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縣城,10萬人一個姓,祖訓“彼此不結婚、不聯姻”

睢寧,江蘇徐州下轄縣。

睢寧常住人口並不多,大約為108萬左右。

但是,睢寧卻有一個大姓氏,占到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這就是仝姓。

根據國傢語言文字委的統計:中國姓氏常見於民間的大約有5662個,仝姓在全國排名第478位,屬於人口比較少的姓氏,約百萬。

也就是說睢寧一地的仝姓人口,占到全國總“仝”姓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關於仝姓的源流,歷來說法很多,我們梳理瞭一下,大體有源於商朝子姓說、司馬遷改姓說、宋代皇帝賜姓、遼東女真避禍改姓等幾種。

本文以《金史》為依據,管中窺豹: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在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共傳十帝,享國120年。

女真族由‎多個部落組‎成,夾谷部落就是其中之一。根據清代陳廷煒所撰寫的《姓氏考略》可以瞭解到,這裡的人們以部落為姓,即夾谷氏。

夾谷部落人口眾多,勢力強大,在金朝廷中占有重要地位。

《金史》的記載中,有名有姓的夾谷氏人物有104名。

遼、北宋滅亡後,金國占領瞭大片領土,但是,並沒有出臺很好的政策。他們面臨北方蒙古和南方南宋王朝兩面夾擊,漢人、契丹人、女真人的知識分子並沒有真心依附,加上內部朝政混亂,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在這個過程中,強大的夾谷部也舉步維艱。

隨著他們與中原各民族不斷碰撞融合,無論是躲避戰亂還是生活所需,改漢姓都成為瞭必然。

《金史·金國解語》清楚地記載瞭“夾谷曰仝”。也就是說,女真族夾谷部落的人,改漢姓為“仝”。

由夾谷改為仝姓,是伴隨著金王朝的衰落,與女真族南遷逐漸形成的。

關於這個歷史變遷,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

女真夾谷氏一直驕傲,他們在不斷的戰敗過程中,感覺無顏為“金”,就把“金”字代表眼睛和嘴巴的一橫兩點去掉,於是有瞭“仝”。

同時還留下亂親不亂祖、亂輩,仝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的祖訓。

走進睢寧,我們發現,仝姓文化正在被挖掘整理。

這裡的睢城街道戈圩社,有“仝牌坊村;逢年過節,有仝氏傢族慰問活動;仝姓新傢譜,也一直在續寫。

村民告訴我們,睢寧這近十萬仝姓人,共有一個始祖仝文瑞,村子裡保存有比較完整的傢譜。

仝文瑞,遼東人,為元至正時候的進士,後來官至兵部尚書。

元末時候,他棄官遷徙至睢寧。

明初,朱元璋曾經派人專門征詔,但仝文瑞並沒有出來為官。

為躲避災難,他令長子留睢寧,二子去原籍遼東,三子去陜西,四子去河南,五子往湖廣,六子往北京。

而在睢寧,我們還瞭解到仝姓的另外一個故事:仝、童、佟本一傢。

為躲避追殺,延續香火,一子北上,後成為滿人“佟”姓;

一子南下江浙,為“童”姓;

一子留在睢寧為“仝”姓。

如今的仝姓人口,主要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和山西等地,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瞭以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