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溫暖的告白 好兒媳好女婿用愛詮釋孝道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社區評選出的鄰裡公認的好兒媳、好女婿。他們數年如一日,細心照顧傢中老人,以行動踐行孝道,用真心換來老人的歡心。重陽節將至,讓我們慢下腳步,聽聽孝老愛親的感人故事。

孫小紅陪著婆婆逛景區

  親如母女

  兒媳:孫小紅 55歲

  婆婆:湛翠英 94歲

  海爾國際小區的居民孫小紅,今年55歲,與94歲的婆婆湛翠英一起生活。婆婆逢人便誇:“小紅對我好得很,啥都依我。”

  2020年,意外頻出。公公腦出血,婆婆骨折。丈夫常年在山東工作,照顧老人的重擔,落在孫小紅的肩上。每一天,她盡量少出門,老人有啥需求,便立刻處理。給公公喂藥、洗臉,給婆婆洗頭、洗腳、剪指甲,清洗晾曬老人們換下的衣服、被褥。從早到晚,她忙忙碌碌,好像有幹不完的活,從不喊累。

  2023年,公公去世,婆婆更加依賴孫小紅。聊天、遛彎、按摩……孫小紅騰出更多時間,用心陪伴老人。“小紅,我還想吃塊點心。”“太甜瞭,今天已經超量,乖啊。”婆婆有時像個小孩,會“鬧脾氣”,孫小紅耐心去“哄”,直到老人露出笑容。

  “孫大姐為這個傢,沒少操心。老人狀態好,她功不可沒。”濱體社區網格員郭文媛在小區走訪時,常聽到鄰居們誇贊“老人福氣好,有個好兒媳,她們親如母女。”

  日夜照料

  兒媳:龍樹琴 51歲

  婆婆:王瑞珍 78歲

  2014年,公公因病癱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婆婆患有腰椎甲骨狹窄,手術後靠輪椅出行。龍樹琴讓丈夫安心工作,她獨自扛起照顧公婆的重擔。

  她白天用濕毛巾給老人擦拭身體,晚上幫老人翻身起夜,成瞭生活常態。在她無微不至地照顧下,公公從未得過褥瘡。

  每天,她很早起床,做好早餐,再叫醒公婆。自己不急著吃,先把飯端到床前,喂給公公。周一燒麥配豆漿、周二包子和稀飯……她按照公婆的飲食習慣及忌口,細心搭配一日三餐,力求營養均衡。

  2019年,公公因病去世。她努力振作起來,更加盡心地照顧坐在輪椅上的婆婆。每天,她吃力地把婆婆抱到輪椅上,推到院裡曬太陽,和鄰居們聊天,為老人排解煩悶。她自學按摩,每晚為婆婆按摩雙腿。看著兒媳日夜操勞,婆婆心疼又感動。

  “多好的兒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在玉園南社區西機路65號院,提及51歲的龍樹琴,鄰居都是褒獎。她的言行,也為晚輩樹立瞭標桿,在點滴中傳承著孝道。

  耐心陪伴

  兒媳:閻小東 48歲

  婆婆:劉煥兒 70歲

  午後,陽光和煦。在西銘路49號院,48歲的兒媳閻小東,陪著70歲的婆婆散步,老人笑容滿面。

  婆婆做過乳腺癌及心臟支架手術,生活能自理,但無力幹傢務活。閻小東每天起床後,頭一件事就是去婆婆傢做早飯。隨後,收拾傢、洗衣服,把一切整理得井井有條。

  婆婆住院時,心情不好,愛較真。閻小東從不抱怨,陪伴在床前,和老人聊天,疏導情緒。她擔心婆婆血糖高吃不慣醫院的飯菜,將一日三餐做好送過去,日復一日不辭勞苦。同病房的阿姨羨慕地說:“兒媳婦真細心!”

  出院後,隻要天氣好,她就帶老人去公園遛彎。婆婆喜歡聽戲,她買來聽戲機,放在老人床頭。閻小東曾被康樂苑社區評為“十佳好兒媳”,鄰居們都誇:“小東真是個好兒媳,這麼多年,對婆婆總是笑瞇瞇的,她的付出我們都看在眼裡。”

  貼心守護

  女婿:孫桂平 64歲

  嶽父:肜國林 94歲

  64歲的孫桂平與94歲的嶽父肜國林,同住在金陽南路1號院。

  嶽父患過腦梗,生活無法自理。女兒有關節炎,平時的日常照料,主要靠女婿。每天清晨,孫桂平很早起床,為老人準備早餐,協助洗漱、穿衣。上午陽光好,他用輪椅推著老人到戶外,四處逛一逛。由於身體的緣故,老人時常情緒低落,孫桂平察覺後,耐心寬慰,鼓勵老人積極面對生活。另外,他還學習瞭基本的護理知識,平時為老人做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

  今年6月的一個晚上,老人又出現腦梗癥狀,渾身難受,不停嘔吐。孫桂平急忙將老人送至醫院,經治療老人轉危為安。孫桂平的孝順,令妻子無比感激。他對妻子說:“在我心裡,老丈人和親生父親一樣,都應該盡力去照顧。”

  贊不絕口

  兒媳:魏生娟 60歲

  婆婆:張付玲 92歲

  在裕祥苑小區,60歲兒媳婦魏生娟用心照顧92歲婆婆張付玲的故事,成為美談。

  2001年,魏生娟的公公因心梗去世。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整個傢庭陷入悲痛之中。魏生娟擔心婆婆,晚上守在沙發上睡覺,時刻陪伴,給予老人安慰。婆婆心疼地說:“孩子,我沒事。你快去床上睡,別累壞瞭。”

  2004年,婆婆突發腦梗。住院治療期間,老人對麻藥過敏,嘔吐不止。魏生娟寸步不離,用盆接嘔吐物,給老人擦嘴,沒有一絲嫌棄。出院後,老人繼續服用中藥調理。魏生娟每天親手熬藥,喂老人喝。經過一段時間,老人的病情終於好轉。

  一直以來,婆媳間沒紅過臉,也沒吵過嘴,生活平靜而溫馨。婆婆不止一次拉著魏生娟的手說:“孩子,這些年辛苦你瞭。”魏生娟回答:“這是子女應該做的,您平安健康就是全傢人的福氣。”

  在魏生娟的精心照料下,婆婆身體還算硬朗,傢裡已是四世同堂。“婆媳跟親娘倆似的,真讓人羨慕”,西礦街社區網格員趙雲麗在小區走訪時,常聽到鄰居們誇贊魏生娟。社區也將她評為“最美兒媳”。

劉建中給嶽母按摩頸椎

  堅持20年

  女婿:劉建中 62歲

  嶽母:張二棉 82歲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但在嶽母張二棉眼裡,女婿劉建中就是親兒子。

  劉建中住在彭村路10號院,嶽母是河北邢臺人。2004年,老人身體狀況不佳,心臟經常不舒服。劉建中主動向妻子提出,將老人接來一起生活,方便照顧。這一住,就是20年。

  每天早晨6時,劉建中會準時去菜市場,采買蔬菜和水果。出門前,他在茶幾上放好平板電腦,讓嶽母聽戲曲解悶。他年輕時,在部隊當炊事員,做得一手好飯菜。他想讓嶽母住得舒心,沒少在飲食上花心思。

  和澤苑社區網格員閻玉秀常來看望老人,對這傢人的情況很熟悉。她豎起大拇指說:“老人愛吃餃子,所以劉建忠每周必包一次餃子,並且變著花樣調餡,豬肉大蔥、胡蘿卜木耳、蝦仁雞蛋餡……特別用心。”

  “女婿對我真是沒話說,就像親兒子一樣。”談到女婿,嶽母張二棉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傢傢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如何善待老人,這些兒媳、女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瞭“愛與責任”。他們的言行,不僅讓自己的小傢庭充滿著濃濃的溫情,也將尊老敬老的好風氣傳遞給更多人。

  記 者 李濤

  通訊員 王姝卉 張嬌燕 李海燕 文/攝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