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80枚炸彈炸死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到底怎麼做到的?

自從加沙戰爭爆發後,真主黨就時不時地襲擊以色列邊境,雙方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跨境交火,導致邊境地區的猶太人定居點民眾大批逃亡。

但是現在,似乎以色列決定不忍瞭,先是遙控黎巴嫩境內的bp機、對講機爆炸,摧毀真主黨的通信系統,然後又在昨天9月28日,一舉炸死瞭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

很多人都奇怪瞭,要知道,2006年黎以戰爭打得那麼慘烈,以色列也沒能幹掉真主黨領袖啊,怎麼這次沒兩天就把領袖幹掉瞭?

其實吧,這是因為時代變瞭,以色列動用瞭黑科技。

咱們都知道,對於哈馬斯、真主黨這樣亦兵亦民的武裝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法準確識別和定點清除。

事實上,其實美國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當年追殺拉登時,美國用瞭很多人,不斷交叉核對證據和信息,最後才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瞭拉登的痕跡,最後派兵幹掉拉登。

但對於以色列來說,以色列要對付的人實在是太多瞭,因為哈馬斯管理模式的“去中心化”,各級的指揮官加起來足有上千人,以色列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去一個個核對比對,再加以清除。

不過,自從AI技術誕生後,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瞭。

目前,以色列已經廣泛使用AI技術來識別和標記敵人,已經有瞭幾套完整的系統投入實戰,比如薰衣草、福音、爸爸在哪裡、火力工廠等等。

這些系統,大都是以色列鼎鼎大名的8200部隊牽頭開發的。

8200部隊全名是中央情報搜集部隊,早在1952年就成立瞭,可以說是一個軍方版摩薩德,自從1952年成立以來,戰功赫赫。據半島電視臺的報道,爆炸BP機的生產商,就是8200部隊控制的皮包公司。

8200部隊不到千人,但個個都是天才級人物,所以才能搞出這種匪夷所思的AI殺人系統。

比如薰衣草系統(Lavander),薰衣草系統有個底層數據庫,包括加沙地帶230萬居民中大部分人的信息,其中包括人臉信息、手機號、社交媒體連接、戰場信息、電話聯系人、照片在內的多種信息(這並不難,以色列掌握加沙的網絡出口)。

然後,以色列再把已知的哈馬斯的各種特征,包括衣著、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是否攜帶武器,乃至從收買的內奸中得到的哈馬斯成員名單,統統喂給AI,然後就生成瞭一個大模型,讓AI通過學習歸納出瞭哈馬斯成員的共同點。

然後,用這個大模型,對加沙地帶230萬居民進行逐個篩查,對每個人從1到100進行打分,分數越高的,是哈馬斯的可能性就越大。

據說這個薰衣草系統建成後,將所有60分以上的人員,生成一份37000人的名單,然後8200部隊從中間挑瞭幾百人,通過各種渠道驗證身份,得出的結論是,這份名單裡,90%都是哈馬斯!

以色列軍方很滿意,於是就決定按照名單殺人。

但是問題來瞭,要殺的人這麼多,如何知道這些人在哪呢?沒事,有“福音”(The Gospel)和“爸爸在哪裡”(Where's Daddy)系統。

“福音”系統實時監控加沙手機信息、衛星圖像、攝像頭、無人機鏡頭等的數據,目的就是在茫茫大海中,把人找出來,然後定位在某一區域中。

而“爸爸在哪裡”呢?它就更精細一些,在福音大致定位後,它能夠調用周邊攝像頭、手機話筒等數據,將人物鎖定到某一個建築內(一般情況下都是自己的傢,因為加沙的每個人都被標記瞭對應的住宅,誰住在什麼地方,全部在以軍的數據庫當中),鎖定後,就可以向控制人員發出信號,由控制人員決定炸不炸。

那麼,當“爸爸在哪裡”同時定位瞭多個目標,而且這些目標隨時可能離開的時候,怎麼辦呢?

那麼下一個AI系統就登場瞭,那就是“火力工廠”(Fire Factory),火力工廠可以視為一個轟炸任務分配AI,它會負責計算彈藥裝載量、飛行路徑,目標類別和彈藥種類(樓房就用鉆地彈,平房就用普通炸彈),並對若幹個目標進行優先級排序,最後分配給戰鬥機和無人機,這樣一來,就能實現高效率殺人,甚至飛一個架次能打擊多個目標。

聽起來很高效不是麼?但誰能意識到,這種AI輔助決策背後的血腥?

首先就是誤炸問題,前面講瞭,“薰衣草”系統準確率有90%,那還有10%呢?這些人可能是無辜的平民,隻不過被AI算法判定成哈馬斯,就稀裡糊塗被炸死瞭,他們冤不冤?

而且,雖然AI隻提建議,是否轟炸的決定還是由人來做出,但以色列媒體《+972》雜志報道,以軍授權根據“殺戮名單”展開轟炸前,對每個被轟炸目標隻會進行大約20秒的確認,你要是以色列人,是一個一個認真甄別呢?還是一股腦全選省事呢?顯然是後者,反正死的都是巴勒斯坦人。

那麼,如果哈馬斯出現的建築內有平民怎麼辦呢?畢竟AI隻判定目標在不在建築內,是不會考慮建築內的平民的。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以色列搞瞭個非戰鬥人員傷亡值,簡稱NCV(Non-combatant Casualty Value),說白瞭就是“附帶殺戮配額”——轟炸一名“哈馬斯底層人員”,“允許可連帶殺死最多15到20名平民”;如果目標為“指揮官級別”,則可“連帶殺害上百名平民”。

而在實際操作中,以軍更傾向於“目標人物在傢中,特別是夜晚目標人物的全傢人都在時”對其進行轟炸,因為系統標記他們的傢“要更容易一些”,其結果是大量婦女、兒童被以軍炸死。

同時,根據“火力工廠”的算法,在對“低級別武裝分子”進行轟炸時,AI“更傾向於使用dumb dombs(非制導武器)”,盡管這樣勢必會造成更多連帶傷亡,但“火力工廠”的開發者認為,“不能將昂貴的炸彈浪費在不重要的人身上”。

現在知道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色列每天到底是在炸啥瞭吧?以色列不是漫無目的的泄憤,而是利用AI進行有針對性的定點清除。

這種濫用AI造成的結果就是,薰衣草提供的名單有3萬多人,但以色列炸死的,已經遠超10萬人瞭,再排除掉仍在戰鬥的哈馬斯,以色列造成的連帶傷害,起碼有8萬人。

明白瞭以色列的這幾套AI系統,我們應該就能猜到以色列是怎麼炸死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瞭。

首先,我們要明白以色列的戰略目標是什麼,以色列很清楚,占領黎巴嫩並不是什麼好主意,2006年的時候,以色列的確打進瞭黎巴嫩,結果被打瞭個灰頭土臉,不得不主動撤軍。

現在以色列兵力緊張,應該不會主動陷入到黎巴嫩的戰爭泥潭當中。

但是呢?老是放任黎巴嫩真主黨在邊境上開槍放炮也不是個事,所以9月17日的時候,以色列內閣開瞭一個會議,會議“更新瞭戰爭目標”,要讓“北部地區居民安全返回傢園。”

顯然,以色列的目標可能是清理黎巴嫩南部,把戰線往北推,打出一個緩沖區來,讓北部定居點的居民不再受戰火侵擾。

但是,如何清理黎巴嫩南部呢?別忘瞭,黎巴嫩國內,也不是鐵板一塊。

黎巴嫩黨派林立,大的派別有18個,主要形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以“未來”陣線為主的“3.14”陣營,另一個是以真主黨為首的親伊朗和敘利亞的“3.8”陣營,兩大陣營在內政和外交政策立場分歧嚴重。

現在是黎巴嫩真主黨的武力強橫,所以“3.8”陣營占優,但是如果真主黨的骨幹全被幹掉瞭呢?“3.14”陣營就能趁機上位,與以色列締結和平條約,達到以色列的戰略目標。

明白瞭以色列的戰略企圖,那麼以色列一切行動也就好理解瞭。

先遙控BP機爆炸,有效清除真主黨的組織結構,因為隻有組織者才會配備bp機,以便接受上級的指示。然後遙控對講機爆炸,可以將BP機爆炸中的漏網之魚,再幹掉大部分。

這個時候,其實真主黨的組織體系已經垮瞭,高層和基層指揮渠道斷絕,甚至高層之間的聯絡,恐怕也中斷瞭。

趁著真主黨人心惶惶的時候,以色列完全可以把薰衣草、福音、爸爸在哪裡、火力工廠等等AI系統,應用到真主黨身上。

畢竟,黎巴嫩內部有個親以色列的長槍黨,可以輕易獲得真主黨的一系列數據用來喂AI,那麼很可能,薰衣草已經篩選出瞭真主黨高層的一個名單,以色列最近幾天的狂轟濫炸,炸的就是這些人。

那麼,黎巴嫩真主黨高層要想有效應對以色列發動的攻擊,還不敢用通信設備的話,那麼隻能回到最原始的狀態——湊到一起開會。

但是隻要人一出門,人員、汽車、衣著就很容易被“福音”、“爸爸在哪裡”抓住蛛絲馬跡,不要以為你化妝或者蒙面就能躲過跟蹤瞭,在AI時代,就算看不到你的臉,“福音”系統也能從走路姿勢把你識別出來。

當“爸爸在哪裡”系統發出提醒,名單上分最高的幾個人,都出現在貝魯特南郊代希耶的一棟住宅樓裡的時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高層在開會!

於是,“火力工廠”一個最高優先級的相應,住宅樓裡有沒有無辜平民也不管瞭,扔瞭80多顆炸彈下去,炸死的不僅有納斯魯拉,還有黎南部地區指揮官阿裡·卡爾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副指揮官兼“聖城旅”黎巴嫩分支指揮官阿巴斯·尼爾福尚等等。

看來這一次,真主黨高層算是栽瞭,組織架構被毀,高層被一窩端,群龍無首之下,可能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所以下一步要密切關註“3.14”陣營的動作,如果趁機奪權,那麼以色列不用陷入地面戰爭,靠AI就把戰略目標實現瞭。

當以色列為斬首行動的成功而彈冠相慶的時候,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成千上萬條被AI冰冷地殺戮的無辜人命,又有誰負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