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開國第一宰相,為何最後能平安落地,且傢族一千年不倒 -

說是在秦末的時候,一個算命大師路過沛縣,可是他越走越心驚,越走越奇怪,暗想,這個小小沛縣咋這麼多王侯將相,至於這麼紮堆嗎,關鍵還在於這些人現在都是販夫走卒。這實在是讓這個算命的懷疑自己的職業能力。

這實際上就說明一個問題,即便是建立一個王朝這樣的大事,搭建朝廷的管理框架,一個縣的人才就夠瞭。絕大多數時候,就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最稀缺的人才是開國皇帝,至於文武百官這樣的人才,一個縣都能給配齊。

比如劉秀的發傢班底就是河南豪族,朱元璋的主要班底也就是鳳陽人,太平天國的主要班底就是廣西金田人。不是說小小的沛縣就有這麼多優質人才,而是太多太多的優質人才因為沒有機會而隻能默默的埋沒罷瞭。

沛縣從春秋開始就是富裕發達之地,最初屬於宋國,齊國滅宋國,沛縣暫屬齊,後來五國伐齊,楚國占領宋國淮北故地,沛縣改屬楚國,秦滅六國後,設沛縣,屬泗水郡。也就是說,無論劉邦還是蕭何乃至於項羽都是楚國人。

蕭何雖然不知道他的實際年齡,大概率應該和劉邦差不多,蕭何縣府小吏出身,是沛縣的主吏掾,用現在話說就是縣長秘書,而劉邦是泗水亭長,就是鄉長或者派出所所長,兩人是具為縣裡的基層小吏,因為有工作上的交集,使得二人私交不錯。

每次劉邦去咸陽出差,都要向縣中長吏申請報銷費用。照規矩,每個長吏要給300錢,隻有蕭何知道劉邦花錢大手大腳,胡吃海喝,所以有時候都會私自多給劉邦報銷200錢。盡管都是公款,但這份恩情,劉邦一直記在心裡。

英雄不問出處,XX不問歲數,在此期間,相國平陽侯曹參還在看管監獄,太尉絳侯周勃還在當吹鼓手,左丞相舞陽侯樊噲還在屠狗,太仆汝陰侯夏侯嬰還在喂馬,都是普通人。而這時的大秦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一場驚天動地的動蕩即將開始,他們的人生即將絢爛多彩。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那句“將相王侯,寧有種乎”,這句話更像是對劉邦說的,自此之後,反秦浪潮席卷各地,沛縣也想積極響應起義。

最初,蕭何和沛縣獄掾曹參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在這種情況下,邀請劉邦回來一起起義,但很快縣令就後悔瞭,害怕劉邦回來反而引發變亂,並準備殺掉蕭何和曹參。蕭曹二人聞訊趕忙逃到城外投奔劉邦,而且開始鼓動劉邦造反。

劉邦在沛縣很有號召力,城內百姓殺掉縣令,開城門迎進劉邦入城。蕭何、曹參之所以推舉劉邦來領導大傢起事。實際上就是自己怕死,於是大傢依楚制稱劉邦作沛公 很快義軍擴充到數千人。此時是秦二世元年的十月,蕭何的年紀應該是四十出頭。

原本官職比劉邦高的蕭何甘願擔任其副手,幫他招兵買馬,將縣中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還大肆宣傳劉邦芒碭山斬蛇起義,因此劉邦是“赤帝之子”轉世的傳說就天下聞名瞭,很快劉邦就將附近幾個縣都給兼備瞭,勢力也越來越大,名氣也傳揚出去瞭。

此後,劉邦和蕭何就開始瞭親密無間的合作。亡秦滅楚之時,劉邦征戰在外,蕭何安撫於後,為前線大軍“足食足兵”。如果沒有蕭何,漢軍幾乎無以為戰。這支本來毫不起眼的創業團隊,用瞭七年時間就走上權力之巔,蕭何功不可沒。

這裡不僅有人疑問,為何蕭何能當大總管,因為就是蕭何最大能力就是有組織和協調能力,隨著劉邦集團的壯大,蕭何要管理和組織的內容越來越多,最後成為瞭大漢開國的大總管。攻入咸陽,蕭何唯一保護的就是秦朝宮裡的各類書籍和文件材料。史書中沒有記載蕭何具體的政治措施。但是通過漢軍的攻城略地速度和消化地盤的能力,可以推斷出,蕭何的後勤能力非常之強,劉邦評價蕭何不絕糧道這個評價已經是歷史最高的評價瞭。

縱觀西漢開國歷史,蕭何一生不僅將韓信推向瞭他事業的巔峰,還擔任瞭劉邦及其大漢基業的幕後推手。楚漢戰爭中,蕭何為劉邦保住瞭後方的穩定,不絕糧草、將兵馬等戰爭資源運往前線,為最後的勝利做出瞭堅實的後方保障。

因此在西漢建立政權後,劉邦定蕭何為首功。陸遜孫子,晉朝太子老師相國參軍陸機如此評價蕭何:“堂堂蕭公,王跡是因。綢繆睿後,無競維人。外濟六師,內撫三秦。拔奇夷難,邁德振民。體國垂制,上穆下親。名蓋群後,是謂宗臣。”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蕭何:“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與閎夭、散宜生等爭烈矣。”

用現在的話說,蕭何給劉邦設計瞭最好的職業規劃,讓劉邦按照他的規劃達到瞭歷史的巔峰。除此之外,蕭何還有著極高的資源調配能力,這個能力是項羽無法比擬的。

但不得不說的是,劉邦對蕭何的猜忌,始於楚漢相爭,最初按照當時張良戰略意圖,劉邦須坐鎮一線,在正面戰場與項羽主力部隊硬抗。同時,由韓信帶兵從滎陽一線迂回包圍項羽,以求將項羽一戰擊潰。而在此期間,必須要有強大後勤供應,則委任蕭何全權處理。蕭何必須在穩定關中巴蜀的情況下,全力供給前線的糧食和武器裝備。

打仗,是非常燒錢,燒資源的。而楚漢對峙階段,劉邦屢屢敗北。此時蕭何卻能統一調配資源,在保障前線資源的同時,還能做好整個關中的穩定工作。

就這樣,蕭何在關中統籌糧草,輸送士兵。劉邦在前線被打的抱頭鼠竄,老婆孩子都丟瞭。而關中百姓甘願冒著巨大犧牲,毫無怨言,隻因蕭何一改秦朝暴政,安撫百姓,甚至開放秦朝的皇傢苑囿上林苑給農民耕作,還將大量饑民轉移到蜀地獲取糧食,以解決關經濟的問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蕭何深得民心,有些關中子弟雖是為漢軍效命,實際上就是蕭何的面子,至於劉邦都未必熟悉。

此時的劉邦難免有些顧慮,一旦蕭何懷有異心,在關中稱王,後果不堪設想。劉邦對此沒有任何反制措施。在漢三年,也是楚漢雙方在滎陽交戰最激烈的時候,劉邦卻屢次派使者慰勞後方,每次來使都隻是寒暄幾句,實際上並沒有有用的事情,蕭何對此疑惑不解,又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也許是旁觀者清吧,蕭何的門客鮑生看出瞭劉邦的猜忌,對偷偷蕭何說道:“漢王在外帶兵,數次遣使慰勞,看來是不放心你啊,你在後方享福,漢王無法接受,現在你必須從自己近親親屬中挑選丁壯,讓他們奔赴前線作戰,這樣才能讓他信任你。”蕭何聽從鮑生的建議,急忙從自己傢族的子侄、兄弟中選出丁壯,加緊訓練,送往滎陽,實際上就是讓他們到劉邦身邊充當人質。

劉邦一看自然是十分高興,覺得蕭何明白事理,史書載:“漢王大悅”。漢五年,劉邦在徹底擊敗項羽後,對文臣武將論功行賞,將蕭何列為群臣首功,食邑萬戶,特賜他可帶劍穿鞋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權。群臣自然不服,劉邦卻說:“鎮國傢,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劉邦似乎並未忘記與蕭何的情誼。但是被列為功臣第一的蕭何,卻日漸謹小慎微,終日戰戰兢兢,害怕劉邦的屠刀有一天架到自己脖子上。歷代帝王,猜疑大臣,不過是司空見慣,劉邦以一介平民出身而得政權,疑心更重,如何平安落地後世有范例可循,在劉邦之前,並沒有可以參考的范本,因此蕭何能善後十分難得。蕭何為此不得不與呂後合謀殺韓信,來換取劉邦的信任,這也是為瞭避嫌,不得已而為之。韓信也許想不到,終結自己生命的人,正是那個當初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蕭何在誅殺韓信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劉邦聽聞後,將他晉封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封地,並派一支五百人衛隊擔任其護衛。這個時候一個叫召平的局外人看出其中玄機,他給蕭何表示,皇帝派兵保衛他,其實是擔心他造反,以此監視其一舉一動,因此他勸蕭何將自己的封地財產捐獻給國傢,來討劉邦的歡心,打消他的疑慮。蕭何很聽勸。馬上聽從召平之計,將自己的錢財捐出來,用來資助國傢軍隊,助劉邦平叛。史載:“高帝乃大喜”。

往事歷歷在目,故人心卻易變。此前遣送人質是為自保,自污名聲也是為自保,而向呂後獻計殺韓信,也是為瞭自保。即便蕭何如此小心翼翼還是難免猜忌。

漢十二年,身為大漢相國的蕭何,借職務之便四處強占田宅,放高利貸,惹得關中百姓怨聲載道。昔日的開國功臣一時竟成瞭千夫所指的地主惡霸。告狀的信一直告到瞭廷尉府,遠在外征討淮南王英佈叛軍的漢高祖劉邦,在得知關中民眾都在埋怨蕭何,可他非但沒有發怒,還面露喜色。劉邦班師回朝時,京城老百姓攔路上書,控告蕭何強買民田,價值多達數千萬,請劉邦主持公道。劉邦看在眼裡,毫不在意。

回宮後,劉邦將民眾上書拿給蕭何看,說:“你自己去向老百姓們謝罪吧!”蕭何誠惶誠恐,辭別劉邦後急忙將田宅退還百姓,但民生怨恨,難以撫平。蕭何隻能以自污的方式得以平安落地。可最後蕭何即便再小心,還是被下獄瞭,因為不久之後,蕭何上書請求劉邦開放上林苑。

上林苑是秦朝的皇傢苑囿,縱橫300裡,山水環繞,物產豐饒。漢二年,為瞭適應戰爭需要,曾一度開放給百姓耕作。漢朝一統天下,劉邦又將上林苑收歸皇傢,成為皇傢遊樂場。

蕭何視察時發現上林苑荒蕪已久,於是為民請命,請求開禁。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一項贏得民心的德政。可劉邦懷疑蕭何有意收買人心,下令廷尉將蕭何逮捕,並戴上刑具,投入獄中。更關鍵的是上林苑事件中,群臣無人敢為其伸。

還算不錯,幾天之後,就在蕭何在獄中命懸一線的時候,被劉邦釋放,此時的蕭何已經年事已高,經過牢獄折磨,早已虛弱不堪,隻好蓬頭赤足,顫顫巍巍地上殿謝恩,執禮甚恭。蕭何怕瞭,原來在他那位所謂的朋友眼裡,自己的性命微不足道。

從此,年邁的蕭何不再過問朝政,僅僅是掛著相國的職位,在劉邦去世後如履薄冰地多活瞭兩年。直至去世,蕭何隻給子孫留下一句遺訓,大概意思是說:後世如果有賢子賢孫,就應當學我勤儉;如果後世無能,也不過是徒積傢財而被豪傢所奪。

在開國皇帝手下做事,這道題,太難瞭。蕭何的後嗣有傳到第四世的時候,因為犯罪而失爵,絕封;但漢天子總是又尋找蕭何的後代,重新封為酂侯,一直傳到漢亡,南北朝時,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南梁開國皇帝蕭衍都稱出自蕭何之後。也算是子孫繁盛。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註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