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主角往往都會如同天選之人一般,盡管作者也難免會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但對於他們後來得到圓滿結局而言,那些挫折都不過是毛毛雨一般,不痛不癢。
但《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和小龍女而言卻不是如此,他們二人的經歷當真隻能用“命運多舛”這四字來形容,人傢是苦盡甘來,他們則是苦瞭又苦,若你代入角色去感受他們的經歷,都不一定能堅持得下來。
對於讀者而言,最難以接受的或許是小龍女的經歷,她被那全真道人甄志丙(舊版中的尹志平)欺負,後來又被公孫止的花言巧語糊弄,她的情路著實坎坷。
(小龍女、公孫止劇照)
不過作為小龍女的愛人,楊過對於甄志丙和公孫止這兩位“情敵”的態度卻又截然不同,為何他絲毫不恨甄志丙,卻恨不得殺瞭公孫止?
一、雲淡風輕的楊過
“甄志丙事件”無疑是金庸筆下最顛覆讀者認知的橋段,這描述後面甚至不需要加上“之一”,至少筆者在此之前可從未在任何一部作品中讀到女主角被個路人配角給毀瞭貞潔的橋段。
那劇情當真是炸裂,當然,第一次讀到這段劇情的時候,筆者首先是懷疑這是否是盜版書,接著便自己找補,覺得金庸寫得十分克制,所以這件事可能還有變數。
但後來小龍女對楊過展現出的濃情蜜意應該假不瞭,再加上真相揭曉之後,甄志丙也坦然承認瞭自己的罪行,那便沒什麼好辯駁的瞭。
這道人確實該死,盡管後來的他為瞭幫小龍女擋下金輪法王的殺招身受重傷,卻也無法彌補小龍女心靈上所受到的創傷,他就應該被小龍女一劍刺死。
但小龍女向來是刀子嘴豆腐心,哪怕她提著劍追殺過甄志丙,到瞭真要動手的時候,她又遲疑瞭,甚至她不僅沒殺甄志丙,反而還要求楊過不要再糾結此事,莫找甄志丙的麻煩。
(小龍女、甄志丙劇照)
對於楊過而言,這事恐怕比“小龍女失貞”本身更難以接受,畢竟這意味著小龍女有心袒護那道人。
可楊過對於那道人卻並沒有展現出任何的殺意,他聽瞭小龍女的要求之後,也隻是淡淡的說瞭一句“我們走吧”,之後便再沒提過此事。
反而在面對公孫止的時候,他卻有些歇斯底裡。
二、歇斯底裡的殺意
相對於甄志丙而言,公孫止這人反倒是壞得坦蕩一些,至少他沒有對小龍女動強,他向來都是以溫柔攻勢去“攻心”。
他初遇小龍女的時候,小龍女是因為修煉武功走火入魔而暈倒,顯然,公孫止若在此時下手,小龍女是根本無力反抗的,可他卻沒有,他先是救下瞭小龍女,接著又以禮相待。
他對楊過也是這麼說的,隻是他說得越是輕描淡寫,楊過就難免愈發生氣,畢竟他是想證明他與小龍女是因緣分走到一起。
事實上小龍女也確實上套瞭,金庸也以小龍女的視角提到過這麼一番內心活動:“小龍女心感公孫谷主活命之恩,又見他荒谷幽居,正是避開楊過最適當的處所,這才答允委身。與他相處數日之後,覺他氣度沉穆,識見淵博,實不似個鄉居孤陋之士,兼之文武全才,也不禁微感傾心,暗想陪著他過一輩子,也就是瞭。”
當楊過說服小龍女與自己一同離開時,楊過就對公孫止展現出瞭歇斯底裡的殺意,與後來他對甄志丙的“毫不在意”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神雕俠侶劇照)
你且看原著描述:“此日公孫止害得她與楊過不能團圓,她早已有瞭以死相拼之念,是以喜服下暗藏雙劍,隻待公孫止救治瞭楊過,立時俟機相刺,倘若不勝,那便自刎以殉,決不將貞操喪在絕情谷中……楊過的全真劍法乃當年王重陽所創,雖不如敵人兇悍,卻變化精微,楊過謹守不攻,接瞭他三招。”
此時的楊過可不是後來的神雕大俠,他還隻是半吊子水平,卻要與公孫止這一流高手拼命,這是為何?
答案或許很簡單,這一次,楊過是親眼見證瞭小龍女經歷的一切。
三、楊過見證的悲劇
小龍女與公孫止到底相處瞭多久?
公孫止是親口說出瞭答案。
(小龍女、楊過劇照)
說是:“楊兄弟所料不錯。半月之前,我到山邊采藥,遇到她臥在山腳之下,身受重傷,氣息奄奄,我一加探視,知她因練內功走火,於是救到谷中,用傢傳靈藥助她調養。說到相識的因緣,實是出於偶然。”
他說這話時,楊過不免心驚,他的語氣越是平緩,楊過就愈發覺得不對勁,畢竟那隻能說明公孫止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小龍女已經是他的人瞭。
即便在那半月間沒發生什麼,後來公孫止拿解藥逼小龍女與他同住的舉動也足以讓楊過恨他恨得咬牙切齒。
當時楊過是被劇毒折磨得死去活來,小龍女不得不答應公孫止的要求。
事後小龍女對楊過說的那番話就足以讓楊過瞬間暴怒。
書中隻道:“小龍女乍見楊過,心中怦的一跳,驚喜交集,顫聲道:‘你……你果然好瞭。’她此時早知公孫止心腸歹毒,行止戾狠,所以答允與他成婚,全是為瞭要救楊過一命,見他突然到來,還道公孫止言而有信,已治好瞭他所中劇毒。”
(楊過、小龍女劇照)
盡管金庸沒挑明,但這句話的意思不就是“我照公孫止說的做瞭,他果然就把解藥給你瞭”,楊過聰明絕頂,怎能聽不出這背後的意思。
這才是楊過那麼恨公孫止的原因,對於甄志丙,他見到的隻是一個真心認錯的道人,而是公孫止厚顏無恥,不僅與小龍女相處瞭半月,後來甚至又將小龍女帶走十個時辰,他是當著楊過的面羞辱瞭小龍女和楊過一番,試問天底下又有哪個男人能忍受這種事?
所以楊過對那兩位反派的態度截然不同,也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