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在給孩子做“多巴胺戒斷”

真正的幸福,不是狂歡後的落寞,而是努力後滿滿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孩子,隻要你抵住誘惑,堅持到底,那麼你自然能擁抱更優秀的自己。

孩子小長假馬上就要結束瞭,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國慶第二天,兒子就把作業寫完瞭,然後軟磨硬泡地問我要手機玩。

我本著讓孩子放松下的初衷,和他商定好玩手機的時間,便把手機給瞭他。

第一天,時間到點後,兒子雖有不舍,卻還是主動把手機還我瞭。

第二天,兒子就開始嫌玩的時間少,想要多加一小時,我沒同意。

第三天,兒子開始各種借口不肯還手機,我一怒之下搶走瞭手機,並警告他再也不要想碰手機瞭。

結果兒子就像一頭發瘋的小獅子,憤怒的質問我:

“為什麼班級裡的其他同學都能玩,就我不能玩?”

一時語塞的我竟不知如何回答,隻能強硬地對他說:“我說不能就不能!”

後面仔細想想,簡單粗暴的教育手段,確實可以暫時壓制孩子,但卻難保孩子在日後有機會接觸手機時,不會沉迷放縱。

所以我決定和兒子好好說一說,我限制他玩手機的真正原因。

你以為自己在支配手機

其實是“多巴胺”在支配你

兒子,你知道嗎?生物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作“老鼠也瘋狂”。

科學傢把一個電極植入老鼠的大腦,並設置瞭一個實驗裝置:每當老鼠輕輕踩一下踏板,就會有微電流刺激它大腦區域的快感中樞,產生讓其興奮快樂的激素:多巴胺。

實驗開始後,沉迷於多巴胺的老鼠瘋狂地按壓開關,對身邊的食物視若無睹,竟在12個小時內按瞭7000次按鈕,最後力竭而亡。

這就是多巴胺的快感陷阱。

兒子,你總是天真的以為,你能控制住自己,最多玩一會兒,不會耽誤什麼事。

但當你捧起手機的那一刻,那些眼花繚亂的短視頻、直播、遊戲就會讓你不斷地分泌多巴胺。

它讓你毫不費力地感受快樂,也在悄無聲息地拉扯著你不斷下沉。

還記得我們曾一起看過真人秀節目《放學後》嗎?裡面有個叫悠悠的女孩,她每天放學回傢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玩。

一開始,她也確實是有所節制地玩,但漸漸地,她就沉溺於網絡世界無法自拔。

為瞭刷手機,她經常在沙發上一坐就是兩個小時,連廁所都顧不上去。哪怕爸爸多次勸說,也無濟於事。

而這就是垃圾快樂的可怕之處,一旦沉溺其中,如同染上毒癮,迅速上頭還戒不掉。

媽媽若也是放任你玩手機,你就會和女孩悠悠一樣,逐漸迷失自我,離自律越來越遠,最後淪為多巴胺的奴隸。

所以啊,千萬別高估自己的自制力,更別低估瞭多巴胺帶來的上癮力。

唾手可得的快樂背後

早已在暗中標好瞭價格

大西北有這樣一個現象:

牧羊人每次放牧時,都會隨身攜帶一塊鹽巴。

為什麼呢?

原來,鹽巴是食草動物的必需品。

有瞭牧羊人的供給,羊群無需自己辛苦在外尋找鹽巴,隻需緊跟牧羊人,便能輕松滿足舔舐鹽巴帶來的強烈快感。這樣一來,牧羊人再無需擔心羊群會跑掉。

小小一塊鹽巴,就是羊群的“多巴胺”,但也是奪走羊群自由的枷鎖,磨滅瞭它們掙脫束縛、自主探索的本能。

而現實生活中,小小一屏手機,在給瞭你快樂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消耗你,傷害你。

要知道,人擁有兩種極其重要的資產:一是時間,二是大腦。

當你沉迷玩手機時,不僅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消耗,導致虛度時光。

你的大腦還會被海量的信息分散、裹挾,久而久之,那些負責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註意力的大腦區域就會因為缺乏鍛煉而得不到正常發展。

最終,這種持續的沉迷會導致你的專註力下降、註意力難以集中,認知能力受損,神經反應和記憶力變得遲鈍。

不要覺得這是在危言聳聽。

兒童行為學傢在研究中就發現:

健康的大腦紋路清晰,飽滿精神;

而沉迷手機上癮的大腦,結構和患有老年癡呆的大腦一樣,萎縮嚴重,感官刺激明顯不足。

這也是為什麼沉迷手機的孩子很難喜歡上學習,又學不進去的主要原因。

一位網友就自曝,他小學成績很好,排在年級前十名。

後來迷上網遊後,上課再也聽不進去,滿腦子隻有手機,成績一落千丈。

中考時,他被“分流”去瞭一所中專學校,如今每天隻能在流水線上重復著麻木不仁的工作。

兒子,命運饋贈的所有禮物,早在暗中標好瞭價格。

今天,你若在最該努力的時候選擇貪圖一時的快樂。

他日,當你因為放縱欲望,喪失瞭奮鬥的能力,淪為對生活毫無辦法的人時,你會發現,當初那個看似無害的回旋鏢,早已正中你的眉心。

那時再來後悔,早已為時已晚。

不是生活欠你一個滿意

而是你欠自己一個“多巴胺戒斷”

兒子,還記得你之前跟我抱怨過:

為什麼你和隔壁的周斌,明明在同一個班,上同樣的課,寫同樣的作業,但每次考試就是不如他呢?

其實,不是生活欠你一個滿意,而是你欠生活一個努力。

我曾請教過周斌媽媽,她跟我說,周斌平時從來不碰手機、不刷視頻,也不玩遊戲。

每天,當你忙著應付作業,隻想趕快完成,享受多巴胺帶來的快感時,他卻選擇瞭和欲望對抗,把時間用來練習口語,查缺補漏,閱讀名著,摘抄好句。

所以你看,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從來不是運氣,不是智力,而是那些讓人無法察覺的誘惑。

心理學傢黃啟團就說過這樣一個比喻:

在動物進化史上,雞原本和鷹一樣,是會飛的,而狗原本和狼一樣,也是能在野外生存的。

可如今,為什麼雞成瞭盤中餐,狗成瞭豢養的寵物呢?

就是因為,當年人類就像今天的各種APP研發者一樣,研究瞭它們的習性之後,繼而運用各種策略去喂養它們。

雞和狗,沒有克制住對多巴胺的誘惑,最終落入被馴化的命運;

而鷹和狼,則因為戒斷瞭多巴胺,繼而享受著自由翱翔與奔跑的自在生活。

兒子,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場與自我的較量,如果你能戰勝欲望,就能擁有更多自由;如果你抗拒不瞭欲望,就隻能被現實左右。

放縱是人的本性,克制是人的理智。

你將來若想做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首先就要從戒斷多巴胺做起。

隻有擺脫廉價快樂的桎梏,方能不斷精進,成為更好的自己。

自我錘煉很疼

但那是通往成長的必經之路

有人說過,人生有兩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沒有人能回避得瞭。

唯一區別就在於,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順序不同。

選擇多巴胺,就是選擇先甜後苦的人生。這樣的生活看似每一天都很容易,卻一年比一年難。

而另一種人生,則是選擇先苦後甜,這樣的生活看似每一天都很難,但一年比一年容易。

這種人生,追求的是內啡肽帶來的快樂,是一種深層次的、通過努力和堅持才能發自內心獲得的愉悅,也就是媽媽希望你追求的快樂。

俗話說,利劍千錘成器,精鐵百煉成鋼。

凌晨6點起床很難,卻能讓你贏得晨光與時間;

刷題背書很累,卻能讓你收獲優異的成績;

大量閱讀很煩,卻能讓你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底蘊;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也很苦,卻能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厚積薄發。

沒有人能一蹴而就,所有驚艷眾人的成績背後,都離不開日日夜夜的付出與堅持。

就像外交官員李松,他每天5點半起床,晚上從未早於10點入睡,凈學習時間遠超14個小時。

每年的寒暑假不超過兩周,假期之外,他沒玩過1分鐘的手機和電腦。

3年下來,經歷瞭100多次周測,48次大型考試。每年2萬多張卷子,連起來可繞地球4圈。

如此千般努力,萬般辛苦,李松卻沒有覺得苦和累,反而體會到瞭努力後滿滿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因為他深知:沒有足夠的知識,就無法撐起夢想;沒有過硬的學歷,詩和遠方就無從談起。

真正能讓我們變好的事情,一定是伴隨著痛苦、煎熬和折磨的。

但苦到盡頭方知甜。

媽媽希望你能披荊斬棘、迎風破浪,在未來的某一天不再感嘆人生實苦,而是人間值得。

原騰訊副總裁吳軍曾在演講中說道:

“學習必然是辛苦的,因為向上的路註定艱辛,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不辛苦就會面臨階級下滑。”

兒子,別再執著於手機瞭!

爽感永遠不如安心,茍且永遠不如遠方。

當你煩悶時,與其沉迷刷短視頻帶來的一時快感,不如享受一次次解題成功帶來的振奮;

當你迷茫時,與其去遊戲裡盲目尋找方向,不如去書籍裡尋找正確的航向和方法。

當你戒斷多巴胺,擁抱內啡肽,你就會發現:

沒有什麼事情,比自律和堅持,更讓人充滿成就感。

也沒有什麼快樂,比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更加讓人興奮。

加油吧!少年,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感激今天迎難而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