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凝暉院士為什麼敢怒又敢言?

中美大爭之世,受到美國無限制打壓的華為公司早已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式企業。近日孫凝暉院士批評華為搞封閉、搞壟斷的視頻上瞭熱搜,愛國心切的網友們不分青紅皂白,對他的網暴式抨擊也是愈演愈烈。

由於孫凝暉是國內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專傢,就在今年4月份,他還曾被全國人大常委會邀請去做過《人工智能與智能計算的發展》的講座。這樣一位專業人士,他對華為的批評難道沒有一定道理嗎?華為這樣一傢企業,就一點都不能被批評嗎?

一、華為的技術生態封閉嗎?

華為涉及的業務領域很多,不是每一種產品都需要新建或重建生態,畢竟這東西耗資巨大。華為需要進行生態戰略佈局的主要是與芯片相關的鯤鵬CPU生態、昇騰智能計算生態,還有與手機、汽車操作系統相關的鴻蒙生態等。

結合視頻來看,孫凝暉作為計算機領域的專傢,主要質疑的是與華為計算芯片相關的鯤鵬和昇騰生態。

幾年前,華為進軍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戰略表述是“全棧全場景AI”,今天的新表述是“全面智能化”,可以說實現垂直一體化全棧佈局,本身就是華為的陽謀。孫凝暉使用瞭“封閉生態”這個更通俗的詞語來概述華為想幹和正在幹的,這和華為自己的官方表述,本質上看其實是一回事。

當年,智能手機剛起來的時候,蘋果走的就是封閉生態,安卓走的是開放開源生態,最終這兩種路線都獲得瞭巨大成功。今天,在人工智能領域,華為正在試圖復刻蘋果模式,在芯片、框架、大模型、雲平臺等各環節進行瞭全產業鏈佈局,自成一脈。從這層意義上講,華為的智能計算生態本質上就是一種垂直的、一體的、封閉的技術生態體系,想這麼幹和能這麼幹的,全球找不出第二傢來。

與之相對的是類安卓的開放開源生態,這是一種在全產業鏈進行水平化、專業化分工的技術體系。放到人工智能領域看,國外陣營裡,芯片有英偉達、英特爾等,AI框架有TensorFlow、PyTorch等,大模型有OpenAI的GPT、谷歌的Gemini等,公有雲平臺有微軟、亞馬遜在做,這也是今天美國之所以能夠對中國進行高強度封鎖打壓的強大產業基礎。

在國內陣營,相應地,芯片有飛騰、海光、百度昆侖、寒武紀、天數智芯等,AI框架有百度飛槳等,大模型除瞭BBAT幾大互聯網在做,還有智譜、百川智能、零一萬物等,雲平臺有阿裡雲、騰訊雲等。

由於美國政府限制美國芯片、大模型等企業對華出口或服務,加上華為自研的人工智能計算生態封閉,目前市場隻能在國內卷,因此華為在這個領域的真正主要競爭對手並非國外陣營,而是同樣的一眾國內企業。

孫凝暉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要想贏得與美國的競爭,僅僅靠華為一傢的垂直模式是不夠的,更要把更開放的生態做起來。這是有道理的,符合產業發展基本規律。畢竟,華為一傢公司再怎麼強大,再怎麼能打,也不可能把整個產業鏈所有環節上的事都做到最好,這有違最基本的常識。華為的高管也曾公開說過,華為是一傢技術有限公司,是有邊界的。可惜華為還是什麼都自己幹瞭,不管有沒有那個必要。

二、華為到底有沒有搞壟斷?

爭論的焦點其實是另外一個問題,即華為在市場上到底有沒有壟斷行為?這其實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政策法規和行業規則。

如果說華為選擇垂直封閉生態隻是自身的一種企業戰略選擇,無可厚非,那麼利用技術、算法、資本、品牌等綜合優勢進行市場操控,並且帶來瞭諸如妨礙市場公平競爭,扼殺行業創新,損害用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等後果,那就是另外一種性質瞭,至少可以說是涉嫌壟斷瞭。這應該也是孫凝暉院士對華為進行質疑和批評的主要原因。

那麼華為的市場競爭行為到底有沒有涉嫌壟斷呢?在普通大眾眼裡,說華為壟斷,那簡直是無稽之談,是對華為的無端甚至惡毒的指控,試想一傢民營的、民族英雄式的企業怎麼可能會壟斷呢?但在很多“苦華為久矣”的業內人士看來,華為的壟斷行為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江湖上有句傳言“華為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華為也因此被戲稱為“行業百草枯”!

至少,華為對市場的操控是很顯然的。例如,2020年,為推廣其鯤鵬生態,華為直接誘導某自治區政府專門發佈瞭《構建鯤鵬產業生態,加快數字建設實施方案》,並制訂瞭加快鯤鵬產業生態建設年度工作計劃,一口氣就規劃瞭57項重點任務,把全自治區幾乎所有廳辦局和地級市的業務應用都囊括在內,以達到實現全區業務系統服務器完成50-60%適配鯤鵬生態的目標。在另一個省份,華為甚至誘導地方政府專門制訂瞭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兩芯一生態”體系政策,今天甚至有傳聞華為還要進一步將其升級成“鵬騰”生態,以實現其獨傢壟斷省級政務雲市場的目的。

再拿華為近幾年在全國各地誘導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幾十個昇騰智算中心來看,正是因為其生態封閉,這些中心裡部署的幾乎全是華為一傢的芯片、框架、大模型等全棧軟硬件產品,也正是因為其生態封閉,導致可用的開源軟件、商用軟件極少,一些用戶的自有軟件遷移適配成本又極高,導致這些智算中心建成即荒廢,處於近乎閑置狀態,真實的資源使用率極低。在這一過程中,華為公司通過高價設備銷售、輔助運營服務等方式賺得盆滿缽滿,卻給地方政府留下瞭一堆“爛尾工程”,最終損害的無疑是各地的地方公共利益。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壟斷行為包括三種:

(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

(二)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對照上述案例情況初步來看,華為的行為已經有違反《反壟斷法》之嫌疑,已經有瞭行業壟斷的苗頭。孫凝暉院士批評華為壟斷其實不無道理,他不過是揭開瞭冰山一角,道出瞭很多業內人士敢怒而不敢言的部分事實真相。當然,對一傢企業壟斷行為的最終認定,還是需要國傢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界入與調查。

三、對華為的批評意見應當受到重視

今天,中美科技競爭日益激烈,華為無疑是一傢站在鬥爭最前沿的中國企業,值得尊敬和愛護,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今天被美國制裁、打壓、限制的可遠遠不隻有一傢華為。老美想要壓制的是整個中國高科技產業——截止今年4月,已經有近800傢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裡面包括瞭大量的芯片、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衛星遙感等領域的中國企業和科研院所。

事實上,孫凝暉院士所在的中科院計算所也在美國的制裁清單裡,也是美帝的重點打擊對象。隻不過,絕大多數被制裁企業都選擇瞭低調行事,華為的高調因此顯得格外突出,當然華為也借此收獲瞭無數國人的同情,進而擁有瞭無可比擬的品牌優勢和市場地位。這或許就是華為敢於在國內將一部三折屏手機賣到3萬元,一款110英寸電視賣到7萬元,一臺昇騰智能計算機賣到100多萬元,對市場進行無情收割的底氣吧!

孫凝暉院士在發言中也肯定瞭華為垂直封閉模式的一些優點,比如集中力量辦大事,效率更高等,他更提出一定要發展產業鏈上下遊開放合作的生態路線,這一觀點非常值得我們深思。長遠來看,一木不成林,整個行業的繁榮、可持續發展和整體性突破提升,一定離不開上下遊的廣泛開放合作。

也真心希望華為能慎重利用好自己手裡的資源優勢,切實當好行業的排頭兵與領頭雁,而不要做“行業百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