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龍美味(09985.HK)旗下“親嘴燒”產品因含有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劑TBHQ而在日本被召回。這種添加劑在中國雖被允許使用,但因潛在的致癌風險,日本對其嚴格限制。事件發酵後,43公斤的產品下架,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註。
衛龍方面迅速回應稱,中日食品標準不同,中國標準允許,產品安全合規,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至於未來能否繼續在日本市場銷售,衛龍表示,隻需根據日本標準調整配方即可。
換句話說,日本的食品安全標準比國內嚴格,而衛龍為瞭討好日本市場,將會生產符合更高標準的產品。衛龍有兩副“面孔”早已不是新鮮事,今年5月,衛龍的魔芋爽產品就曾因“短斤少兩”事件在國內引發爭議,而據網友爆料,韓國市場的魔芋爽不僅足量,美國市場甚至還超量包裝。這樣的“區別對待”似乎成瞭衛龍的慣性操作。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衛龍屢屢“雙標”,讓中國的消費者信任置於何地?
“雙標”源於成本這次日本召回事件,不止波及衛龍“親嘴燒”,事實上,衛龍旗下的大面筋、小面筋等多個產品都含有同樣的添加劑TBHQ。作為一種油溶性抗氧化劑,TBHQ可以延緩油脂氧化,延長產品保質期,因此在高油類的衛龍產品中“廣受歡迎”。但隨著日本對衛龍產品的召回事件發酵,TBHQ的健康隱患也成瞭大眾關註的焦點。
根據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TBHQ的最大限量是0.2g/kg,用於包括油炸食品、月餅、膨化食品在內的12類食品。衛龍產品的TBHQ含量符合標準,比如1kg的親嘴燒(經典香辣風味)TBHQ含量為0.06g/kg,65g親嘴燒(川香麻辣風味)的TBHQ含量為0.07g/kg,遠低於上限。
然而,問題並不在於它是否“合規”,而在於它是否“安全”。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早已將TBHQ歸為“可能致癌物”,研究表明高劑量攝入會導致基因毒性、細胞突變和致癌風險。盡管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傢強調,少量攝入不會對健康構成明顯危害,但歐盟和日本早在2004年就完全禁止瞭TBHQ的使用。中國卻依然允許其在食品中合法存在,這個“差距”顯然引發瞭消費者的不安。
那麼,為什麼衛龍在國際市場被迫迎合更高標準,而國內市場卻一直維持較低的門檻?答案很簡單:成本。
TBHQ的替代品如維生素E,價格至少是其兩倍甚至更多。對於以低價策略起傢的衛龍來說,成本壓力是決定性因素。而這種成本控制,背後反映的是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底線思維。
中國的食品標準多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制定,該組織的原則是兼顧全球各國發展水平,確保最低的食品安全標準適用於貧困國傢。而中國的現狀顯然不同於過去,經濟發展顯著提升瞭消費者對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要求。然而,衛龍等企業依然抓住“最大公約數”標準,以合規為借口壓低成本,這種做法顯得短視且失衡。
值得深思的是,TBHQ作為“可能致癌”的成分,是否還應當繼續出現在中國市場的“頭部零食”中?衛龍在國際市場上以更健康的產品博取消費者信任,但在國內卻選擇節省成本,這種雙重標準無疑將讓品牌形象遭遇更大危機。可以預見,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依賴低成本添加劑來維持利潤的策略終將失效,品牌也將陷入信任危機。
在全球化時代,品牌不可能隻服務於一個市場標準。如果衛龍繼續以最低合規標準應對國內市場,它將不可避免地失去越來越多消費者的信任。對於劉衛平提出的“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願景,首先要問的是:衛龍會選擇怎樣的中國味?
頻繁“翻車”,底線何在?這並不是衛龍第一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
2018年,衛龍就因兩批次產品含有禁用的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而被湖北食藥監局點名。而辣條行業本身的“高油、高鹽、高添加劑”特質,早已是人們詬病的焦點。2019年315曝光的辣條生產衛生亂象,更是給這個行業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某些工廠“油污遍地、設備臟亂”的畫面至今讓消費者難以忘懷,而衛龍的生產基地也全部位於河南這一辣條重地。我們不禁要問,衛龍選擇河南作為生產基地,到底是因為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還是某種“管理寬松”助長瞭不合規操作?
面對日益嚴格的監管,衛龍曾努力表現出“整改”姿態。2019年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強瞭對辣條行業的監管,要求企業提升產品健康標準。2022年,調味面制品首個行業標準正式出臺,似乎為辣條行業的未來奠定瞭更高的門檻。而衛龍也在財報中宣稱,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線和嚴格的質量管控是其競爭力所在。然而,事實並不總是如此。此次日本召回事件說明,衛龍的“嚴格”似乎隻在特定市場得到落實,而對本土市場的態度仍舊讓人失望。
除瞭食品安全問題,衛龍在營銷上也不斷“翻車”。我們可以理解企業想要打破傳統思維、創新營銷,但“創新”絕不意味著可以突破底線。
2022年,衛龍因包裝上的低俗文案引發瞭軒然大波。辣條包裝上赫然印著“約嗎”“賊大”“強硬”等字眼,顯然是為瞭吸引年輕群體的註意,卻因此被質疑打低俗擦邊球,甚至影響未成年人。江西省九江市校園便利店因售賣這些帶有不良誘導文字的衛龍產品,被罰款1萬元。監管機構的處罰理由很清楚。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衛龍的應對方式呢?仍然是老一套:道歉,改正。
今年5月,“魔芋爽短斤少兩”事件引爆輿論,而衛龍客服對消費者的質疑反應更是激化瞭矛盾。每一次危機,衛龍都試圖用道歉平息,但頻繁的道歉背後是品牌公信力的持續透支。
衛龍的商業模式依賴於強大的品牌塑造與價格策略。近年來,通過不斷提價來拉動增長,但若食品安全和輿論危機頻發,這一增長模式的可持續性將大打折扣。消費者可以容忍價格的上漲,但卻無法容忍品牌的雙重標準與對本土市場的敷衍。
如今,衛龍的“辣條一哥”地位看似穩固,背後卻危機四伏。食品行業是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產業,而信任一旦流失,品牌再強大也無濟於事。劉衛平想要的“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宏偉願景,需要從讓中國消費者真正信任衛龍開始。
衛龍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道歉,而是徹底的自我反思與變革。品牌成長的路上,無法用一次次危機公關替代消費者信任的重建。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沒有“安全”和“誠信”的底線,任何輝煌的業績都隻是曇花一現。
增長背後的隱憂2024年上半年,衛龍的財報數據十分亮眼:營收29.39億元,同比增長26.3%;凈利潤6.21億元,增長38.9%;毛利14.62億元,同比增長32.2%,毛利率達到49.8%。表面上營收和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然而細看之下,背後的隱憂不容忽視。
首先,衛龍調味面制品銷量持續下滑。2022年銷量下跌22.21%,2023年再跌17.4%,這兩年累計少賣出瞭6.92萬噸。銷量的連年下降並非偶然,而是價格大幅上漲的必然結果。
衛龍辣條,這個曾經承載著無數國人童年記憶的品牌,如今多瞭一個刺眼的新標簽——“辣條刺客”。漲價成為消費者對衛龍產品的第一直觀感受,而公司顯然也不吝在定價上“下重手”。從公開信息來看,衛龍多次上調產品價格,不僅辣條,蔬菜制品和豆制品也都不同程度提價。
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衛龍調味面制品的平均售價從14.3元/kg一路漲到20.5元/kg,累計上漲43.36%。同期,蔬菜制品和豆制品也沒有逃脫漲價命運。豆制品的平均售價在這四年間更是從30.2元/kg漲到38.4元/kg。讓“衛龍辣條價格比肉貴”的話題甚至一度登上熱搜榜單。
然而,“價漲量跌”背後反映的是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和缺乏差異化競爭力。漲價價格敏感消費者,他們可以輕易選擇其他替代品,而衛龍在這一點上卻無能為力。
很顯然,衛龍辣條並沒有強大的品牌忠誠度,消費者並不願意為其溢價買單。反觀那些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品牌,無論提價多少,消費者依然願意買單。這是因為它們具備明顯的差異化優勢,而衛龍恰恰缺乏這一點。
盡管衛龍毛利率從2019年的37.35%增長到瞭2023年的49.76%。表面上看,衛龍通過漲價和成本控制成功“保住瞭利潤”,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從2019年到2022年,衛龍的營收增速逐年放緩,甚至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2022年衛龍的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甚至僅為1.51億元。這背後與其上市相關的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固然存在,但也不容忽視市場對辣條這一核心產品的需求疲軟。
事實上,衛龍辣條“賣不動”瞭。2021年,調味面制品貢獻瞭26.13億元的收入,占到總營收的68.8%。到瞭2023年,這一占比已經下降至52.3%,今年上半年更是進一步跌至46.1%。辣條不再是衛龍的主力增長引擎,甚至淪為拖累。
面對這一困局,衛龍將“希望”寄托於多元化的產品佈局,尤其是蔬菜制品和豆制品上。2023年,公司宣稱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升平均售價,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實現瞭毛利率的增長。然而,實際上營收僅小幅增長,凈利潤的“暴漲”不過是低基數效應的結果,缺乏實質性進步。即便今年上半年業績有所提振,但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靠企業內生增長帶動的,還是更多依賴於市場條件的偶然利好?
更耐人尋味的是,衛龍否認其業績增長依賴於漲價,聲稱淘汰瞭部分低價產品拉高瞭平均售價。然而,在原材料價格下滑的背景下,消費者並沒有看到應有的價格調整。也就是說,衛龍在利潤上升的同時,卻依舊選擇瞭“薅消費者的羊毛”,這一策略是否能夠長期奏效?
歸根結底,衛龍面臨的是產品同質化、價格過高與市場飽和的三重夾擊。辣條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也逐步增強,傳統“高鹽高油”的辣條逐漸失去吸引力。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衛龍如果依舊走“漲價提毛利”的老路,遲早會失去市場的主動權。
同時,隨著日本召回事件發酵,衛龍在中日市場的“雙標”問題也再次刺痛瞭消費者的神經。日本市場的風波可能蔓延至國內,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信任。衛龍能否在全球化和標準化之間找到平衡,成為下一步的關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