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火力全開,“明搶”言論引發關註,誰會成為被瞄準的目標?

特朗普公開表態,美國準備明搶瞭!世界上有兩種巧取豪奪,一種是美國式的,一種是印度式的。美國式的,讓你幹嘛就得幹,好處都是我的,鍋都是你的。印度人則喜歡養兔子,先是各種好處招攬你來,等把肉養肥瞭,鐮刀也就亮出來瞭,立馬就翻臉不認人。

最近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一番公開言論,徹底暴露瞭美國人的這種野蠻,原話是這樣說的,要奪取其他國傢的就業崗位,奪取他們的工廠,將成千上萬的企業和數萬億美元的財富帶回美國。這年頭真的什麼怪事都有,強盜都跑去競選總統瞭,特朗普的表態不僅僅是為瞭爭取選票,他真的敢這麼做。

還記得當年去美國建廠的富士康嗎?就是特朗普找來的。2017年,特朗普還是美國總統,他和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在美國碰瞭一面,富士康緊接著就宣佈,要去美國建液晶面板廠,並在未來4年內總共投資100億美元,為威斯康星州創造3000個工作崗位。連廠址都選好瞭,特朗普召開新聞發佈會,大肆宣揚他所謂的“復興美國制造業”計劃,要讓美國重新偉大。

一眨眼7年過去瞭,美國連總統都換人瞭,富士康的工廠不僅設備沒運轉起來,崗位也沒提供一個,威斯康辛州多瞭一個爛尾工程,10幾億美元白白打瞭水漂。

和富士康同病相憐的是臺積電。2020年,臺積電也宣佈要到北美投資建廠,投資金額高達650億美元,比富士康還要多。

臺積電在臺灣經營得好好的,為什麼非要不遠萬裡把生產線遷到美國去?美國那個風土人情,美國工人那個自由散漫,美國的法律和政策,哪一樣是臺積電能招架的瞭的?道理很簡單,可臺積電聽不進,這傢臺灣企業,長瞭一顆美國心。

富士康的郭臺銘很精明,一看美國市場不行,立馬見好就收,承諾的100億美元隻投出去一小部分,可臺積電太老實瞭,投資到位瞭,還費勁吧啦的把臺灣的員工移民到瞭美國。

可結果4年過去瞭,工廠顆粒無收,一片芯片都沒造出來。根據臺積電自己的規劃,要到明年2025年才能正式開始生產,可人力、成本一系列問題都沒有搞定,即便是量產瞭,恐怕也是做一單賠一單。

美國兩屆總統,雖然平時針鋒相對、你死我活,政策大方向上也是南轅北轍,但這兩個人在“美國制造業回歸”這個問題上,立場卻出奇的一致,連方法都是相似的。出政策、給補貼,哪怕是巧取豪奪、下死命令,也想要讓全世界優秀的企業去美國建廠。

美國為什麼拼瞭命要恢復制造業?搞金融不香嗎?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這還的從二戰後的美國史開始說起。

二戰結束,美國建立美元霸權體系,同時憑借汽車、鋼鐵、飛機等產業的絕對優勢,成為瞭世界制造業的霸主。那個時候的歐洲和日本,剛剛打完仗,百廢待興,而美國一傢獨大,巔峰時期工業產值占比高達全球40%以上,這個數據放在現在都是無人能敵。那時候的美國中產傢庭,就是幸福傢庭的樣板,爸爸一個人在工廠上班,一傢三口住的是大別墅,豪車、旅遊樣樣都有。

然而,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瞭,從50年代開始,美國的工業化水平急轉直下,美國從一個制造業國傢成為最大的消費國,畢竟工廠幹的都是累活、臟活,靠金融收割來錢更快。

2023年,美國的產業結構中,農業和工業加起來不到20%,剩下的都是服務業,首當其沖的就是金融服務業。我們最常聽說的美國企業,高盛、花旗和摩根,都是搞金融服務的,臉書和谷歌這類企業是搞互聯網服務的,即便是蘋果和特斯拉這樣的生產型企業,掛著美國的羊頭,把工廠開到瞭全球各地,盡管特朗普和拜登卯足全力想讓美國制造業重回強大,但這些企業依然是無動於衷,最後隻能找三星、臺積電和富士康這些海外企業下手,背後的原因都是同一個,美國早就已經失去瞭工業發展的土壤。

美國各屆總統說起美國工業空心化的問題,總是向東方甩鍋,事實真的如此嗎?特朗普和拜登心知肚明,導致美國工業衰敗的罪魁禍首,是美國經濟的過度“金融化”。

畢竟美元是國際貨幣,隻要美元一加息,就能引發貨幣潮汐,讓全世界的資金流向美國,相反的,美國開啟印鈔機,美元泛濫的代價,也能落到全世界人的頭上,韭菜說割就割,世界上哪有比這更便宜的好事?

金融收割一時爽,一直收割一直爽,然而這也是有條件的。美元霸權的基礎是美國的科技、軍事和金融基礎,當初能建立起來,全憑美國強大的工業,現在呢,優勢蕩然無存,你說韭菜還能割幾年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想盡辦法要給中國崛起使絆,中國工業總產值占瞭全世界35%,發電量全球四分之一,鋼鐵產能占全球58%,化肥產能占全世界24%,化工、造船、汽車都是世界第一,全世界都要買他生產的東西,怎麼就不是個可怕的對手呢?

一手壓制別人,一手巧取豪奪,要搞制造業,這是美國幾屆總統的不二之選,然而,短期之內都不太可能有成效,工業基礎要恢復太難瞭,是個長期投入、步步為營、持續發展的持久戰,拆掉羅馬隻需要幾天,重建卻要幾十年。美國哪有這麼好的耐心,於是就出現瞭特朗普這樣狗急跳墻的言論,我們自己沒有,難道不可以搶嗎?那大傢覺得,特朗普又會向誰先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