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段譽找不到蕭峰的屍體,你看蕭峰改名後叫啥,周伯通提到都怕 -

《天龍八部》是一部充滿遺憾的武俠小說,三位主角最終都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段譽娶不到王語嫣,虛竹做不成和尚,蕭峰沒能與阿朱雙宿雙棲,甚至還落得自戕身亡的結局。

多數人甚至無法理解金庸為何要寫這樣一個讓讀者意難平的悲劇故事,然而他其實早在故事開篇的“釋名”就已經給出瞭提示。

說是:“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隻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征一些現世人物。”

(蕭峰、段譽劇照)

說白瞭,他賦予這個故事“天龍八部”之名時,書中各個角色就註定“求不得”瞭。

不過話說回來,蕭峰真的死瞭嗎?為何段譽和虛竹尋不到他的屍體?

對於作者而言,沒把話說透,一切就還有變數,而結合“射雕三部曲”的故事來看,蕭峰的餘生或許還有更精彩的故事。

一、尋不到的屍體

書末的宋遼大戰中,主角三兄弟可謂大顯神威。

段譽和虛竹擒下遼帝之後,蕭峰直接威逼遼帝退兵,遼帝知道蕭峰向來性子剛烈,若不從他,隻怕難逃一死,於是隻能下令退兵。

一場危機就此化解,一切看起來是恰到好處,故事也該迎來大團圓的結局,可就在此時,蕭峰卻拾起地上的斷箭插向自己的心口,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蕭峰又被阿紫抱著跌落山崖,仿佛金庸是生怕蕭峰不死一般。

接著段譽和虛竹便開始尋找蕭峰的屍體,常言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畢竟是結義兄弟,他們如何能輕易放棄。

可結果呢?

(蕭峰、阿紫劇照)

書中隻提到這麼一句:“虛竹、段譽、吳長風等迄未死心,仍盼忽有奇跡,蕭峰竟然復活,抱瞭阿紫從谷中上來。各人待到深夜,不見有何動靜,當夜便在谷口露宿。”

尋不到蕭峰,眾人也就散去瞭。

那蕭峰還有生還的可能嗎?

其實這得看後續的故事,是否還需要這個角色。

金庸固然沒寫“天龍後傳”,但他在新修版的“射雕三部曲”中確實提到瞭天龍時代的前輩們。

(耶律洪基劇照)

比如虛竹為丐幫傳下神功的事跡就被流傳到瞭後世,《射雕英雄傳》中就有這麼一段:“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鬥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後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後來的蕭峰是改名換姓,以另一個身份影響著武林呢?

二、悄然崛起的強者

其實金庸在故事中鋪墊瞭不少發生於“後天龍時代”的故事。

比如後來楊過在神秘的劍塚中見識的那位“劍魔”獨孤求敗前輩就明顯是後天龍時代的人物,那人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未嘗一敗,他的故事著實令人向往。

(周伯通劇照)

接著是鬥酒僧,那人與王重陽鬥酒,繼而奪得《九陰真經》,還在其基礎上創出瞭《九陽真經》。

除此之外,還有兩位高手值得關註,其一是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其二則是擊敗瞭黃裳的方臘。

關於那位擊敗黃裳的高手,金庸是借周伯通之口提到過這麼一段:“徽宗皇帝隻信道教,他知道之後,便下瞭一道聖旨,要黃裳派兵去剿滅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著實有不少武功高手,眾教徒打起仗來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麼沒用,打瞭幾仗,黃裳帶領的官兵大敗。”

這裡隻提到黃裳是在徽宗時期挑戰明教,並且大敗而歸,不過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又借張三豐之口提到,北宋徽宗時期的明教教主是方臘,也就是《水滸傳》中的那個大反派。

這方臘有多強,其實從他擊敗黃裳這件事就能得出結論,那黃裳可是創出《九陰真經》的強者,射雕五絕尚且覬覦他創出的武功,周伯通自然隻能仰望之,方臘卻能吊打黃裳,這人該有多強?著實不敢想。

那後天龍時代為何會突然出現這麼一位強者?

這與蕭峰又有什麼關系?

答案或許很簡單,若無意外,方臘就極有可能是後來改名換姓的蕭峰。

三、蕭峰的復仇

蕭峰有什麼理由化身方臘,繼而與朝廷作對嗎?

他想要的難道不是天下太平嗎?

是,這話不假,但一個人的心被傷透之後,也難免會做出一些連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來,他是有可能痛恨大宋朝廷的。

早在《天龍八部》的劇情中,蕭峰就承受瞭太多來自宋人的歧視和打壓,當時他忍瞭,可當他在宋遼大戰中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力保天下太平之口,大宋依舊無法接納他,他如何還能再忍?

你可能要說瞭,中原群雄都接受瞭蕭峰,丐幫甚至都想迎回蕭峰,重新當幫主,當大宋皇帝是何態度?

(方臘劇照)

書中有這麼一段:“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將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統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自宰相以至樞密使、指揮使以下,均各加官晉爵。趙煦自覺英明神武,遠邁太祖、太宗,連日賜宴朝臣,宮中與後妃歡慶。歌功頌德之聲,洋洋盈耳,慶祝大捷之表,源源而來。”

蕭峰為宋遼和平付出瞭一切,大宋皇帝卻覺得他該死,蕭峰如何能忍?

於是大難不死的他改名換姓,打入明教內部,繼而以方臘的身份與朝廷作對,也就說得通瞭。

隻是金庸沒將這段故事寫出來,著實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