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繳獲近500萬發子彈!這些彈藥到手後,能打多大的仗?

在1948年的遼沈戰役中,解放錦州之戰為“重中之重”;之所以如此,主要跟錦州所在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

當時,國民黨軍隻控制著東北3%的區域和14%的人口;其兵力主要蝟集在沈陽、長春,尤其是在沈陽核心有30萬軍隊。

但這麼一大坨兵力卻面臨進攻無力,困守孤城的風險;而連接東北國民黨軍跟華北傅作義集團的唯一通道,就是錦州地區。

一旦將錦州拿下,那麼將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對於解放東北全境意義巨大。

當然,國民黨軍也並非不清楚錦州地區的重要性;其在錦州設有所謂的“錦州指揮所”,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傑兼任主任;以錦州為核心的區域內,也有大約15萬人。

其中直接守城的是滇軍的第93軍,以及雜牌、重建單位組成的新編第8軍。

雖然這兩個軍在東北國民黨軍中不算精銳,但錦州的位置實在是太關鍵瞭,而且這裡作為重要的樞紐節點,囤積的彈藥、物資是相當多的。

所以在攻錦之戰中,守城的國民黨軍雖然由於部隊的配置原因,沒有太多的大口徑炮,但其槍彈火力和迫擊炮火並不弱,結合預設工事的話,仍然威脅不小。

不過東北野戰軍為瞭攻錦之戰,將大部分的炮兵部署過來,其中包括炮兵縱隊的18門150毫米榴彈炮,以及相當數量的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和75毫米口徑的山野炮,為數達數百門之多。

在大規模炮兵的轟擊下,錦州的國民黨軍顯然堅守不瞭太長時間,尤其10月14日總攻開始後,僅31個小時就攻下瞭錦州全城。

因為總攻的時間短,城內國民黨守軍尚未來得及大量消耗彈藥就被瓦解消滅瞭,故而戰後繳獲瞭大量彈藥。

據錦州解放後的戰果統計,戰後繳獲的炮彈數量為80146發、槍榴彈61416顆、子彈4883234發。

這些彈藥到底有多大作用?

我們簡單比對下東北野戰軍在整個遼沈戰役中的彈藥消耗,就有直觀概念瞭。

據東北野戰軍統計,在遼沈戰役中總計消耗各類炮彈156190發。

雖然在錦州繳獲的炮彈未必能在型號、口徑上對應起來,但僅從數量上來看,是可以補充相當一部分東野的炮彈消耗的。

而在子彈消耗方面,整個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消耗子彈697.4萬發。

那麼僅從錦州戰役繳獲的子彈,就相當於東野整個戰役消耗的70%!

也就是說,打瞭錦州這麼一個大勝仗,就可以解決東野遼沈戰役子彈消耗的七成。

而我們也知道,遼沈戰役不止是打瞭錦州一個大勝仗,長春的10萬敵軍是投降的,其彈藥全部被繳獲。

隨後廖耀湘兵團覆滅於遼西,因為過程極為迅速,所以該部那裡也繳獲瞭大量彈藥。

最後解放沈陽,因為實際的戰鬥過程很短,這裡又是東北國民黨軍的大本營,所以同樣繳獲瞭大量彈藥。

因此打殲滅戰的好處在遼沈戰役中就完全體現出來瞭,不僅消耗的彈藥能夠完全補充,而且還大有富餘。

其實在當時有富餘的何止是彈藥,東北這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全部武器,也被繳獲;不僅極大地充實瞭東野的裝備水平,更可以擴建大量新的部隊或者支援關內的友軍。

這對於推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顯然是有極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