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中國發生瞭什麼

1917年是一個充滿動蕩與變革的年份。這一年無論中國還是世界都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歷著深刻的轉折。在中國辛亥革命的餘波仍在蕩漾。帝制雖已被推翻,但社會變革之路依舊崎嶇。袁世凱復辟帝制不過83天即告失敗。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化出直系、奉系、皖系等諸多派系。中國開始陷入復雜的軍閥割據混戰狀態。生活困苦的老百姓在戰火與動蕩中艱難掙紮。可也是在這一年新文化運動迎來瞭高潮。

1915年9月15日36歲的陳獨秀在上海黃浦江邊創辦瞭一份名為《青年雜志》的刊物。一場新文化啟蒙運動以此為標志揭開序幕。從1916年第二卷第一號起《青年雜志》更名為《新青年》。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走馬上任。在蔡元培的邀請下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新青年》雜志的陣地也隨之轉移到瞭北大。繼陳獨秀之後蔡元培又聘請瞭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

新文化運動就這樣在1917年迎來瞭高潮:年初的時候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瞭以提倡白話文為宗旨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隨後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紛紛加入到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的行列。當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正試圖通過改變社會思想來拯救國運時中國也在這年1月份實現瞭一項技術突破。南通軍山天文臺發佈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天氣預報。這件事在當時看來並不起眼,但對後世歷史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當時中國的天氣預報技術還相當不成熟。報錯在當時可以說是常態,但這畢竟開創瞭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這年1月30日《甲寅》日報發表李大釗的文章反對將尊孔寫入憲法。2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揮起文學革命大旗。此時國務總理段祺瑞與總統黎元洪的矛盾愈演愈烈。到瞭這年3月初段祺瑞辭職出走天津。3月14日北京政府宣佈斷絕與德國、奧匈帝國的外交關系,同時收回中國境內的德、奧租界以及停止向德、奧支付庚子賠款。

4月初胡適與陳獨秀聯手倡導新文學運動。4月中旬川軍與滇軍在成都混戰。4月19日中國向歐洲派遣的第一批華工到達法國勒阿弗爾。此後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中國陸陸續續向歐洲派出多批華工為協約國提供後勤保障。斷絕與德、奧的外交關系以及派遣華工赴歐實際上標志著中國已站到瞭協約國一邊。接下來是否要正式對德宣戰就成瞭一個大問題。身為總統的黎元洪主張暫緩宣戰。

4月25日國務總理段祺瑞在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向黎元洪和國會施加壓力試圖脅迫他們同意參戰。5月6日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成立。5月7日國務院向國會提出對德宣戰案。5月8日國會開會討論宣戰案。5月10日段祺瑞組織瞭一批流氓、乞丐、軍警包圍國會毆辱議員試圖強行通過宣戰案仍遭拒絕。5月19日段祺瑞策動各省督軍要求黎元洪解散國會。至此黎元洪的總統府與段祺瑞的國務院之間對立已不可調和。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職務。

段祺瑞隨即通電全國各省宣佈不承認免職令。皖系和追隨皖系的督軍紛紛宣佈獨立。直系馮國璋則采取觀望態度。到5月29日全國已有八省宣告與黎元洪政府脫離關系。6月1日黎元洪召張勛進京調解。張勛卻趁機率部進京把黎元洪趕下臺,轉而扶持清朝廢帝溥儀復辟。7月1日溥儀在張勛等人的庇護下重登帝位。7月3日段祺瑞偕同徐世昌等人宣佈討伐張勛。7月6日馮國璋在南京宣佈就任代理中華民國大總統並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同樣是在這年7月6日孫中山偕廖仲愷、朱執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號”軍艦從上海南下廣州準備組織武力討伐張勛。還是在這一天北京南苑航空學校校長秦國鏞駕機向皇宮投彈3枚。7月12日段祺瑞等人組織的討逆軍進入北京。張勛逃入荷蘭駐北京公使館避難,溥儀則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再次寫下退位詔書。復辟醜劇結束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權的段祺瑞卻在憲法研究會的鼓噪下頑固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

孫中山等人隨即發起反對北洋政府的護法運動。7月21日海軍總司令程璧光等人率先在上海發表護法宣言。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8月18日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公園宴請南下國會議員並籌備在粵召開非常會議。9月1日孫中山等人在廣州成立與北洋政府對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被國會非常會議選舉為大元帥,唐繼堯、陸榮廷當選為元帥。由此形成北京與廣州一北一南兩個政府對立的格局。

9月18日湖南宣佈脫離北京政府加入廣州政府一方。至此以南北對峙為主要形式的護法戰爭拉開序幕。10月6日湘南戰事爆發後兩廣隨即出兵援湘。10月20日國內第一傢自建百貨大樓先施公司在上海開張。到瞭11月國際上發生瞭一系列重大事件: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士·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同盟主席表示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傢園。這是世界主要大國發表的第一個正式支持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的宣言。

11月6日至7日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爆發瞭武裝起義。由於按俄國歷法此時是十月,所以後世稱這一事件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締造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十月革命的炮聲也為中國送來瞭馬克思列寧主義。11月9日未來的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創辦的湖南一師工人夜校正式開學。11月15日段祺瑞向代總統馮國璋提出辭職。11月22日馮國璋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至此第二次段祺瑞內閣倒臺。此時全國各地已紛紛宣告獨立護法。

十月革命後俄國的混亂也讓北洋政府看到瞭趁機收回主權的良機。從1903年起沙俄就開始在中國東北修築中東鐵路。在鐵路兩邊10公裡的附屬地內俄國具有駐兵權、司法權。這實際上就是類似租界一樣的國中之國。隨著鐵路的修建使大量俄國工人和護路軍湧入這一地區。1917年12月北洋政府趁俄國內亂之時將4000名俄國中東護路隊員遣送回國。與此同時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政府之間的護法戰爭愈演愈烈。

這一年全國各地的農民也不斷聚眾起事:四川德陽縣、四川懋功縣、吉林舒蘭縣、陜西保安縣、陜西延川縣、陜西安定縣以及滇西各地相繼發生人民起事。這一年中國近代化工實業傢范旭東在塘沽設立永利制堿公司。1934年該公司更名為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私營化工企業。新中國成立後范旭東因為對中國近代化工產業做出的重大貢獻被毛主席稱贊為中國人民不可忘記的四大實業傢之一、中國重化學工業的奠基人。

1917年的中國新文化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著: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試圖喚醒沉睡的國民。他們以筆為劍以墨為鋒向舊禮教、舊道德發起瞭猛烈的沖擊。同一年的世界舞臺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仍打得不可開交。歐洲的土地已被鮮血染紅。中國也在這一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這一年俄國爆發瞭十月革命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這一偉大創舉給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帶來瞭希望的曙光。

回望1917年的歷史會發現中國和世界都在痛苦中掙紮,卻也都在黑暗中苦苦尋找著光明。這一年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它見證瞭人類的苦難與抗爭,也孕育著未來的希望與變革。我們應當銘記這段歷史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勇敢堅定地走向未來。歷史的車輪是永遠不會停歇的。1917年註定會成為歷史。中國和世界在接下來的年份裡又會迎來各種各樣的新變化。歷史的進程始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