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部《志願軍》放在一起看,更好哭瞭 -

從不被看好到一路高歌,從第一部票房表現平平到第二部票房逆襲,《志願軍:存亡之戰》成為2024國慶檔大贏傢,口碑票房雙雙領跑。

很多觀眾認為第二部的劇情質量更勝第一部,感染力強又讓人淚目,不少觀眾幾乎從頭哭到尾,但若將兩部電影的劇情聯接起來,淚點更多,後勁更大。

數據與抵進投彈

朱亞文飾演的武器專傢吳本正是第一部開場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有著理工人的嚴謹,堅持用數據說話,將中美實力、武器裝備、國情等方面都做瞭對比分析。

最終他得到一個結果,以當時我們國傢的實力與美軍開戰,無異於嬰兒與拳擊手搏鬥,他希望得到一個答案:憑什麼認為我們能贏?

在是否與美軍作戰這方面,他顯然是投反對票的。

他的專業告訴自己,這是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他也代表瞭很多對歷史並不太熟悉的觀眾心中疑問:力量懸殊這麼大的戰爭,我們為何要打?

李默尹(辛柏青飾)與周總理先後給瞭他答案,這場仗從來都不是我們要不要打、會不會輸的問題,而是隻有我們打贏,中國人才能生存下去。

當時的我們,沒的選,就像第二部前赴後繼“抵進投彈”的戰士們。

在調研武器使用反饋時,吳本正發現戰士們描述的很多作戰情況根本超出瞭現有武器的正常使用范疇,他不理解戰士們怎麼可能有方法解決武器短板。

於是,戰士們給吳本正科普瞭一個他陌生的詞匯:抵進投彈。

我們的武器技術做不到那十米的距離,那就用我們的身體去彌補這一份不足,那個臉龐仍舊稚嫩的小戰士,親眼看見瞭班長抵進投彈,留在瞭戰場。

再一次炮火襲來,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瞭抵進投彈。

當吳本正與觀眾完全認知到抵進投彈的意思時,這四個字便自帶淚點。

你能理解電影裡吳本正想要戰士們能安全使用武器卻不得不看著他們前赴後繼抵進投彈的心痛,更能理解國傢這麼多年對裝備提升的執念。

因為我們付出過慘痛的代價。所有執念,都來自無法挽回的歷史之痛,都是為瞭未來不再沒得選,不再有抵進投彈的犧牲。

英雄們的“害怕”

第二部電影開頭時,很多人以為松骨峰阻擊戰3營隻剩下瞭一個孫醒,其他戰士全部犧牲,後來才發現,還有一個留下心結的楊傳玉。

在松骨峰狙擊戰上,本來去炸坦克的楊傳玉,意外被坦克帶到瞭山下,成瞭3營唯二存活的戰士,但他不敢承認自己是被人民歌頌的“最可愛的人”。

他認為自己不配……因為,他“害怕”瞭。

在準備炸坦克的那一刻,一瞬間的恐懼,一瞬間的猶豫,讓楊傳玉無法原諒自己,解開心結後,在曹山水庫的楊傳玉,勇敢用自己的身軀挺住瞭最後防線。

志願軍們的“害怕”,從來不是懦弱逃避,更不是害怕犧牲,他們有害怕心態,僅僅因為他們隻是人,有血有肉,會痛,會有內心那一塊柔軟的地方。

不僅戰士,身經百戰的將領,也可能會有“軟”的時候。

第一部首戰中,因為39軍軍長梁興初的失誤,112師、113師都沒能及時到達熙川,導致熙川的敵人逃走,還延誤瞭其他兩地的猛插時間。

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因為他想準備結實瞭再打。或者說,他害怕再更多戰士們的犧牲,做作戰指揮上,想要盡可能地避免傷亡。

這些戰士經歷瞭一次次戰役,實在太多太多人犧牲瞭,他們終於等到瞭新中國已經成立,好日子已經到眼前瞭。

作為軍長的梁興初,想要讓更多人的看到新中國的未來,這一份希望守護戰士們的心,成瞭戰場上的“弱”,卻也成瞭觀眾與其他將先輩們共同的淚。

所有人都理解梁興初,所有人都明白他那一份心思,甚至有他那一份心思,但所有人又不得不把這份心思死死壓住,因為處在艱難,他們不得不選擇犧牲。

為後代,為未來。

為當下的我們。

幸存者與幸存者

留下來的人,是幸運的,留下的人,往往也是痛苦的。

第一部身為通訊排新兵的楊三弟,便是那個留下來的人,當時通訊排意外遭遇北朝軍隊,全排陣亡,隻餘下瞭他。

那時候,李默尹主動請求將楊三弟帶在自己身邊,原因是擁有與楊三弟同樣的經歷,那種閉上眼睛身邊全是戰士鮮血的痛苦,他最懂得。

當時看這一段隻覺得李默尹是身經百戰老戰士,什麼都經歷過,到瞭第二部,才知道他與楊三弟同樣的經歷,比想象中更殘酷,更讓人淚目。

一夜之間,他不僅失去瞭並肩作戰的夥伴,還失去瞭深愛的妻子,當他從烈士們的遺體裡爬出那個血腥煉獄時,甚至不知道其中一具遺體是自己的妻子。

編劇沒有直說李默尹當時的心理路程,甚至李默尹向兒子講述這段過往時也顯得那麼平和,但簡單的描述,你便能感受到他當時的痛苦、自責。

亦如在關鍵時刻忘記開保險的新兵楊三弟,我們都知道通訊排的犧牲與他無關,可隻有自己活下來的人,永遠會在想,為什麼當時沒能救下戰友們。

如果當時自己會開保險,班長是不是不用死?如果當時開瞭保險,是不是有更多人可以撐到援軍到來?自責與痛苦會在他心中不斷循環。

李默尹挺過來瞭,他肩上的責任與使命,讓他必須堅定向前走,楊三弟也挺過來瞭,他成為不讓每位戰士做無名犧牲的戰損記錄員。

而李默尹與楊三弟們,還有很多,很多。

一傢人的團聚

李默尹一傢三口在戰場團聚,是第二部難得的親情溫暖,從李默尹講述的過往裡,我們能看到這場團聚有多難,那個年代,想要陪伴傢人,有多不易。

結合第一部,更能懂李傢三口抱在一起的含金量。

李默尹的妻子被殺害後,他不得不將剛出生的女兒李曉送養,而在這之前,夫妻兩人將兒子李想交由老人撫養,一傢三口,分落三處。

在李默尹原本的計劃裡,可能想過會和孩子永遠無法再見,因為他身上的任務隨時可能面臨犧牲危險,但作為一個父親,肯定希望傢人在光明後重聚。

新中國成立後,李默尹也成功找回瞭女兒,但養在老傢的兒子卻失去蹤跡,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前,李想才與父親重逢。

老父親也終於知道瞭兒子的經歷,他15歲參加八路軍,與自己走上瞭同一條路,一傢三口短暫相聚之後,又因為戰爭再次分別。

這場相聚,甚至沒能讓他們來得及給李想配一把傢門的鑰匙,這場相聚,沒有給李想與李曉兄妹更多熟悉的時間,這場相聚,甚至沒能讓父子之間來場深談。

直到戰場重逢,李想才有機會問詢母親犧牲的原因。

越捋這一傢人的人生軌跡,越為他們心疼,他們每個人都表現出瞭最堅強、堅定的樣子,可每個人背後,都經歷瞭時代拋出的翻倍重量。

李想出於生大革命時期,他的名字,即是父母拯救傢國走出黑暗的堅定信仰;出生抗日戰爭時期的李曉,她的名字是父母對黎明的期待。

最終,一傢人都走上瞭同一條路。

一條先輩們為子孫後代永浴陽光,不再需要讓孩子在黑暗中等待破曉,用鮮血對抗黑暗的道路,亦如毅然奔赴戰場的百萬大軍,他們,永遠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