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親眼所見,你肯定想不到在懸崖絕壁上,竟然存在著瀝瀝清水。
與地筆直,離地面將近300米,就連飛禽一類的動物都找不到歇息點,就更不要說人類瞭。
但是有一位名叫黃大發的大爺,卻帶著鄉裡鄉親,愣是用鋼桿鐵桿和大錘鑿出瞭一條萬米長的溝渠。
為瞭修築這條水渠,他整整用瞭36年的時間,花費半生心血。
修建過程中,並沒有人員傷亡,但是他卻不斷失去瞭身邊最親密的人。
所以,黃大發到底是為瞭什麼呢?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有一個叫草王壩的小山村。這裡群山環繞,喀斯特地貌讓這片土地看起來既美麗又荒涼。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山村裡,一個叫黃大發的老人,用瞭36年的時間,帶領村民們鑿出瞭一條9.4公裡長的"大發渠",徹底改變瞭村子的命運。
1963年,50歲的黃大發第一次萌生瞭修建水渠的想法。那時候,草王壩村常年缺水,村民們隻能靠天吃飯。
每到幹旱季節,村裡的人就得走上幾個小時的山路去挑水。黃大發看不下去瞭,他想,要是能把山那邊的水引過來,村裡的日子不就好過瞭嗎?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黃大發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資金支持,更別提什麼先進設備瞭。
他隻能帶著村裡的壯勞力,拿著鋤頭、鐵鍬就上瞭山。可惜,這次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水渠還沒修到一半,就因為技術問題不得不停工瞭。
這次失敗讓黃大發意識到,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得有真本事。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相反,這次失敗更堅定瞭他改變村子命運的決心。
草王壩村的困境,不僅僅是黃大發一個人的心病,而是整個村子的痛。村裡的地勢高,雨水一下就流走瞭,根本存不住。
村民們種地全靠天,遇上幹旱年景,莊稼都保不住。別說發展經濟瞭,連溫飽都成問題。
1989年,黃大發下定決心,要再次挑戰修渠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一次,他先是跑到楓香水利站去學習技術。
雖然年紀大瞭,記性也不如從前,但他硬是一點一點地把水利知識記在瞭腦子裡。
學成歸來後,黃大發又開始四處奔走,爭取政府支持,同時動員村民集資。
他說:"咱們不能光等著別人幫忙,自己也得出力氣、出錢。"就這樣,在他的帶動下,村裡人紛紛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1992年,57歲的黃大發再次啟動瞭修渠計劃。這一次,他信心滿滿,因為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夢想,而是整個村子的希望。
修渠的過程比想象中還要艱難。草王壩村三面環山,地形復雜,要修渠就得在懸崖峭壁上開鑿。
黃大發帶著村民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在懸崖上一點一點地測量、開鑿。
為瞭提高效率,黃大發還自制瞭一種叫"背背佳"的工具。
這是一種用木頭做的簡易支架,可以讓人在懸崖上作業時更安全、更穩定。村民們都說,要不是黃大發的這個"發明",他們哪敢在那麼危險的地方幹活。
修渠的日子裡,黃大發也遭遇瞭人生中最大的打擊。他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去世,但他沒有被悲傷擊倒。
他說:"我要是停下來瞭,整個村子的希望就沒瞭。"就這樣,他強忍著悲痛,繼續帶領村民們修渠。
村民們被黃大發的精神感動瞭,大傢更加團結一心。有的人負責開鑿,有的人負責運送材料,還有人負責照顧工人們的日常生活。
整個村子仿佛成瞭一個大傢庭,為瞭同一個目標而奮鬥。
終於,在1995年,歷時三年多,跨越三座大山,穿過9個懸崖的"大發渠"終於修成瞭。
當第一股清水流入草王壩村的那一刻,全村人都沸騰瞭。有人歡呼,有人流淚,更多的人緊緊擁抱在一起。這一刻,他們等待瞭太久太久。
水渠的建成,給草王壩村帶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種不活的地,現在能種出好莊稼瞭。
村裡的糧食產量大幅提升,不少人傢開始有瞭餘糧。村民們不用再大老遠地去挑水瞭,生活質量得到瞭極大改善。
有瞭水,村裡的基礎設施也跟著完善起來。村裡修瞭路,通瞭電,孩子們有瞭新學校。
曾經貧困落後的草王壩村,如今煥發出瞭新的生機。為瞭紀念這段團結奮鬥的歷史,村子更名為"團結村"。
2004年,黃大發正式退休瞭,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繼續為村裡的發展奔走,特別關註教育事業。
在他的努力下,村裡培養出瞭30多名大學生。他常說:"有文化的娃娃,才能帶領村子走得更遠。"
近年來,黃大發又開始推動村裡發展旅遊業。他說:"咱們村的故事感動瞭那麼多人,為啥不讓更多人來看看呢?"
在他的建議下,村裡開始打造鄉村旅遊項目,吸引瞭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黃大發的事跡感動瞭無數人。他先後獲得瞭"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七一勛章"等多項榮譽。他的故事還被改編成瞭電影,激勵著更多人。
但對黃大發來說,這些榮譽不過是錦上添花。他最看重的,還是村子的變化。他常說:"看到村裡人過上好日子,我就覺得這輩子值瞭。"
黃大發的故事,被很多人稱為現代版的"愚公移山"。但他卻說:"我可不傻,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隻要對村裡人有好處的事,再難我也要去做。"
如今的團結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貧困的小山村瞭。但"大發渠"依然靜靜地流淌著,見證著這個村莊的變遷,也見證著一個老人36年的堅守與付出。
在這條水渠裡,不僅流淌著清澈的山泉,更流淌著一個村莊的希望,一個時代的精神。
信息來源:
央視一套——《時代楷模|當代“愚公”36年生命換水,鑿9400米脫貧之渠》 2017-04-26
法治南明——《36年絕壁鑿渠,“當代愚公”黃大發以命換水》 2021-07-07
遵義發佈——《黃大發:幹一輩子不放棄的“當代愚公”》 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