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憑欄
編輯| 憑欄
前言最近,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返回地球,三位英雄凱旋歸來。
但他們出艙後走不成路,臉也明顯比出發前“圓潤”瞭不少,這是怎麼回事?
太空生存想成為一名宇航員,不僅要面對嚴苛的訓練、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要能夠適應太空環境對身體帶來的各種變化。
神舟十八號的三位航天員,在完成既定任務後,安全返回瞭地球,然而,在直播畫面中,人們註意到,他們的臉部出現瞭明顯的浮腫。
這種情況在多位中國航天員身上都有所體現,從較早期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成員到後來的神舟十三號團隊,都經歷瞭相似的生理變化。
其中,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航天員劉洋,當她結束太空任務返回地球時,公眾看到的照片令人驚訝,她的面部出現明顯浮腫,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瞭這種顯著的外貌改變?
航天員的“腫臉”現象並非偶然,在地球上,重力的存在使得我們的血液主要集中在下半身,航天員進入太空,失重的狀態便會改變這一生理機制。
沒有瞭重力的牽引,血液在體內的分佈發生瞭顯著變化,開始向上半身和頭部移動,更均勻地分佈在全身,包括頭部,最終形成瞭我們看到的“腫臉”現象。
當你頭朝下、腳朝上時,血液會顯著湧向頭部,導致面部出現紅暈和腫脹,相較之下,航天員在太空中的感受則更加極端和持久。
在失重狀態下,他們的身體仿佛一直處於一種“倒立”的狀態,血液不斷向上半身和頭部流動,造成面部浮腫。
長期處於微重力環境下,除瞭臉變腫,航天員的大腦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膨脹”,這種現象並非是大腦實質組織的增長,而是與腦脊液的分佈和流動密切相關。
重力幫助調節腦脊液的正常循環,然而,在太空中,這種平衡被打破,腦脊液開始在顱腔內積聚,導致瞭所謂的“腦部充盈”現象。
這種腦部液體的增多可能會對航天員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可能導致顱內壓升高,還可能影響認知功能和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
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這種“腦部膨脹”會對航天員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
但隨著太空探索任務的頻率和時間不斷增加,科學傢們仍需密切關註這一現象,以確保航天員的長期健康,因為航天員的健康是完成任務、安全返回地球的基石。
在太空環境下的適應過程,航天員除瞭臉部浮腫,還會經歷其他變化?
太空影響重力的作用使我們的骨骼不斷承受一定的壓力,從而維持其強度和密度,然而,在太空中,缺乏重力的影響,骨骼不再需要承受這種壓力,導致骨密度的顯著下降。
微重力環境下,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速度加快,研究表明,航天員在太空中每月可能失去約1%至2%的骨密度。
這種流失是漸進的,但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骨質的脆弱程度可能達到危險的水平,增加瞭骨折和其他骨骼相關疾病的風險。返回地球後,這種骨質疏松的狀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由於人體骨骼和肌肉承受的壓力大大減少,又導致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隨之而來的就是肌肉組織也逐漸萎縮,特別是下肢肌肉,如大腿和小腿肌肉,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
肌肉組織同樣依賴於重力來維持其力量和體積。在太空中,由於缺乏必要的負荷,肌肉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力量和質量。
肌肉的萎縮不僅影響航天員的力量和耐力,還可能對他們的運動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航天員在返回地球後,可能需要經過數周甚至數月的康復訓練,才能恢復到適合執行任務的狀態。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航天員返回後,通常都是坐著或者半躺著出現在鏡頭中,很少有直立行走的情況,都是被人抬著。
除瞭這些,宇航員在太空心臟負擔減輕,可能導致心臟肌肉的萎縮和功能下降。
這種變化可能導致航天員在返回地球時,面臨心血管適應不良的問題,增加瞭運動時心臟負荷的風險。
為瞭應對這些挑戰,科學傢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例如,在空間站中,航天員需要進行定期的體育鍛煉,以減緩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的速度。
他們還會服用特殊的藥物,補充體內流失的鈣質和其他營養物質,此外,科學傢們也在研究更先進的太空服和航天器,以盡可能模擬地球的重力環境,減輕微重力對人體的影響。
太空探索並非一帆風順,每一個看似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對航天員的健康和任務的完成造成影響。
太空醫學專業正是為瞭應對這些挑戰而生的,它融合瞭醫學、生物學、物理學、工程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致力於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體的影響,開發相應的防護措施和治療方法。
以“腫臉”為例,雖然它本身並不危及生命,但它反映瞭體液在太空環境下的重新分佈,這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一定的壓力。
太空醫學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體液重新分佈的機制,或許有一天,航天員不再需要忍受“腫臉”的困擾,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自在地生活和工作。
隨著太空探索的不斷深入,科學界需要繼續關註這些問題,以便為未來的航天任務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