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搜題軟件負面影響,需在作業設計上求突破
王營
手機一拍,答案就來。近年來,拍照搜題App成為很多在線教育平臺的引流工具。“貼心”的用戶體驗也讓不少學生對其高度依賴。隨之而來的,還有持續升溫的爭議:此類App到底是幫助孩子學習,還是助長瞭他們的惰性?部分專傢和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拍照搜題App的功能還在不斷升級,在學生中的滲透率持續走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反思此類搜題軟件的作用,並規范不良營銷推廣行為。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瞭極大方便。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在網絡搜索一下,就能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大節省瞭查閱資料的時間,提高瞭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然而,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為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產生瞭種種弊端。作業是檢驗教學和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如果學生不動腦筋,靠網頁搜索坐享現成答案,或者靠搜題軟件完成作業,無異於考試作弊,非但不能達到訓練和反饋的目的,還會助長學生的惰性,不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在作業設計上下功夫:
當堂作業——鞏固當堂所學知識,訓練當堂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不在多,而在精,要求學生寫在作業本上,當堂完成。教師可以抽取不同水平學生的作業當堂批改,根據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講評,其他學生根據講評情況,或自批,或互批。設置當堂作業,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壓縮新課講授時間,給學生留出充足當堂作業時間。
校內課下作業——鞏固當天或幾天內所學知識,訓練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類作業要有較強的綜合性,可將學習內容前後關聯,要求學生寫在作業本上,利用自習課時間當天完成。如果教師精力允許,可全批全改,也可批改一部分,重在及時發現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作好分析,以便下節課講評。佈置此類作業,各學科要加強協調,平衡作業量和作業時間,防止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當前,各地都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學校,學生在校很難有利用搜題軟件抄襲作業的機會。
傢庭作業。從知識學習的角度看,低年級學生完成前兩種作業即可,無需再佈置傢庭作業。考慮到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學習的特點,很多地區允許佈置傢庭作業,但規定瞭傢庭作業時間。設計傢庭作業,不僅要考慮作業時間,還要考慮作業內容。為瞭防止學生上網搜索現成答案,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盡量避免重復性的刷題作業,多佈置一些實踐性、探究性的傢庭作業,鼓勵學生上網搜索資料,動手動腦,但不設置固定答案,旨在讓學生大膽寫出自己的觀點。
為瞭防止學生抄襲作業,還需關註作業管理和監督問題。教師和傢長要讓學生認識到獨立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和抄襲作業的危害,並及時進行檢查和反饋。但是,這些都是外在因素,最終還是要靠學生的自控力、約束力以及學習興趣和探究問題的強烈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