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什麼是“逆旅”?很多人理解錯

有個詞叫“逆旅”,聽起來很有內涵,我們在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有人發這樣的感慨,比如說“人生如逆旅”。

那麼這句話是出自蘇軾的詩作,而且是他的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光蘇軾,古代其他很多文人墨客,作品中也出現過“逆旅”。

比如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又比如劉長卿的“逆旅鄉夢頻,春風客心醉”。總之,咱們隨便找一找,就可以找出數十首包含逆旅的詩詞,可見古人對“逆旅”這個詞也是情有獨鐘。

大概也正因為如此,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逆旅二字富有詩意,在遇到人生坎坷的生活,就會發出人生如逆旅的感慨,但是很多人將“逆旅”理解為勇敢逆行、逆流而上,形容人生的道路雖然很艱難,但我依舊要做一個勇敢的逆行者。這樣的理解,看似很符合逆旅的意境,但並不正確。

那麼到底什麼是逆旅?其實從古人的詩意中就能知道,逆旅指的是客棧或旅館,它既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正能量,也沒有任何感情色彩,而是一個很單純的名詞。

比如蘇軾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也是就是講,人生就像是住旅館,大傢來來往往,我也是其中一個。還有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意思是說我們生活的這方天地,不過是萬物暫居的旅館而已,世間所有一切都是過客。

大詩人陶淵明在他的《自祭文》中寫道: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意思是說我將要辭別暫時寄居的人世,回歸到原本的住處,這是寓意生命的消亡。

那麼古時候的旅館有兩種,一種是朝廷設立的驛站,一種是老百姓經營的客棧,文人墨客比較講究,他們把客棧稱為逆旅,有時候也叫客舍,比如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中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那為什麼古代的詩人都喜歡用逆旅來比喻人生?這是因為旅舍的作用,就是在旅行途中臨時寄居落腳,這就和人生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人的生命如白駒過隙,我們都是暫時寄居在這個世界。

所以曹丕有句名言: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其馳。意思就是講人生本來就是暫時寄居在人世而已,何必要如此煩惱憂慮,如果現在我不及時行樂,大好的歲月便要匆匆流逝。所以人生如寄,和人生如逆旅,都是同樣的意思,都是在表達一種豁達而通透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