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or哈裡斯?美國大選結果,會如何影響我國物流及供應鏈? -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

作者 | 餘傢祥

編輯 | 小L

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決選將於幾天後的11月5日舉行,最終結果仍然懸念叢生。誰將入主白宮不僅決定美國下一階段的內外政策走向,還將對全球尤其是國內的供應鏈與物流體系造成深遠影響。

目前,美國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裡斯在全國民調中的支持率,僅相差1個百分點左右,選情依舊膠著。

特朗普作為美國前總統,以其獨特和強有力的政策主張和行事風格而聞名。副總統哈裡斯作為拜登政府的關鍵人物,也有著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方向。

特朗普和哈裡斯在政策主張上差別很大,其中對物流與供應鏈相關的則主要體現在對外關稅、能源利用和相關制造業政策的影響上。

當前的緊張選情,迫使物流與供應鏈企業需要做好全面準備。無論是港口航運、物貿供應鏈還是其他物流企業,均可能因大選結果面臨截然不同的政策環境與市場前景。今天,我們就特朗普或哈裡斯贏得大選,分別會對中國物流與供應鏈帶來哪些的潛在影響以及企業應對策略。

(來源:美國民意調查分析網站 538)

1、若特朗普再次當選,如何影響我國物流與供應鏈?

房地產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是典型的“在商言商”利益思維,奉行“美國優先”競爭策略,重視關稅手段應用。其激進的行為方式,將加劇破壞全球供應鏈的整體性和連貫性,極端時或將造成出人意料的風險。

前一任期,特朗普主要采取單邊談判的方式實現美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並對中國掀起瞭貿易戰。其認為,美國與中國間存在長期、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遠超過對中國的出口,這種不平衡導致瞭美國經濟的“失血”和工作崗位的大量流失。通過對外征收高關稅,可以減少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從而推動本土生產和就業。

一旦特朗普上任,其政策大概率比上一任期時更加激進和孤立主義。其表示,如果再次當選,將退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供應鏈協議,並采取強硬的保護主義措施,將優質資源都集中到美國。此舉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新的負面沖擊。

對外貿易方面,特朗普主張,若再次當選將大幅提高進口到美國的外國商品關稅。他表示,對所有國傢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20%的普遍關稅,並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60%的關稅,其意圖與中國大面積推動“脫鉤斷鏈”。

尤其是對中美貿易逆差顯著的領域,如對中國電動汽車,特朗普稱要將關稅提升至200%,對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領域加征關稅,並逐步停止進口必需品。

交通基礎建設方面,特朗普表示將加大公路、橋梁、港口等交通設施建設力度,提高物流效率。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來源:新華社)

若特朗普當選,將如何影響我國物流及供應鏈?

首先,加征關稅將對我國直接出口美國運輸量帶來較大沖擊。

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美國加征關稅後,中國商品在美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22%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11.7%,其中被加征關稅商品的出口額,跌幅遠大於其他品類。

第二,加征關稅將大幅提升我國出口運輸與供應鏈綜合成本。

航運定價平臺Xeneta數據顯示,在2018年加征關稅後,海運集裝箱運輸市場價格飆升瞭70%以上,當年中國-美西航線上集裝箱現貨運價漲幅即達到75%。

Xeneta分析,特朗普的加征進口關稅政策或將歷史重演,並更為激進,這將導致海運集裝箱運輸市場價格飆升,而且對幹散貨運輸也將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外貿企業將承擔更高的進口關稅,並爭奪運力和倉儲資源,或造成原材料價格上漲,進而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最終由消費者和企業承擔。

第三,重燃貿易戰可能會導致市場需求不穩定。

若特朗普當選,中美貿易摩擦大概率會延伸,突發事件會更多、更不可控,市場需求不穩定性增加,從而影響企業庫存和生產計劃,造成整體供應鏈的不穩定。

第四,我國礦產等重要大宗物資供應鏈將明顯受損。

特朗普認為中國在關鍵礦物供應鏈有重要主導權,美國自身脆弱性,因此其在上一任期中出臺《保護戰略礦產安全和可靠供應的聯邦戰略》,制定瞭首個關鍵礦物清單,並聯合日本、歐盟建立“小圈子”破壞我國關鍵礦產原料供應鏈。若其再次上任,或將延續和加大這一政策力度。

此外,特朗普提出加大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後的交通設施將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有助於全球企業拓展業務和提高競爭力。

2、若哈裡斯執政,將如何影響我國物流與供應鏈?

如果哈裡斯擔任美國總統,事情的發展會更可預測,其大概率將延續民主黨的政策方向及對華措施,比如更加主張綠色、經濟、公平與創新,貿易緊張程度將相對緩,但仍具挑戰。

(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裡斯,來源:新華社)

雖然哈裡斯不會像特朗普一樣采取極端的關稅措施,但其或仍將延續拜登政府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下的供應鏈協議,采取審慎、漸進的方式限制對華投資,加強對華出口管制,擴大實體清單名錄。

貿易方面,哈裡斯更加註重國際合作和多邊貿易關系,尤其是關註盟國的關切,進一步推動“回岸制造+近岸外包+友岸貿易”,形成供應鏈多元化,促進全球貿易進入復蘇的新時代。

物流方面,哈裡斯可能會加大對綠色物流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采用環保的運輸方式和包裝材料。

具體影響,可能會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中國直接出口美國運輸量下降。

哈裡斯將大概率依托供應鏈韌性委員會,將制造業向本土和“近岸”“友岸”國傢轉移,這將減少從中國進口貨物的需求,使得我國企業原本對美出口運輸、倉儲、配送等跨境業務訂單量下滑。

第二,中國企業在美開展物流業務準入的機會略有增加,但存在限制。

哈裡斯可能會在一些非敏感領域推動中美之間的經濟合作,這或能為中國物流與供應鏈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一定機會。但在能源、通信等關鍵產業和涉及國傢安全的領域,其對中國企業的市場準入限制仍然嚴格。

第三,印太經濟框架(IPEF)供應鏈協議影響我國半導體、化學品和關鍵礦產出口供應。

哈裡斯上臺或將繼續推動亞太產供鏈重構,IPEF供應鏈協議是孤立中國的親美供應鏈體系,已於2024年2月對美國、日本、印度、新加坡和斐濟五國正式生效。其中,協議優先解決半導體、化學品和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彈性問題。

第四,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供應鏈將面臨不確定性。

哈裡斯鼓勵美國制造電動汽車,並逐步淘汰燃油汽車。這意味著她可能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稅政策、技術標準、市場準入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但具體的調整方向和幅度存在不確定性。在貿易等領域中美雙方將存在一定的競爭,但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也有著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

3、物流與供應鏈企業如何應對?

總體來看,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哈裡斯當選,都別指望他們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總統更換不會改變美國對華全面遏制政策的總方向,這早已是美國朝野兩黨的共識,中美供應鏈之爭將是一場“持久戰”。

另一方面,特朗普與哈裡斯各自也有不同的執政理念和政策手段,造成影響的程度、范圍和時效也是復雜而多樣的。我國物流與供應鏈企業應積極應對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敏銳抓住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1)明確自身所處節點,提前做好風險評估與規劃。

除瞭要加強對關稅政策、貿易市場的瞭解和風險評估這一基礎工作,物流與供應鏈企業還需明確自身所處的關鍵節點和位置。唯有瞭解這些依賴關系,才能制定戰略、降低風險,提高供應鏈韌性。

2)建立多元化市場,多路徑佈局國際物流通道。

物流與供應鏈企業謀劃海外市場時,應與當地上下遊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並充分發揮國內供應鏈優勢,與國內供應商設計聯合出海合作機制,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風險,以應對可能的關稅變動。

3)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無論形勢如何變化,加大對物流技術的研發投入,提高數字化和可視化水平,采用先進的運輸方式和包裝材料,實現綠色物流和可持續發展,都是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之道。《2023供應鏈數字化趨勢調查》結果顯示,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在未來5年將成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最重要的投資。

物流與供應鏈企業應加速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的高技術人才,加強技術創新。長遠來看,隻有吸引並留住人才,我國未來方能突破美國科技和供應鏈聯盟的封鎖,增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