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今明2年,我國車市或將發生3種變化,大傢註意瞭 -

隨著技術的推進,汽車市場總有很多“轉變”,被寫進歷史。

譬如,1984年,北京吉普創立,掀開瞭合資車的扉頁;2019年,特斯拉開始國產,改寫瞭海外車企的命運。2024年,小米su7問鼎紐北,掀起瞭國產跑車的巔峰。

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競爭下,今明2年,又有那些變化呢?

對此,有內行人預測,未來2-3年,車市或將出現3種始料不及的變化,大傢一定要註意防范,規避潛在損失。

第1個變化是,合資車將正式成為歷史

也就硬撐這1-2年,合資車就沒瞭。

聽上去口氣很大,但看看現狀,這都算抬舉瞭。

因為合資車拉跨的速度,真的很快。

譬如,今年第3季度,上汽利潤2.8億,暴跌93%;廣汽利潤-13.96億,暴跌190%。

有這個結果,原因也很簡單。

說白瞭就是,上汽背後是通用大眾,廣汽背後是豐田本田。

隨著合資車的崩潰,上汽廣汽背能撐住才怪。

就這個崩盤的速度來看,能撐到明年都很懸。

近在眼前,看看本田就懂瞭,就連一款熱賣的車都沒瞭。

當然肯定有人反駁,說本田不行也就油車不行。

但本田現在也在搞轉型,隻要2-3年,把新能源車搞出來,就能馬上翻身。

到時候,難受的就是比亞迪瞭。

但非要這麼想,也是高估這些合資車瞭。

因為它們要技術沒技術,要成本沒成本,甚至要誠意都沒誠意。

就算新車做出來,怎麼可能有優勢。

譬如,本田e:NS1,也就4.3米的小車,就敢要價15萬。

就這想翻身,可能嗎?

所以,今明2年,肯定有大量的合資車倒閉或退出。

不僅如此,一旦倒閉或退出,也不可能再殺回來瞭。

第2個變化是,增程將成為豪車寵兒

其實早2-3年,插混才是萬千寵愛。

相比之下,大傢根本不看好增程,覺得用發動機發電,是多此一舉,好比脫瞭褲子放屁。

但結果呢?增程反而一路逆襲。

不僅讓理想起死回生,問界風生水起,就連零跑都在後來居上瞭。

在這樣的形勢下,誰也能發現,插混才是上限最低的哪個。

一方面,插混依賴發動機,延遲很高。

不僅動力很難做到平順,也搞不定智駕。

就這個水平,給個小電池把價格壓下來,打一打油車還行。

但凡貴一點,都賣不動。

另一方面,插混要搞變速箱,其實才是脫瞭褲子放屁。

看著技術很高,但成本也很高。

然而,增程直接取消變速箱,不僅加速很平滑,操控更好。

更關鍵是,省下來的研發錢,可以堆冰箱彩電沙發,體驗又上升一個檔次。

因為這樣的優勢,不僅極氪、阿維塔、小米已經確認,新車要做增程。

就連死磕純電的小鵬、蔚來,也要變節瞭。

照此趨勢,從明年開始,20萬以上的SUV,肯定都是增程的天下瞭。

第3個變化,固態電池將助推電車崛起

說白瞭就是,該來的總要來的。

從今年初,上汽、寧德時代就宣佈,將在2026年量產。

當時以為是吹牛,但來到下半年,其他車企也不裝瞭。

譬如,豐田官宣將在2027量產,奇瑞也要在2026年推出。

所以,也就在2026-2027年的樣子,固態電池就會出來。

不僅如此,各傢的技術也很成熟。

譬如,續航都會突破1000公裡,充電僅10分鐘左右。

不僅如此,固態電池最大的特性是不起火,徹底結果安全問題。

因為這樣的緣故,固態電池一出來,油車就要玩完瞭。

但想法很美妙,現實仍然很骨感。

不是說固態電池出不來,而是說出來瞭,也會很貴。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計,量產初期(2027—2028年)成本較高,電芯價格將落在1-3元/Wh。

就這個價格,相比較貴的三元鋰電池,都高瞭2-6倍。

別說買菜車無福消受,就是普通的豪車,也別做啥指望瞭。

看看智己L6就知道,隻是用瞭半固態電池,價格就飆到33萬。

所以,首批用瞭全固態電池的車子,飆到40萬都是低估瞭。

就此不難預測,未來2年,一大批40萬以上的電車,將要一哄而上。

總而言之就是,車市的發展瞬息萬變,很難捕捉風向。

要是車企大佬估計錯誤,把車企幹倒閉瞭,還算小事。

但要是自己估計錯誤,不管是買貴瞭,還是買瞭就要過時的車子,無疑很難受。

因此在今年2年,一定要留意上面這3個變化,能避開就避開,能等待就等待,為自己博取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