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唯一痛恨的人誰?不是貶他下界的玉帝,竟是救他於苦海的恩人

沙僧雖然忠厚老實,好像對誰都很客氣,但鮮有人知,其實他也有一個痛恨的人,那麼,沙僧唯一痛恨的人是誰?

很多人認為是玉帝。沙僧本為天庭卷簾大將,隻因蟠桃宴上失手打碎琉璃盞,就被玉帝貶到流沙河,每七日還要飽受飛劍穿胸之苦。

但事實上,沙僧根本不敢恨玉帝。玉帝是天庭之主,相當於凡間皇帝,皇帝將在朝為官的大臣貶到地方,大臣隻會磕頭謝恩,哪敢心存怨恨?

有人說,沙僧不敢恨,不等於不恨。玉帝小錯重罰,屬實可恨,沙僧就算不敢恨,也隻是忌於玉帝的權勢,而不是不恨。

這種說法並不符合原著,原著中的沙僧對玉帝既不敢恨,也恨不起來。

玉帝貶沙僧下凡,並不是小錯重罰,首先,沙僧打碎的琉璃盞雖然不值錢,但琉璃盞裡盛的東西是無價之寶,正是蟠桃汁。王母娘娘由於蟠桃數量不夠,無法做到人手一個,於是將蟠桃榨汁,盛放在琉璃盞裡,以供眾仙分享。沙僧打碎琉璃盞,相當於侵犯瞭眾仙利益。

其次,沙僧平時也不太檢點,嚴重觸犯瞭玉帝的忌諱。他擔任卷簾大將後,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靈霄殿前吾稱上,凌霄寶殿是玉帝的生活辦公區,在此稱上的理應是玉帝,你沙僧宣稱自己在凌霄寶殿稱上,意欲何為?

沙僧被貶流沙河後,反思自己的種種過失,就會覺得玉帝做得不算過分,自然也不會恨玉帝。

沙僧唯一痛恨的人應該是觀音菩薩,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初觀音菩薩奉旨上長安,尋找取經人,途經流沙河,遇到正在打流的沙僧。得知沙僧是卷簾大將下界,於是決定邀請他加入取經團隊,護送唐僧西天取經。

為瞭吸引沙僧積極參與,觀音菩薩給他開出瞭十分優厚的承諾:“我今領瞭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告訴沙僧,隻要他同意護送唐僧取經,取經成功後,就復他本職,也就是助他回歸天庭,重新擔任卷簾大將。沙僧這才爽快同意參加取經團隊。

然而,取經成功後,觀音菩薩有沒有兌現承諾?顯然沒有。取經成功後,如來加封取經團隊,將沙僧分為金身羅漢,讓他留在瞭靈山。當此之時,觀音菩薩完全可以提醒如來,她早已承諾讓沙僧回歸天庭,但她卻始終一言不發。

金身羅漢全稱為金身羅漢菩薩,雖然也是菩薩封號,但卷簾大將是天庭禁衛軍統帥、天庭集團第一梯隊大神,可以對標靈山集團的佛。而且,立在靈山需要遵守各種清規戒律,而回歸天庭則要自由很多,所以,沙僧肯定更願意做卷簾大將。

觀音菩薩之所以沒有兌現承諾,大概因為沙僧取經途中劃水摸魚,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但這個情況,她也不好和沙僧解釋,而且當初雙方也沒有商議合同履行細則。所以,沙僧認為觀音菩薩是故意放他鴿子,故而對她大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