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和美國和談,伊朗新總統轉向西方,之前曾向中國索要4000億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對俄烏戰爭發表瞭重磅表態,他聲稱伊朗從未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在佩澤希齊揚上任以後,他就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稱之為侵略,這是非常重磅、震撼的表態,表明伊朗新政府重新定義瞭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的性質,這與西方國傢對俄烏戰爭的定性、敘事一致。

不僅如此,佩澤希齊揚還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為瞭盡快結束與西方的核僵局,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已經做好瞭與“世界大國”合作的準備。

這個“世界大國”是誰?目前還隻有美國擔得起這個稱號。佩澤希齊揚在紐約與海外伊朗人會面時,興高采烈地表示:“我們與美利堅合眾國沒有任何分歧,我們已經正式宣佈這一點。”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佩澤什基安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瞭。不僅如此,伊朗主動對美西方釋放緩和關系的誠意,而且姿態放得很低。

佩澤什基安屬於親美改革派,伊朗的統治集團分為保守派、改革派、維和派、務實派、激進派。其中保守派和激進派都是主張對美抗爭的,而改革派、維和派都是主張對美緩和關系的。務實派相對居中而且不容易劃分,當前務實派已經和保守派融合。

而作為親美改革派,佩澤什基安可以說得到瞭同為改革派的前任總統魯哈尼以及哈塔米的強烈支持。

魯哈尼和哈塔米在任期內一直積極推動和西方緩和關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伊朗核協議,沒有錯,伊朗現在重啟的核談判,之前在21世紀初的哈塔米時期就嘗試過。

哈塔米時期,魯哈尼是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與英、法、德三國就暫停鈾濃縮活動達成協議,但卻未能阻止被制裁,哈梅內伊的支持態度開始轉變,專設“立場和紅線”,內賈德政府上臺後曾以“叛國罪”控訴魯哈尼出賣國傢利益。

到瞭魯哈尼當選總統,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具體內容就是伊朗你可以擁有自己的核工業,但是不準搞核武器,所以伊朗不允許持有豐度5%以上的濃縮鈾,被發現違規,就會被制裁。

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制裁,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對伊朗履行協議的情況進行督查。

當時中國就勸說過伊朗,讓伊朗盡早做好再度受到美國強烈制裁的準備,當時中國就說過兩國可以提前搞一波貨幣互換,從而增加美國再度制裁時伊朗經濟的抵抗性。

但是伊朗方面興味索然,最終美國撕毀瞭伊朗核協議,但是魯哈尼仍然寄希望於歐盟的調停和斡旋,後來歐盟方面的斡旋口惠而實不至,美國的制裁變得更加全面且強硬,伊朗當時曾經要求歐盟繼續購買其石油,然後用出口石油的資金從歐盟進口食品和藥品,當時歐盟畏懼美國的報復,此事無果,伊朗氣急敗壞之下大罵歐盟“外交政策缺乏獨立性”。

而現在佩澤什基安還是打算走魯哈尼曾走過的路,可以說不撞南墻不回頭。

在佩澤什基安剛上任的時候,伊朗前外長紮裡夫在接受鳳凰衛視獨傢采訪時表示,佩澤什基安將延續前總統魯哈尼的外交政策,而這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在魯哈尼時期,中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陷入瞭停滯,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美國要求伊朗提供中國違反禁運制裁的企業名單。伊朗把華為、中興的名單提供給美國,事件導致中興受到美國制裁、華為遭受美國制裁、孟晚舟被羈押加拿大。

而在總統辯論發言中以及上任之後,佩澤什基安都多次表示,他將會把“改善與美西方的關系”,視為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關鍵,而以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在辯論中“多次公開批評中國”,指責中國“為什麼不執行‘25年合作協議’”,說該協議規定,中國將在25年內向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但是這筆錢還沒有給。

這個25年合作協議是什麼呢?這還和魯哈尼有關,當時美國撕毀伊核協議,走投無路的魯哈尼,找到瞭中國,而中國也和伊朗正式簽署一項為期25年的協議,其中包括政治、戰略和經濟合作。中國加大在伊朗的基礎設施領域和能源領域的投資,中國和伊朗將會直接用人民幣或者數字人民幣進行貿易和石油交易。

可以說,中國在伊朗最困難的時候幫瞭伊朗,而中國和伊朗的合作也在萊西上任之後得到瞭深化,作為保守派的萊西,主張對美強硬,註重發展與中俄的關系。

伊朗這個國傢內部十分分裂,佩澤希齊揚的行為,更是凸顯瞭伊朗在對外政策上的搖擺性。保守派上臺,對美西方態度會變得強硬。如果是改革派掌權,則想要緩和美西方。

萊希是保守派強硬派,他的外交戰略是伊朗與俄羅斯深度捆綁,而佩澤希齊揚是改革派溫和派,他的外交戰略是伊朗擁抱西方,改善伊朗的外部環境,從而有機會改善伊朗的經濟。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發表的“伊朗從未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這一重磅表態似乎表明:伊朗正在調整與俄羅斯、美國、歐盟的外交政策,也就是說,伊朗新政府不再與俄羅斯深度捆綁,開始與俄羅斯保持一定的距離。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西方不可能會接納伊朗,如果美國會接納伊朗,也不會制裁伊朗長達40年之久,伊朗作為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國傢,伊朗革命衛隊不僅領導“抵抗之弧"軍事集團的伊斯蘭聖城旅、伊拉克真主旅、也門胡塞武裝、敘利亞巴沙爾隻政府軍等葉什派軍事力量,還領導包括遜尼派中占多數的哈馬斯、真主黨等武裝,以及北非中的許多武裝組織。比如伊朗支持的利比亞武裝組織,以及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波利薩裡奧陣線"等等。

在萊西任期內,伊朗更是在國傢社會上處處反制以色列,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發佈帖文指控以色列在“7個月的戰爭罪行中,殺害瞭3.4萬多名婦女、兒童和無辜平民,嚴重違反瞭國際人道法,並被控犯有種族滅絕罪”,“罪犯可恥”。

然而,伊朗對內對外都處於較為關鍵的敏感時期:一方面其深度介入巴以局勢,在國際上與以色列、美國對抗不斷加劇;另一方面,伊朗國內面臨嚴重的經濟民生問題,剛剛結束的議會兩輪選舉,民眾參與率極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眾對政府的態度,。

在這種趨勢下,新任總統佩澤什基安上任之後,可能為瞭緩和與西方的關系,從而選擇對以色列妥協。

不過,伊朗即使選擇對美國緩和關系,最終的結局可能也不會盡如人意,當然美國如今也樂於和伊朗改善關系,中東問題的極端復雜,以及美國自身的諸多麻煩,美國不願或者不敢親自去趟中東這趟渾水;但中東對美國霸權的極端重要性,又決定瞭他必須維持自己對該區域的主導權。這種情況下,借力打力,維持該區域本土勢力的均勢制衡,就成為美國中東施政的主要手法。

歷史證明,伊朗親不親美並不決定在伊朗手裡,而是決定在美國手裡。在於美國有沒有一個穩定的,平穩的,能夠保持長久的對伊朗外交方針。過去二十多年裡,美國如果是民主黨上臺,兩國關系能夠得到相對緩和,共和黨上臺而兩國關系就走向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