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換下來的“舊”去哪兒瞭?

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倉儲中心正在將廢舊傢電入庫分類。

9月13日,傢住內江隆昌市的黃女士聽說傢電以舊換新有補貼,就在市區一傢電器門店購買瞭一臺新冰箱。當日,工作人員在將新冰箱送上門後,順便也收走瞭舊機。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汽車換“能”、傢電換“智”、傢裝廚衛“煥新”三大行動。

隨著大規模“換新”“更新”步伐加快,換下來的“舊”去哪瞭呢?記者進行瞭走訪。

再生

一臺舊冰箱的回收拆解之路

當天,離開黃女士傢,這臺舊冰箱先跟著上門回收的李師傅回到隆昌市的電器銷售門店倉庫。記者看到,這裡不僅有黃女士的舊冰箱,還有從其他消費者手中回收的舊空調、舊電視機等。

在這裡,這臺舊冰箱將和其他舊傢電一起,被錄入信息並向商務部門申請補貼,同時貼上“四川省廢舊傢電”的標簽,上面寫明瞭消費者姓名、聯系電話、舊機品類,以及回收人信息,回收單位和回收時間。

“目的是避免舊機再次流入市場,確保每臺舊機最後能到達拆解中心。”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采購主管李婷婷介紹,當電器門店回收的舊機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統一運往具有拆解廢棄電器資質的企業進行拆解。

拆解,是舊機回收利用的關鍵環節。

位於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的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是全省5傢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質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擁有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腦等“四機一腦”共7條拆解線,每年可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達185萬臺(套)。

記者在該公司倉儲中心看到,多輛裝有廢舊電器的貨車正在等待卸貨,卸下來的廢舊傢電進入傳輸帶後,將會進行稱重、分類再賦碼,其中不少是貼有“四川省廢舊傢電”標簽的電器。“首先要分是冰箱還是冰櫃,然後放入不同區域,待這類產品達到一定量後,再上生產線統一進行拆解。”公司生產部經理王明星告訴記者。

倉儲中心旁,就是公司的生產車間。上午10點,廢舊冰箱資源化處理線上顯示著“234”這一數字。“這表示今天已經拆解瞭234臺廢舊冰箱。”王明星解釋。

四川中再生公司的冰箱拆解線。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廢舊冰箱進入處理線後,拆解的第一道,是先對危險廢物進行攔截——抽取氟利昂。然後進行壓縮機、線路板、溫控器等組件拆解,再進入撕碎機、破碎機等進行破碎。不到一分鐘,一臺冰箱就被拆解完畢。

一臺舊冰箱可被拆解成銅、鐵、塑料等20種可再生利用材料。根據市場情況,公司又將這些可再生利用材料銷往下一級深加工企業,開啟它們的“重生”之旅。“鐵、塑料主要在川渝銷售,銅則主要銷往江西、天津等地。”公司銷售主管程超介紹,其中,部分塑料還將銷往公司所在的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園的其他企業。

觀察

廢舊傢電回收利用還有痛點

拆解,是以舊換新廢舊傢電、廢舊汽車等舊機的最終歸宿。我省共有長虹格潤、四川中再生等5傢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質的企業。但當前大部分拆解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吃不飽”情況。

記者從省內某龍頭拆解企業瞭解到,目前以舊換新的舊機占公司拆解舊機比例仍較低,大量舊機主要來源於代理商及社區“收舊”遊擊隊。以舊換新讓正規拆解企業回收的舊機有所增加,但回收網絡的不完善,依然還有很多廢舊傢電私拆或翻新,實現環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不高。

“目前全省隻有20%的廢舊傢電通過正規回收渠道進行環保拆解再利用,廢舊傢電回收利用鏈條多個環節還存在堵點和難點。”作為全省再生資源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部門之一,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回收端面臨回收設施城鄉覆蓋不均衡、標準化規范化數字化回收服務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全省4萬餘戶再生資源回收主體,散、小、弱特征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則表示,如果不以舊換新,隻處理傢裡的廢舊電器,除瞭傳統的“拾荒匠”,不知道如何找規范的回收企業或回收平臺。

為盡快補齊短板,我省明確將投入財政4億元,一方面扶持省屬再生資源企業發揮龍頭作用,建設全省性再生資源數字化平臺,完善回收網絡體系;另一方面,還將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對回收點、中轉站和分揀中心,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以及數字化運營,年內爭取建成回收點、中轉站1500個,分揀中心50個。

今年5月,四川省天府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著力打造集回收、分揀、拆解、加工、再利用和二手商品交易於一體的全品類、全產業鏈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龍頭企業。其中,將重點建設“天府再生雲平臺”,將供銷系統及全省再生資源骨幹企業經營網點逐步接入,以實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規范管理。

廢舊物品就是“城市礦產”。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還將支持成都、德陽、內江創建國傢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鼓勵銀谷碳匯、長虹格潤、四川中再生等打造典型企業,更加有效匯聚各方力量,加快實現“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

來源:四川在線、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