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團隊抵達靈山,如來論功行賞,取經團隊各成員無不受到重賞,連白龍馬也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利菩薩,然而,作為取經事業最大的功臣,觀音菩薩卻一無所獲。
那麼,如來為何沒有封賞觀音菩薩?
我們先來看看,觀音當初是怎麼接下取經項目的。
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五百年後,召集靈山眾神策劃取經大業,說道:“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眾神道:“如來有哪三藏真經?”
如來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到我處求取真經,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誰肯去走一遭來?”
如來說罷,看向眾神,眾神卻個個默不作聲。
眾神為何不願替如來上東土尋找取經人?
首先如來說瞭謊,他稱西牛賀洲不貪不殺,南贍部洲多殺多爭,但事實恰恰相反,南贍部洲在唐王的勵精圖治下,安定太平,繁榮昌盛,反倒是西牛賀洲,妖怪橫行,殺戮眾多,如來自己的幹舅舅金翅大鵬雕,就是一個濫殺無辜的妖怪,五百年前吃瞭獅駝國一國男女。
然而,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來策劃取經團隊,是為瞭擴大佛教集團的影響力,而這勢必會影響到道教集團的既得利益,東土又偏偏是道教集團的勢力范圍。去東土尋找取經人,相當於在道教集團的地盤上挖墻腳,必然會受到重重阻力不說,搞不好還會得罪道教集團眾神。
正當如來尷尬之際,有一位祥光籠罩的菩薩上前,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這位菩薩正是觀音菩薩。那麼,尋找取經人這麼個得罪人的工作,觀音菩薩為何卻主動請纓?
因為觀音的身份比較特殊,她雖然是佛教集團人士,但和道教集團頗有淵源。她最信任的弟子木吒,就是天庭托塔天王李靖的次子。在民間傳說中,觀音還有一個道教身份,本為元始天尊座下弟子慈航道人,後棄道從佛,才被如來尊為觀音菩薩。
除瞭身份特殊,觀音菩薩還對玉帝有恩。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打敗十萬天兵天將,正當玉帝一籌莫展之際,是觀音菩薩向他舉薦二郎神鎮壓,這才一度將孫悟空生擒。所以,觀音無論是在天庭還是道教集團,都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人物。
觀音去東土尋找取經人,道教眾神就算看在玉帝的面子上,也不會為難她。
也正因如此,如來看到觀音主動請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你看,如來說別個是也去不得,說明他也很清楚,隻有觀音這樣道佛左右逢源的人物,才能在道教集團的地盤上尋人。
一切如如來所料,憑借在天庭和道教高層的關系,觀音在東土尋找取經人非常順利,不僅成功說服唐僧西行取經,期間還招安瞭三個大人物,分別是原卷簾大將沙僧、原天蓬元帥豬八戒、齊天大聖孫悟空,讓他們保護唐僧取經,組建瞭一個陣容強大的取經團隊。
到這裡,如來交給觀音的任務,可以說是超額完成。
但觀音並沒有就此退出,取經途中,她還承擔瞭很多本不該屬於他的任務。比如五莊觀那回,她下界救活人參果樹,調和取經團隊與鎮元子的關系。這本來應該是如來的工作,因為鎮元子當初威脅孫悟空救活人參果樹時,所考慮的就是讓孫悟空請如來解決問題。
又比如平定山那回,她又向太上老君借來金銀二童子,變作妖怪考驗取經團隊。這其實也應該是如來的工作,一般人是不會幹的。因為向太上老君借人,難免不瞭欠太上老君人情,取經大業是公事,公事上的人情當然該有老板承擔,觀音隻是一個員工,沒必要替老板去欠人情。
孫悟空在這點上就做得比較精明,比如他和鎮元子結拜後,就從來不找鎮元子幫忙,原因正是因為保護唐僧取經是公事,公事憑什麼動用私人人脈?誰在給別人打工的時候動用自己的人際關系?傳出去也容易被人笑話。
但觀音不僅這樣做瞭,還屢屢為之,所以,說她是取經事業最大的功臣,是絲毫不存在溢美的。
取經成功後,如來論功行賞,作為取經團隊的核心成員,唐僧毫無懸念地成佛,被封為旃檀功德佛。作為取經團隊的戰鬥擔當,孫悟空也得以成佛,被封為鬥戰勝佛。唐僧的另外兩個弟子豬八戒和沙僧,一個被如來當眾嘲諷色心未泯,另一個取經途中劃水摸魚,沒打過幾個妖怪,雖然沒有成佛,但也被封為菩薩,分別是凈壇使者菩薩和金身羅漢菩薩。
加封完師徒四人,如來一高興,順帶著也封賞瞭白龍馬,加封他為八部天龍廣利菩薩,也是不折不扣的菩薩級別。
接下來,眾神不約而同看向觀音。因為按觀音的功績,如果連白龍馬都能被封為菩薩,她不僅要晉升為佛,而且還得是排名靠前的佛。
但如來卻宣佈,加封典禮到此結束。觀音不僅沒有得到職務晉升,甚至連任何物質獎勵也沒有,可以說一無所獲。
那麼,如來為何如此薄待觀音?
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觀音為何對取經大業如此上心?是因為她比靈山其他任何神靈都更忠誠於佛教集團的事業嗎?
《西遊記》雖然寫的是神話故事,其實處處都是現實隱喻,觀音這樣做,其實也是利益使然。說白瞭,他想分取經大業的一杯羹。
當初如來派她上東土尋找取經人時,曾賜給他金、緊、禁三個箍兒,本意是希望戴在唐僧的三個徒弟頭上,但觀音隻把緊箍兒戴在瞭孫悟空頭上,另外兩個箍兒卻公器私用,戴在瞭紅孩兒和黑熊精頭上,並把兩人收為自己的部下。
如來希望通過取經大業擴大佛教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信仰佛教,而觀音則希望通過取經大業為自己打出知名度,同時乘機招兵買馬。
觀音為什麼如此渴望擴充自身實力?因為他與靈山其他神靈不同,其他神靈在雷音寺修行,而觀音擁有獨立於靈山的道場珞珈山。珞珈山集團的組織架構和靈山相似,各大部門機構、人員配置一應俱全,隻不過規模沒有靈山那麼大。
如果說那些跟在如來身邊修行的大神是打工者,擁有獨立道場的觀音,顯然已經晉升為老板,至少也是個分公司的董事長。為瞭讓珞珈山眾神相信,跟著她混也有前途,所以她對擴大實力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那麼,如來有沒有發現觀音的野心?
當然也有所察覺,但是,讓觀音參與取經大業也是勢不可免,正如前面所說,當時除瞭觀音,誰也不願上東土尋找取經人,誰也沒有這個實力尋找取經人。不過,也正因如此,在取經成功後,為瞭防止觀音的實力進一步擴大,威脅到他靈山之主的地位,如來也就不可能封賞觀音,所以取經成功後,觀音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