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肥瞭再殺!緯創投資900億印度工廠,被塔塔1.25億刀收購

文|犽犽樂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面對印度政府“印度制造”計劃,印度當局可謂是向外國一眾投資者描繪瞭一幅美好的藍圖。

在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制造業的新中心之後,不僅會為自身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還會為全球市場格局帶來心得的變化。

然而,就在這樣美好的幻想還沒有過去多長時間,一傢傢外資企業才發現自己竟然陷入瞭印度精心佈置的“殺豬盤”中。

就以被莫迪政府視為最成功案例的緯創資通來舉例,在印度市場賣力耕耘15年之後,最終換來的卻是諸多充滿爭議性的對待。

那麼,先是被自傢工廠被印度民眾打砸,之後又慘遭塔塔集團收購的緯創投資,究竟在印度有著怎樣的遭遇呢?

想要快速發展的印度市場

如今在孟買繁忙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都是年輕人在低頭擺弄著手中的新智能手機,而這部手機,很可能就是在印度本土組裝的。

誰能想到,就在幾年前,這樣一個場景還隻存在於印度政府的規劃藍圖之中。

隨著莫迪政府推出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計劃,他們的目標也是非常明確,但是光有口號可不行,印度政府深知要想吸引外資那必須要提升本土的制造能力。

為此,印度當即便進行瞭承諾,表示隻要有外企選擇來印度投資制造並達到一定的規模,那就會給這些外企發放大量的補助。

顯然,這一招的效果非常不錯,就連蘋果和三星這些國際巨頭都選擇加大在印度的投資。

其中也包括瞭一些中國的手機品牌,也下定決心開始在印度建廠,一時間印度仿佛成瞭全球電子制造業的新寵。

但令人奇怪的是,印度的制造業發展雖然在表面上有著不錯的發揮,背後卻正在面臨著一個奇怪的困境。

那就是隨著制造業的發展,它對一些國傢的進口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增加。

這種情況就好比你想自己做一道菜,但發現廚房裡除瞭鍋,其他的食材和調料都要從鄰居傢借。

顯然,這樣的“自主”與印度預想的還差得非常遠,所以印度政府也在不斷的調整著政策,試圖從根本上解決制造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如何平衡外資與本土企業的利益,或者是怎麼去提高本土零部件的生產能力,以及改善勞資關系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但直到現在,印度確實找到瞭能夠完美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那就是將所有外企直接本土化!

以上信息來源:上觀新聞2023年10月31日——印度成“外企黑洞”

外企“墳場”與印度市場

這樣大膽的想法放在其他國傢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對於印度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存在。

緯創資通,這傢放眼全球都可以被稱之為電子代工的巨頭,曾滿懷信心地進軍印度市場。

他們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附近,建立瞭一座占地2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工廠,擁有著8條蘋果手機的生產線和上萬名員工。

然而,美好的願景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打破,在2020年12月的時候,緯創印度工廠突然發生瞭嚴重的暴力事件。

數千名工人因對工資和工作條件不滿,從而發動瞭罷工並沖入工廠造成瞭大規模破壞。

從相關報道的數據來看,該工廠的大多辦公設備和生產線以及員工宿舍都遭到瞭嚴重損毀,這起事件不僅造成瞭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影響瞭緯創在印度的生產計劃和聲譽。

以上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3年10月27日——印度塔塔集團收購緯創資通在印工廠,將為iPhone代工

而工人暴動隻是緯創在印度遇到的問題之一,在暴動發生的一年前,該工廠還曾因為環保問題被印度部門盯上。

不過,就在緯創陷入困境之際,印度本土企業塔塔集團卻選擇伸出瞭“援手”,在2023年10月時,雙方達成瞭最後的交易!

印度工業巨頭塔塔集團最終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瞭緯創在印度的蘋果手機制造業務,也正是這筆交易,讓塔塔集團成為印度首傢本土蘋果手機制造商。

完美的“收獲”瞭緯創在印度的多年努力之後,塔塔集團將在兩年半內開始為印度國內及全球市場生產蘋果手機。

不過,緯創的經歷也揭示瞭外資企業在印度面臨的諸多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勞資關系問題。

畢竟印度的勞資沖突由來已久,特別是根植於深層的社會文化背景,讓一眾外資企業往往難以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來應對這些問題。

以富士康為例,這傢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在去年7月份就宣佈退出瞭與印度韋丹塔集團的半導體合資項目。

這個價值高達195億美元的項目,本應成為印度半導體產業的裡程碑,但最終卻因一些外部原因而宣佈告吹。

同樣令人震驚的是,娛樂巨頭迪士尼也在考慮出售其在印度的業務。

以上信息來源:環球網2023年7月11日——富士康放棄與印度芯片合資項目 專傢:莫迪“芯片夢”再遭重挫

印度市場的現在與未來

這還不算完,隨著一眾外企紛紛選擇逃離印度市場,一眾外國投資者也開始大規模的拋售印度股票。

這一現象無疑反映出投資者對印度市場信心的動搖,與此同時,多傢跨國公司也先後傳出準備撤離或縮減印度業務的消息。

這些跨國巨頭的撤離,無疑給印度制造業敲響瞭警鐘,而除瞭這些外部原因之外,印度社會文化的獨特性也給外資企業帶來瞭極大的不確定性。

例如,印度社會中始終存在著對外來企業的抵制情緒,這種情緒有時會轉化為具體行動,給外資企業造成麻煩。

再加上當地格外復雜的宗教和種姓制度,讓外資企業在印度的經營可謂步步驚心。

這就代表,盡管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但所謂的“人口紅利”可能隻是一些幻象,尤其是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勞動力素質、產業鏈配套和基礎設施都存在明顯差距。

以上信息來源:中國日報網2024年9月10日——印度要在全球產業鏈裡“平替”中國?印專傢:幾乎不可能

以勞動力素質為例,盡管印度每年有大量大學畢業生,但他們的實際技能往往與企業需求不匹配。

同樣無法忽視的是,印度的基建設施也同樣存在諸多問題,這也導致瞭一系列電力供應不穩定、道路交通擁堵以及物流效率低下等問題。

這樣始料未及的問題,都在給制造業企業帶來瞭額外的成本和風險,在印度,一件貨物從工廠運到港口,所需時間和成本往往是其他國傢的幾倍。

這還沒有加上產業鏈配套所存在的問題,就以蘋果產業鏈為例,其中大部分都選擇在我國建設工廠。

這種高度完整和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是印度短期內難以企及的。

畢竟就連我國都是用瞭幾十年時間,才成功建立起如此完善的產業鏈,印度想要在短期內復制這一模式,難度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對外國科技公司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數據本地化要求、內容審查等政策,都給許多外國科技公司帶來瞭新的挑戰。

不過,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印度市場仍被視為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市場,畢竟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下,一些印度本土企業正在悄然崛起。

在本土品牌正在逐步占據智能手機中低端市場的情況下,這些本土品牌也更能瞭解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可能這就是印度當局想要的結果吧。

以上信息來源:快科技2024年9月16日——外企殺手!印度又對中國等企業耍流氓:三星小米vivo等勾結電商平臺壟斷

結語

對於那些仍然看好印度市場的外資企業來說,未來的道路並不平坦,他們可能需要更加靈活的策略,去深入地瞭解印度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同時也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可以說,印度制造業的未來,將會是一場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角力。

同時也將是傳統制造模式與新興技術的碰撞,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誰能更好地適應變化,誰就能在這場競爭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