,到大陸區考察和投資。

像自行車龍頭捷安特、電源龍頭臺達,以及IT代工五虎,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還有食品巨頭統一、旺旺、康師傅等等,也在後續幾年前往大陸投資建廠。

這些臺資企業,利用臺灣的出口加工經驗+大陸的廉價勞動力+美國的技術和營銷網絡,建立起瞭臺灣新的產業模式,而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瞭今天。

臺灣的工業實力很強

臺灣的工業化歷程,給臺灣的好處是巨大的,讓這一座隻有2300萬人的小島上,誕生瞭讓世界都為之側目的八大產業。

第一,半導體生產,臺灣不僅有臺積電,還有聯發科、聯電、瑞昱、日月光等等,產業規模已經世界第一。

第二,電子制造業,像鴻海精密(富士康)、和碩聯合、仁寶、廣達、緯創等等,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科技產品制造業群落。

第三,精密機械,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臺灣地區還擅長數控機床、磨床、CNC加工中心的制造,2020年時,大陸從臺灣地區購買瞭2293臺機床,比日本機床還多出226臺。

第四,顯示產業,雖然面臨大陸京東方的激烈競爭,臺灣地區仍然具備全球最完整的顯示面板產業,無論是曲面屏,還是4K、8K面板,或是柔性顯示屏都能生產。

第五,石化產業,石化工業是臺灣地區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從業人員達70萬人以上,平均年產值占整體制造業之比重維持在7%左右水準,至今大陸每年還要從臺灣進口大量石化產品,還有臺灣的正新輪胎,也在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前幾天我們講到俄軍使用從中國大陸進口組裝的摩托車,那款摩托車的輪胎就是從中國臺灣進口的。

第六,纖維紡織,因為石化產業的發達,臺灣在新纖維的研發上取得瞭不少成就,並迅速實現新纖維產業化,目前臺灣是世界第五大丙烯酸短纖維生產地和第三大尼龍和聚酯纖維生產地。

第七,工控設備,依靠電子產業和精密機械產業的發達,臺灣將二者結合,形成瞭全球主要的工控設備制造基地之一,像工業4.0時代需要的數控機床PLC、工業電腦、工業嵌入式主板、傳感器、工業信息化系統等等,都走在世界前列。

第八,生物科技,臺灣的生物科技在亞洲處於三甲水平,在全球也能排到第一梯隊的末尾,藥品研發能力強悍。還記得疫情期間,臺灣居然能短短時間就開發出自己的新型喹諾酮抗生素奈諾沙星藥物,這一點很不簡單。

而這些產業在臺灣,也毫不意外為臺灣當局提供瞭“以武拒統”的底氣,為臺灣軍工增添瞭助力。

有兩件產品,能夠直接反映臺灣的工業實力。

第一是三代機,第二是核武器。

三代機,說的自然是臺灣的IDF。

1989年5月28日,臺灣地區自主研發的亞洲第一款三代機——IDF“經國號”戰鬥機首架原型機成功首飛。

說實話,說起IDF,很多人其實不屑一顧,認為沒比F5E強多少。

但我們回憶一下,在80年代末,大陸還在用殲7、殲8的時候,IDF具備的渦扇發動機、翼身融合設計、邊條翼和先進的火控系統的設計,哪個是大陸能比的?而IDF配備的金龍53雷達,性能在當時也是相當不錯,對空最大搜索距離148公裡,秒殺大陸雷達。

▲IDF“經國號”戰鬥機

那個時候,大陸能勉強與之對抗的,也就是一些需要加重塊以配合使用霹靂-8的殲7IIH型,等到大陸完全版的殲-7E型出來,IDF已經完成瞭自主生產的天劍-2中程空空導彈實彈打靶。而當時,大陸雖然已經得到瞭蘇-27SK戰機和R-27導彈,但一直還沒打靶,也就沒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

等大陸自產戰機殲-8II終於成功試射瞭“A彈”(從意大利進口的“阿斯派德”空空導彈),勉強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的時候,已經是1995年瞭。當時完成瞭A彈武器系統升級改裝殲-8II隻有幾架,A彈隻有不到90枚,而那時候IDF已經服役兩個中隊幾十架,天劍-2中程空空導彈已經生產數百枚瞭。

這就是1996年臺海危機時,兩岸懸殊的軍力對比,也是兩岸工業化程度最直觀的體現。

一直到現在,臺灣仍然在不斷升級IDF,推出瞭F-CK-1C/D型戰鬥機,新IDF換瞭新一代的航電系統,進一步提高的信息化水平,還加強瞭機體強度,增加瞭復合掛架,能夠掛載更重類型的導彈(比如雄風3反艦導彈)。

這種自研裝備的水平,放到已經突飛猛進的大陸也許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放到全世界來比,已經完全可以橫著走瞭。如今能夠自主研制三代機的國傢,依舊屈指可數。

第二就是核武器。

自從1964年大陸爆炸第一顆原子彈開始,蔣介石就壓力山大,生怕大陸對臺灣使用核武器,於是決定自研核彈。

1965年7月,蔣介石任命“國防部次長”唐君鉑籌建中山科學研究所和核能研究院,並且為這個計劃提供瞭1.4億美元的資金,開始搞臺灣版曼哈頓計劃。

但是這一計劃還沒出成果,美國就知道瞭,警告蔣介石不允許搞核武器。

而蔣介石則打起瞭“擦邊球”,打著“開發核能”的旗號,一方面秘密與以色列合作,另一方面從美國進口核反應堆,開始打核武器的前期理論和物質基礎。

1969年7月1日,籌備4年的中山科學研究院成立,同年,臺灣和加拿大一傢核能公司達成合作,建立瞭臺灣加工天然鈾的工廠,核處理工廠等等,還從南非秘密購買瞭100噸鈾。

到1971年2月份,核能研究所自行設計的微功率反應器首次到達臨界狀態,1973年,功率4萬千瓦的重水反應器到達臨界狀態。

然而,隨著中美破冰,美國為瞭拉攏中國大陸的力量,強行命令臺灣地區停止核武器研究,還派遣工作人員來到臺灣拆除瞭臺灣的核子設備和一批提煉過高純度鈾。

然而,蔣經國並不死心,隨著1981年裡根上臺,逐漸放開瞭部分商業民用核能的限制,蔣經國趁此機會進口瞭大量核裝備,短短幾年內就建起瞭3座核電站、6座核反應堆和65個核設施,然後又巧合地在臺灣北部山區發現瞭幾個富鈾礦,於是再次重啟瞭自己的核計劃。

▲通過核電站可以攢材料

這個時候,臺灣的工業化已經有瞭非常高的水平,再加上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資金非常充裕,所以臺灣的核計劃進展飛快,到瞭80年代末,臺灣的核武器計劃已經到瞭臨門一腳,連在南非的核試驗場都聯系好瞭,預計一兩年內就能研究成功。

但是1988年1月12日,早已被美國CIA收買的間諜、臺灣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帶著核武器機密文件,舉傢逃到瞭美國,指證臺灣核武已接近完成階段。

▲CIA間諜張憲義,他事後曾說:“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我不想臺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自相殘殺”

結果美國總統裡根震怒,以取消對臺“軍事保護”作為威脅,逼迫臺灣當局立即終止瞭核武計劃,蔣經國得知後氣的當天吐血死亡,也沒人願意再堅持這一耗資就大的核計劃瞭,最終不得不答應瞭美國的要求。

▲1988年1月13日,張憲義潛逃美國的第二天,蔣經國就死瞭

從這一點看出,臺灣沒搞出核武器,並不是因為臺灣沒能力,而完全是國際政治環境的原因,以臺灣的工業水平,是完全可以短時間內搞出核武器的。

有人可能奇怪,為什麼臺灣工業能力不錯,但軍工現在卻如此拉胯呢?連反坦克導彈都造不出來瞭?

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臺灣還造出瞭自己的“昆吾”反坦克導彈呢!

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因素。

第一是臺灣的工業化並不完整,是瘸腿的。

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的電子、機電很強,能接近到韓國水平,航空技術在90年代還領先過韓國。

但是呢?長板很長,短板也很短。

那就是沒有門類齊全的產業鏈做保證,很多零部件都要從國外進口,要想發展集成度高的工業,就有心無力。你看臺積電,芯片生產世界第一,但光刻機不是自己產的,光刻膠不是自己產的,生產的芯片,不是自己研發的,打的也不是自己的品牌,說白瞭還是個加工廠,或者說是高級加工廠。

為啥?因為臺灣在冶煉、新材料、重化工等領域,基本都是空白,研發力量也多集中於生產端,而不是設計端。

這就導致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臺灣也許搞代工很強,但卻很難推出自己有競爭力的產品。

比如,早年間,臺灣看合資車在大陸賺瞭個盆滿缽滿,於是臺灣地區最大的汽車企業裕隆集團與中國大陸合資成立瞭個汽車公司——納智捷。

但是,本身裕隆的汽車技術都拉胯得不行,在一個深井裡面又自我感覺良好,結果納智捷到瞭大陸市場,馬上現出原型,納智捷百公裡將近20個油的能耗,真的刷新瞭大陸人的認知。

以至於大陸網友紛紛吐槽:納智捷是“加滿油可以繞加油站跑三圈”。

▲納智捷有個外號叫“中石化戰略合作夥伴”

民用工業品如此,軍用品也難逃類似的命運。

比如被稱為“臺灣之光”的“雲豹”裝甲車,一出廠就問題不斷,一會發現普遍存在防彈鋼板裂紋問題,臺灣軍方不得不對48輛車鋼板裂紋焊補修復;一會又是“轉向機油封破裂”故障,導致裝甲車難以轉彎。今年4月的“漢光40號”演習中,雲豹裝甲車更是剛剛出營門,就趴窩瞭,引起民眾的好奇圍觀。

再比如IDF的升級,升級瞭一圈,結果雷達沒換,為啥?因為搞不定有源相控陣雷達。

▲拋錨在民宅傢門口的雲豹裝甲車

第二是美國限制造成的產業天花板。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臺灣目前的優勢產業,基本都是過去幾十年,美國開恩向臺灣轉讓的一些產業,像大陸那樣自力更生搞起來的,寥寥無幾。

不得不說,這倒是很符合臺灣那邊一以貫之的“買辦作風”。

這也就導致瞭,任何產業和產品,美國同意臺灣搞,臺灣就能搞出來。美國不同意,臺灣就沒法搞。

自己搞不出來,又必須要自研,那就偷偷在中國大陸買配件....

▲臺媒說自產導彈全球前三

▲然後就接連爆出零件是從中國大陸進口

如果說以前因為美國獨霸世界軍火市場,還能放任臺灣自研一些武器裝備的話,那麼現在,隨著中國、韓國、土耳其入局,全世界軍火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美國為瞭保證自己軍工復合體的利益,也不會再允許臺灣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瞭。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軍艦還是導彈,無論是直升機還是無人機,臺灣基本都要從進口,尤其是從美國花大價錢進口。就算“潛艦國造”,其實也就是造瞭個殼子,子系統大都要進口。

▲每隔一段時間臺灣都要拿巨資向美國購買武器,俗稱“交保護費”

我們看一組數據就知道瞭:

李登輝在任12年,軍購費用總和達到211.4億美元;陳水扁在任8年,軍購費用總和256億美元;馬英九8年執政,軍購費用總和205億美元。蔡英文的8年任期中,軍購費用已經將近400億美元!

而且根據賴清德上任後首次防務預算編列,臺灣用於軍購的資金,還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

在這種形勢下,臺灣就算是有能力搞出一些急需的裝備,那麼出於“交保護費”的需要,也不能自研瞭,隻能把訂單交給美國。

這也就是臺灣到現在,仍然用著老舊的陶式導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