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中國發生瞭什麼

1924年是一個充滿變革與希望的年份,也是一個交織著混亂與迷茫的特殊年份。在中國這一年可謂是風雲激蕩:軍閥混戰導致各地戰火紛飛。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年的中國有兩個政府:一個是北京的北洋軍閥政府、一個是廣州由孫中山領導的政府。這年1月1日北京政府總統曹錕發佈眾議院議員改選令,而孫中山則在廣州大元帥府主持授勛典禮。同一天湖南教育界在長沙舉行遊街運動發表《湖南平民教育運動遊街大會宣言》。

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共產黨人李大釗、毛澤東、林伯渠、瞿秋白等出席瞭大會。1月24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籌建黃埔軍校。2月7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在北京秘密成立不久北京秘密會所就被查封,因此工會總部被迫遷至天津。3月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在廣州舉行。3月10日著名武俠小說傢金庸出生。3月25日《東方雜志》發表瞭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3月29日由長城電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作品《棄婦》公映。

4月12日印度詩人、亞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訪問中國。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肯定瞭國共合作五個月以來的成績,也指出瞭國共合作實現以後共產黨內出現的右傾偏向。5月31日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和蘇聯政府在北京簽訂瞭關於處理兩國政治關系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這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6月16日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於廣州東郊的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

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之由來。7月3日無產階級革命傢彭湃創辦的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正式開學。7月15日廣州沙面數千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瞭反對英法帝國主義不準中國人自由出入租界的罷工鬥爭。1924年8月廣東農民運動已發展到開始組織農民自衛軍的地步。9月學者辜鴻銘應日本方面邀請赴日講學三年。在當時主流輿論普遍主張向西方學習改良傳統文化的大環境大背景下辜鴻銘是一個頗為另類的人物。

辜鴻銘出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辜鴻銘的父親是當地華人,辜鴻銘的母親是金發碧眼的西洋人。從小就同時受到東西方文化熏陶的辜鴻銘能熟練運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葡萄牙語、馬來西亞語等9種語言,還曾獲得過文學、哲學、理學、神學等十三個博士學位。有著濃厚海外背景的辜鴻銘卻對傳統文化格外珍視。當其他大師名傢們致力於將西方作品翻譯成中文時辜鴻銘卻在把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典籍翻譯成外語。

精通西學的辜鴻銘在潛心精研國學後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優劣都有瞭較為清晰的認識。辜鴻銘相信正被國人摒棄的傳統文化正是拯救世界的良方,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拯救弱肉強食競爭中出現的冷酷與毀滅。在辜鴻銘所寫的《中國人的精神》一書本中提到:中國人給人留下的總體印象是“溫良”(gentle,溫文爾雅)。在中國人溫良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他們“純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國人“過著孩子般的生活——這是一種心靈的生活。

辜鴻銘認為與其說中國人的發展受到瞭阻礙,倒不如說這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一個擁有瞭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1924年辜鴻銘赴日講學更是把他這一套中國學說在國際上大為推廣開來。當辜鴻銘啟程赴日時國內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軍閥吳佩孚與奉系張作霖在直隸(今河北)、奉天(今遼寧)地區為爭奪北京政權而大打出手。這年9月10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第三次對時局的主張號召反對帝國主義推翻直系軍閥的統治。

9月18日中國國民黨發表《北伐宣言》。9月20日北伐軍在韶關誓師北伐。9月22日孫中山下令北伐各軍改稱建國軍。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魯迅根據這一事件創造瞭雜文《雷峰塔倒掉》。10月9日中國近代文學傢、翻譯傢林紓逝世。林紓一生不僅留下瞭《巴黎茶花女遺事》、《韓柳文研究法校註 》、《林紓傢書 》等作品,而且他所創辦的蒼霞精舍正是如今福建工程學院前身。10月20日京劇大師梅蘭芳開始在日本巡回演出。

10月23日直系將領馮玉祥趁直、奉兩軍在山海關激戰正酣之際倒戈一擊回師北京囚禁總統曹錕。受直系曹錕控制的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停戰並解除吳佩孚的職務。馮玉祥宣佈脫離直系另行成立“國民軍”。11月5日馮玉祥派兵進入紫禁城驅逐瞭末代皇帝溥儀。當天下午溥儀帶著他的後妃及少數宮女、太監遷出故宮搬至醇王府居住。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時局宣言》重申“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翻軍閥,尤在推翻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11月12日孫中山親手創辦瞭著名高等學府國立廣東大學。如今這所學校的名字叫做中山大學。12月13日周刊《現代評論》在北京創刊。12月31日孫中山自天津扶病入京發表《入京宣言》。1924 年無論中國還是世界都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這一年的種種變化都為未來的發展埋下瞭伏筆深刻影響著歷史的進程。這一年無線電技術的日漸成熟讓信息傳播更加迅速,飛機的性能也不斷提升為未來的航空運輸奠定瞭基礎。

這一年歐洲各國已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開始瞭新的發展,然而這其中有些國傢卻發展得並不順利。尤其是剛經歷戰敗的德國陷入瞭長期的經濟蕭條。德國人普遍對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和經濟蕭條不滿。這為日後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瞭伏筆。亞洲的日本這一時期的發展也不順利,加之1923年關東大地震的發生更使日本的發展蒙上瞭陰影。日本軍國主義者開始圖謀通過對外侵略轉嫁國內統治危機。

墨索裡尼已在意大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權。同一時期的美國則迎來瞭“柯立芝繁榮”時期,但在繁榮的表象背後也隱藏著貧富差距加大、社會不公等問題。這一年的中國仍身處外有列強侵略、內有軍閥混戰的亂世,但在黑暗之中希望的曙光已開始閃爍:國、共兩黨開始瞭第一次合作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註入瞭新的活力。孫中山先生重新闡釋三民主義提出瞭“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日後鼎鼎大名的黃埔軍校就誕生於這一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即將拉開歷史序幕。這一年未來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等風雲人物都已嶄露頭角。他們即將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演出一幕幕蕩氣回腸的大戲。身處列強欺凌軍閥混戰狀態的中國正在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中國人在未來還會經歷更多的風風雨雨。正是這段曲折復雜波瀾壯闊的歷史塑造瞭中國未來的嶄新面貌。

如今我們作為過來人回望這段歷史會看到那一代中國人的奮鬥精神。無論是他們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為我們提供瞭啟示。如今我們也在向未來前行。誰也不知道在我們的前行道路上會遇到什麼。在自然科學上通常需要無數次試錯才能創造一次成功,而在社會發展方面歷史經驗就是最好的試驗。前人的經驗已成為我們寶貴的資源。當我們在前行道路上出現困惑迷茫時不妨想想前人是如何應對困惑迷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