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去世後,一副部長下令不舉行悼念活動,中央:開除黨籍

1976年1月8日,人人敬愛的周總理離開瞭我們,全國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無數的群眾自發組織悼念這位偉大的總理,沒想到,此時卻傳出不和諧的聲音,有一位副部長指示不準外地舉行悼念活動,他就是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張維民。

張維民是何人?他為什麼不準群眾舉行悼念活動?讓我們來看一下。

張維民是山東萊陽人,生於1930年,張維民來自一個農民傢庭,當時的中華大地戰亂紛飛,內憂外患之下,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艱難,張維民一傢也是如此,過著吃瞭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幸好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人民當傢作主的國傢。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確切來講是1947年,張維民就加入到革命的隊伍,當時他在東北吉林省搞土改運動,與此同時,林彪、羅榮桓率領的東北野戰軍所向披靡,不僅解放瞭東北全境,還入關一直打到兩廣地區,為共和國的創立立下瞭汗馬功勞。

東北解放後,張維民一直在吉林省蛟河縣委工作,一開始在組織部擔任幹事,後來又縣委組織部部長,1964年,張維民獲得提拔,晉升為吉林市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兩年後擔任東北局政治研究室研究員。

張維民這個人怎麼說呢,雖然參加革命比較晚,人也比較年輕,但在歷次政治運動中表現很是活躍,在擔任東北局政治研究室研究員後,張維民敏銳地察覺到這次運動與以往的不同,他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到“造反”的行列。

當時東北地區有個大人物,叫毛遠新,是毛主席的親侄子,毛遠新雖然年輕,但因與毛主席的特殊關系,在東北卻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張維民千方百計地巴結毛遠新,為向上爬升積累政治資本。

1968年7月,張維民被任命為遼寧省昌盤錦地委第2書記、盤錦地區革委會副主任。

“文革”後期,雖然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但“四人幫”仍然不斷地從中作梗,整頓工作進行地並不順暢,張維民抓住機會,在毛遠新的推薦下,進入文化部,成為文化部黨的核心小組成員。

1976年1月,周總理去世後,中央下令成立治喪委員會,張維民被任命為治喪委員會宣傳組副組長,面對全國群眾自發組織悼念活動的情況,張維民卻下達瞭一個特殊的指示,不準外地舉行悼念活動。

當時,新影廠在拍一部悼念周總理的影片,拍攝完成後交由張維民審核,他卻指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得影片不能及時播放出來。

“四人幫”被粉碎後,張維民再次展現出自己善於投機的一面。

當時,中央派工作組入駐文化部,見大勢已去,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張維民不斷地鼓動文化部的工作人員,對文化部的幾個領導如於會泳、浩亮等進行揭發和批判,以掩飾其“四人幫”同黨的身份。

不過,張維民的舉動沒有任何效果,中央還是下令對其進行隔離審查,在隨後的審查工作中,張維民在“文革”中所犯的罪行被一一揭露出來,鑒於此,中央決定在1983年開除張維民的黨籍,將其調回遼寧省基層工作,在遼寧省開原市市政管理所擔任市政監理員。

此後,張維民逐漸離開瞭大眾的視野,他的那段經歷則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2003年3月,張維民病逝於沈陽,終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