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施一公院士的一張傢庭照,畫面中央,身著中山裝的施懷琳,作為這個傢庭的頂梁柱,顯得格外引人註目。他那件經典的中山裝,不僅映襯出時代的印記,更透露出主人不凡的氣質與嚴謹的生活態度。口袋上別著的鋼筆,仿佛是知識與智慧的象征,預示著他對學問的熱愛與追求。施懷琳的面容,既顯露出歷經世事的沉穩,又不失溫文爾雅的書卷氣,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其人格魅力所吸引。
坐在他左側的是施一公的母親,薑小英,一位溫婉賢淑的女性。她以柔和的目光註視著傢中的每一個成員,尤其是那個騎在木馬上的小身影——年幼的施一公。那時的施一公,大約四五歲,童真無邪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照亮瞭整個畫面。他騎在精心制作的木馬上,小臉蛋上洋溢著滿足與快樂,顯然是這個傢庭中最受寵愛的小寶貝。作為傢中的幼子,他還有兩個疼愛他的姐姐和一個哥哥,這份來自手足的深情,無疑為他的成長之路鋪設瞭溫暖的底色。
追溯施一公傢族的淵源,其祖籍雲南,傢族中不乏傑出之士。祖父施平,年輕時憑借卓越的才華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那裡不僅是他學術生涯的起點,更是他思想覺醒的搖籃。在求知的道路上,施平不僅收獲瞭專業知識,更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定瞭自己的信仰,與志同道合的伴侶楊琳共同走上瞭革命的道路。他們的愛情故事,如同那個動蕩年代裡的一抹亮色,雖歷經風雨,卻矢志不渝。然而,命運弄人,楊琳的英勇犧牲給施平留下瞭永恒的傷痛,同時也激勵著他繼續前行。為瞭紀念妻子,他將兒子的名字取為“懷琳”,寓意著對亡妻無盡的懷念與深情。
施懷琳,這位繼承瞭傢族優秀品質的兒子,雖然早年失去瞭母親,卻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完成瞭自己的學業,並最終在哈工大畢業,投身於國傢的電力建設事業。在河南電力部門的崗位上,他兢兢業業,不僅工作出色,更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傢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80年代的一場意外交通事故,無情地帶走瞭他年僅五十二歲的生命,留給傢人無盡的哀思與不舍。
相比之下,施一公的爺爺施平則享得瞭高壽,他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卓越的貢獻,成為瞭政界與教育界的傳奇人物。直到113歲高齡,他才安詳地離開瞭這個世界,留下瞭一段段激勵後人的故事與傳奇。而施一公,作為這個傢族的優秀後代,不僅繼承瞭先輩們的智慧與勇氣,更在科研領域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瞭中國乃至世界生物科學界的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