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地級市”蘇州,跑出的蘇州銀行成色如何?

“最強地級市”蘇州,正在強勢回歸經濟發展舞臺的核心位置。2024年上半年,蘇州以6.2%的GDP增速,領跑長三角萬億城市,顯示出極其強大的經濟動力。

在這一片豐沃的經濟土壤之上,也孕育出瞭蘇州唯一的法人上市城市商業銀行——蘇州銀行( 002966.SZ )。

目前蘇州銀行已經在江蘇省內開設瞭12傢分行和181傢網點,實現瞭立足蘇州、深耕江蘇、將影響力輻射到整個長三角地區。

上半年,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3.88億元,同比增長1.8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53億元,同比增長12.10%。這樣的增長速度,在行業裡表現非常突出。同花順數據顯示,A股銀行板塊上半年營收整體同比下滑1.9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0.37%。

在做到營收、利潤雙增之外,蘇州銀行向實體經濟而行、發揮城商行優勢把業務“做優做美”、一體化經營思路,也是值得行業借鑒的樣本。

“萬億城商行”能不能實現?

上半年,蘇州銀行的資產規模繼續保持瞭穩健的擴張,向它的“萬億城商行”目標邁進。

截至2024年中,蘇州銀行資產總額攀升至6595.14億元,比2023年末增長瞭9.58%,保持著較快的增速。

比增速更重要的,是結構良好。中報顯示,蘇州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本金3251.16億元,比2023年末增長瞭10.81%,實現瞭對資產總額增長的支撐。蘇州銀行還特別提到,上半年加強瞭對制造企業、科創企業和綠色貸款的投放。

負債端保持著一致的增長節奏,能夠支撐資產端的擴張。2023年中,蘇州銀行負債總額較2023年末增長10.08%至6100.27億元,增速略高於資產總額。吸收存款占全部負債的近70%,存款本金1998.44億元,半年之間增長瞭12.10%。

中泰證券發表於8月31日的研報分析道,細看上半年蘇州銀行資產負債增速及結構,新增存貸在一季度高增的基礎上沖高回落,上半年整體的投放以對公基建、制造和房地產業為主,居民和企業存款雙雙保持較快增長。華龍證券發表於9月3日的研報也指出,蘇州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可以維持雙位數增長,主要受益於資產質量穩定和優秀的成本管控力。

凈息差的壓力是擺在每一傢銀行面前的難題,蘇州銀行也不例外,但好在已經顯示出邊際向好的曙光。上半年蘇州銀行的凈息差為1.48%,相較一季度繼續收窄,降幅正在放緩。

因為肩負加強實體經濟服務力度、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使命,疊加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及LPR利率調降等因素影響,所以蘇州銀行凈息差依舊處於較低水平。蘇州銀行對BT財經的調研函回復中也坦言,息差拖累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對營收增速產生一定影響。

好在面對壓力和挑戰,蘇州銀行已經拿出瞭應對政策,解題思路就藏在一體化經營與精細化管理裡。

為何一定要“向實而行”?

蘇州銀行將“向實而行”視為自己的使命擔當,決意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圍繞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

截至2024年中,蘇州銀行公司貸款和墊款本金占比70.85%,較2023年末上升瞭4.05個百分點,做出瞭多個業績亮點。

比如,在蘇州這一片科技創新的土壤之上,蘇州銀行的科創金融在城商行中非常突出。截至2024年中,蘇州銀行的合作科創企業客戶數超過1.1萬戶,科創企業的授信總額超1100億元。再比如,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蘇州銀行也發揮出城商行的特色優勢。蘇州銀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攀升至628.19億元,較年初增長35億元;有貸戶26095戶;普惠小微企業貸平均投放利率為3.85%。

對個人端貸款的投放比例雖然下降,但總量保持增長,並且緊密圍繞著“向實而行”。此次中報介紹,蘇州銀行的個人消費、個人經營類互聯網貸款穩健並進。該行還運用科技手段,解決新市民、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重點客群的需求痛點。

這些零售端“向實”的特點包括,切實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紓困經營類客戶、激發提升客群消費能力等,都是對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力助力。截至2024年中,蘇州銀行的互聯網貸款餘額為101.05億元,當年投放額度達164.25億元。

“向實而行”的蘇州銀行在不良貸款率方面保持著非常優秀的水平。截至2024年中,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27.37億元,不良貸款率和年初保持一致,保持在0.84%,顯著低於國傢金融監管總局公佈的同期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反映經營“安全墊”的撥備覆蓋率維持在486.80%的較高水平。

蘇州銀行在對BT財經的調研函回復中表示,“發展”與“控險”之間的內在平衡性和一致性是一項長期命題,未來將結合業務需求和市場狀況,不斷調整風險偏好和風險策略,采取差異化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措施。

“向實而行”也意味著銀行需要用極其細致的工作,深入到實體經濟中去。為此,蘇州銀行主動問計企業需求,一企一策精準賦能,一對一破解企業發展難點。在這樣的精耕細作踏實賦能實體的工作裡,蘇州銀行還找到瞭自己做優、做美的特色之路。

做大做強難,做出特色更難

城商行的資源稟賦難以和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比肩,想要做出特色,隻有下沉到更廣闊的市場裡,以靈活的經營模式在本地深耕。

蘇州銀行就在做優、做美中,找到瞭屬於它的城商行發展之路。

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加速創新,蘇州銀行就提供瞭很好的、值得借鑒的行業樣本。該行打造出“蘇行e鏈融”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體系,建立瞭可定制化、全線上、智能化、開放式的供應鏈服務,圍繞的客戶對象正是全國“智造高地”蘇州當地的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建築等行業客戶。

目前,蘇州銀行供應鏈金融已經形成瞭自營平臺、系統直連、定制服務供應鏈三類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中,已經與250多傢產業鏈核心企業建立其供應鏈金融服務合作關系,輻射到產業鏈上下遊的客戶超過2000傢,供應鏈業務規模達到非常可觀的110億元。

蘇州和長三角地區也是全國外貿的門戶,當地企業有跨境金融服務需求,而且這樣的外貿金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這也成為瞭蘇州銀行的機遇。為此,以客戶為中心的蘇州銀行從細節處入手,推動瞭該行的跨境金融服務創新與優化,打造出綜合化外匯業務服務品牌“匯智贏”。

在這個“匯智贏”服務平臺上,客戶可以實現從跨境結算、外匯交易,到匯率管理、套期保值,甚至政策咨詢。如此以來,即便是當地小微企業,也能使用專業的外匯金融工具。中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蘇州銀行國際結算量105.36億美元,同比大幅度增長230%;外匯衍生品簽約量、進出口貿易融資發生額也均有翻倍式增長。

一體化經營思路的背後邏輯

如何保持這樣的優勢和特色,繼續穩步邁向萬億元資產目標?一體化的經營思路是蘇州銀行的著力重點。

蘇州銀行在對BT財經的調研函回復中展望,2024年,該行將依據“2024-2026新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引領,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略。

分看各個業務板塊,聚焦對公的“科創+跨境”、零售的“財富+民生”的雙核驅動戰略,並在金融市場發力“市場研究+投資交易”,蘇州銀行正專註於客戶基礎拓展與鞏固,繼續擦亮特色化和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中報為蘇州銀行的一體化策略提供瞭更加具象的解釋說明。

比如在推動存款等負債業務的發展方面,須要從客群、渠道、產品、服務等多方面下工夫花力氣。

在防范信用風險方面,要堅持資產質量穩中求進、內控合規持續推進、基礎創建循序漸進、不良處置知難而進的“四進”和防大額風險損失、防大額不良機構、防大額監管處罰、防大額操作風險的“四防”,全面一體化完成風險管控目標。

在公私合作上,也要秉承一體化理念。比如在支持地產金融領域時嚴格客戶篩選標準,優先支持“白名單”裡的優質房地產集團及保障性住房項目。

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的一體化,就是要整合行內外資源,為客戶做好綜合金融服務,打造以穩健為核心的資產配置體系……

站在管理層面,一體化的經營思路也離不開制度上的約束。為此,蘇州銀行嚴格落實“一把手主體責任制”“首問負責制”等制度,為一體化經營提供制度保障。

2023年以來,蘇州銀行發生瞭一系列人事變動,董事長、行長、監事長、副行長等多位核心高管先後進行瞭換代,目前由董事長崔慶軍搭檔行長王強。在談及這一更迭時,蘇州銀行對BT財經表示,該行高管任職調整均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相關管理要求執行。在策略定力方面,會堅持“發揮蘇式金融特色優勢,確保戰略及各項規劃連續、穩定推進”。

機構也對踐行一體化策略、做出城商行特色的蘇州銀行積極看多。上述中泰證券研報分析,該行深耕蘇州,對公端項目有區位優勢,在零售端也有能力依托市民卡主辦行資格等,打造完善的惠民體系,獲得穩定的零售客群,進而深化零售戰略。

平安證券發表於9月2日的研報認為,蘇州銀行資產質量在同業中優秀,公司人員與網點的擴張也有助於增強攬儲、財富管理等業務的競爭力。伴隨“大零售轉型”和機構改革的持續推進,做出特色的蘇州銀行盈利能力能否進一步提升,值得市場的期待。

作 者 |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