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毛派:中國人沒有我們懂毛主席!究竟是誰給他們的自信?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一輪紅日升起,新中國也就此誕生。無論是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還是讓中國人民逐漸走向富強,我想都繞不開那位偉人——毛主席。

毛主席為後人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個國泰民安的新中國,更重要的,是一直作為中國前進指南針的毛澤東思想。

雖然大多數西方國傢與中國意識形態和國傢制度不一樣,但毛澤東思想的影響早已超越瞭這些。誕生於中國革命,本來是為瞭建設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而出現的毛澤東思想,也能被那些資本主義國傢的學者奉為聖經,捧書研讀。

更為甚者的是,最近幾年有西方學者稱,他們對毛主席的研究、認識已經超越瞭中國,更是放出狂言中國研究毛主席實在是太落後瞭。

這樣的言論我們定當是不會相信,但的確西方學者,在毛澤東思想方面是有些不一樣的見解。

到底是什麼樣的理論,能讓他們有底氣說出這樣的話?

從教條到實踐:毛澤東思想如何塑造新中國

中國從近代最初的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一路走向新中國,整個過程可以說就是一個毛澤東思想誕生、發展的過程。

十月革命的一聲槍響為中國帶來瞭馬克思主義,但那時的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使用還不熟練,極容易陷入教條主義,而當時的毛主席正在黨內擔任宣傳工作的重要職務。

他敏銳的察覺到黨內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有些偏差,認為僅僅照搬國外的革命經驗,並不足以解決中國復雜的社會問題。在大革命失敗後,我黨被迫開始長征,在這一時期,毛主席便開始瞭糾正黨內方向問題。

尤其是在遵義會議之後,毛主席深刻剖析瞭紅軍接連失利的原因,提出必須打破蘇聯模式的教條束縛,制定符合中國實際的軍事路線。會議最終糾正瞭‘左’傾錯誤,毛主席的正確思想開始在全黨得到認可。

後來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到延安整風時的“實事求是”,都為日後中國革命埋下一個個勝利的種子。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七大的召開宣告瞭毛澤東思想被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也發揮瞭重要作用。

超越國界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全球旅程

然而,大傢要明白的是,“毛澤東思想”雖然以毛澤東個人名字命名,但它並非僅僅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體系,而是在中國革命的過程中,經過集體實踐和理論探索,逐步發展起來的“大傢之思想”。

時間在向前,時代在發展,一個思想的先進性主要就體現在其兼容性,能夠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保持其生命力和適用性,而且具有強大的發掘性,這就會引來許多專門研究這些思想的人,而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就叫做“毛派”。

毛澤東思想誕生於中國革命,並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思想在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傢來說,應當視為仇敵,但恰恰相反的是,毛派不僅僅是中國的專利,遠在大洋彼岸,早已開花結果。

毛澤東思想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開始傳入歐洲,特別是法國和意大利這些老牌的無產階級革命陣地,他們也認同革命戰爭以及農民的重要性。

進入1970年代後,毛派思想在一些西方國傢,逐漸形成瞭一些專門的運動和組織。特別是在法國、意大利和美國,一些小型的毛派組織開始出現,主張通過革命手段,推翻現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西方毛派剛剛接觸毛澤東思想,對毛澤東思想的認知還十分淺顯,主要通過比較激進的手段在宣傳革命的重要性。

隨著千禧年的到來,世界思想交融的更加緊密,比起社會變革,國際社會更加強調和平與發展,西方的毛派也開始也開始轉向新的策略與理念,力圖將毛澤東思想的優秀成分用於社會發展。

西方學者在研究毛澤東思想時,常常將其與一些西方哲學傢的思想聯系起來,譬如主張社會契約論的盧梭,法蘭克福學派的哈貝馬斯。

試圖將先進思想提取精華從而本土化的想法是對的,不過近兩年來,不知誰給他們的自信,一些西方毛派竟聲稱,他們對毛澤東思想的理解已經超越瞭中國,甚至調侃中國對毛主席的研究太落後瞭。

倒反天罡!西方毛派自認更勝一籌

西方毛派的自信主要來源於他們近幾年對盧梭思想的研究。他們發現,起源於中國革命的毛澤東思想,竟然和18世紀的法國哲學傢盧梭,有著驚人的相似點。

毛澤東思想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認為革命和社會變革必須依靠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毛主席提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更是倡導將群眾的意志和需求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盧梭在其著作《社會契約論》中提出,真正的政治權力來源於人民,主張通過社會契約建立一個以人民意志為基礎的政府。他強調人民的集體意志是合法政府的根源,任何不符合人民意志的統治都是不合法的。兩者觀點不謀而合。

於現在西方所倡導的無節制自由不同,盧梭認為個體自由是社會契約的基礎,每個人在選擇加入社會契約時,都是在自願的基礎上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集體的保護和其他成員的自由。這裡強調的是個體與集體之間的平衡。

這也和毛澤東思想有著一些相似點。在毛澤東思想中,自由並不是簡單的個體自由,而是與集體利益和階級利益緊密相連。毛主席強調,隻有通過集體的鬥爭,個人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這些發現讓西方毛派學者極其興奮,英國學者藍詩玲在她的著作《毛主義:一部全球史》中提到,西方學者通過將毛澤東思想與西方哲學傢的思想進行比較,認為他們能夠從中提取出更具普遍性和前瞻性的理論。

還有一些學者直接認為,中國對毛主席的研究過於“保守和教條”,缺乏“創新性和批判性”。他們認為,西方學者在研究毛澤東思想時,采用瞭更多元化的理論資源和方法,使得他們的研究更具深度和廣度。

面對西方學者這樣無中生有的言論,隻能說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我們聽後也就呵呵一笑。

批判與共鳴:西方學者為何誤讀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深深紮根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現實中的。它不僅僅是對外來思想的簡單吸收,而是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發展而來的。

西方學者可能忽視瞭這一點,他們將毛澤東思想視為可與西方哲學對比的對象,卻沒有全面理解其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毛澤東的思想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中國社會具體問題的回應。

西方學者對毛澤東思想的批判往,往缺乏對其歷史背景的深入理解。雖然他們認為中國對毛澤東的研究過於“保守和教條”,但實際上,毛澤東思想的批判性和創新性,在於它不斷適應新的社會條件和時代需求。

毛主席自己也提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說明毛澤東思想本身就蘊含著自我批判和發展的精神。相比之下,西方學者的某些觀點,往往才是片面和孤立。

同時,西方學者對毛澤東思想的解讀,有時會陷入將其與西方哲學的簡單類比,而忽視瞭這種共識的深刻背景。

毛澤東與許多西方思想傢之間的共同點,實際上反映瞭對人類社會、政治權力和個體自由等普遍問題的深刻思考,這並不是西方學者所認為的“更加先進的認識”。

偉人們在面對類似的人類問題時所形成的共識,往往是歷史和文化的產物,而非單純的學術創新。

結語

當然,盡管我們應對西方學者的觀點保持批判,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研究所帶來的啟發。與其簡單地進行對立,不如在相互對話中尋求共識。

在某些方面,西方學者的研究能夠為毛澤東思想提供新的視角,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理解更為“先進”。相反,隻有通過深入的對話和交流,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信息來源:

2021-09-10 知乎 毛主義在歐洲的興盛與衰落

2019年9月6日 紐約時代中文報 回望“毛主義”影響全世界的年代

2021-04-06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和指導地位的確立

2019年03月27日 中華讀書報 漢學傢藍詩玲出版毛澤東思想全球史

#頭條創作遊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