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沈陽等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相繼獲得國務院批復,此前北京和上海的2035年總規已在2017年獲得批復。
至此,已有10個超大特大城市的新總規出爐。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承載著國傢對各城市的定位和期望,下面來具體看看。
01
北京、上海的城市定位
先來看看處於金字塔尖的京滬雙城。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的戰略定位為“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目標是,到2035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到2050年,成為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中心城市。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是我國直轄市之一、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總體而言,北京、上海的定位都是世界級的超級城市,在國內定位最高,不過上海的定位更全面一些,上海涵蓋瞭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等多方面。
北京首先強調的是首都功能,上海首先強調的是經濟功能。
02
八大城市定位,有哪些共性和不同?
關鍵詞: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大概意思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在經濟、文化、交通等諸多領域發揮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例如省會城市往往就是一個省的中心城市。
八大城市,哪些明確提及瞭和“中心城市”相關的表述?
廣州、天津、重慶3個城市的表述均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說明這三個城市是全國性的中心城市。
沈陽的表述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沈陽拿到這個定位,主要得益於沈陽在東北的城市能級,此外沈陽還有較好的區位優勢,是連接東北亞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成都的表述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杭州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由此可見,成都、杭州、南京定位為區域性的中心城市。
深圳是經濟特區,著重強調經濟中心的功能,所以沒有特別提出中心城市的表述。
關鍵詞:經濟中心
上海的定位為國際經濟中心。
深圳的定位是全國性經濟中心。
成都的定位是西部經濟中心。
關鍵詞:門戶
廣州的表述為“全國綜合性門戶”;深圳的表述為“對外開放門戶”;重慶的表述為“西部對外開放門戶”。
關鍵詞:科技創新
廣州、深圳均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重慶、成都的表述均為“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杭州、南京、沈陽的表述均為“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關鍵詞:先進制造業基地
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南京、沈陽獲得“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定位;而天津的定位則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杭州則為區域性的“先進制造基地”。
關鍵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個功能定位,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杭州、南京、沈陽這8個城市全都拿到瞭,這個似乎變成瞭“基礎技能”。
不過,在民航局和國傢發改委相關文件的規劃和定位來看,北上廣三大城市在航空領域的地位處於第一梯隊,定位為“全方位門戶復合型樞紐”;
成都、深圳、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7個城市,在航空方面定位為“區位門戶復合型樞紐”。
03
各城市獨特定位
北京城市戰略定位為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突顯首都功能、科技創新能力。雖沒有提及經濟中心、金融中心,但隨著2020年北京自貿區成立,以及2021年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北京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功能顯著增強。
現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最強的科技公司均在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北京也湧現出領軍企業。
上海要建設為“五個中心”,而且都是國際性的,即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此外,上海還有“四大功能”,具體是指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開放樞紐門戶功能。
可見,上海的定位非常全面,而且全部瞄準全球標桿城市來建設。
廣州較為獨特的定位包括“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綜合性門戶”、“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這些定位顯著拉開和同類型城市的距離。
廣州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中國第一展“廣交會”也在廣州,廣州是全國領事館第二多的城市,所以廣州定位向來很高。近年來,廣州湧現出瞭眾多超級獨角獸,這讓廣州在科技創新方面很加分。
深圳較為獨特的定位包括“國傢創新型城市”、“全國性經濟中心”、“對外開放門戶”,肯定瞭深圳在經濟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民企崛起,讓深圳成為實至名歸的“國傢創新型城市”。
交通被認為是深圳的一個短板,這次也拿到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定位。
天津較為獨特的定位包括“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其2035總規還提到,要唱好京津“雙城記”,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北京共同發揮科技創新增長引擎作用。
重慶較為獨特的定位,有“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地區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其2035總規提到,重慶分為三大區域:主城都市區、渝東北三峽庫區、渝東南武陵山區,其中主城都市區是國傢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承載地。
成都較為獨特的定位有“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經濟中心”,經濟中心這個表述目前隻有上海、深圳等少數城市提及,成都被賦予西部經濟中心的功能,肯定瞭其在產業發展上的成就。
杭州較為獨特的定位有“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尤其是關於數字經濟,2023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增加值達到5675億元,同比增長8.5%,占GDP比重28.3%,創歷史新高。在媒體報道中,杭州常常被冠以“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名號。
南京較為獨特的定位有“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東部產業創新中心”。
沈陽較為獨特的定位是“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東北現代服務業中心”。
04
從定位看城市排名
從總體定位來看,北京是中國的政治與文化首都,這個功能沒有任何城市可以替代。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首都,是中國面向世界最重要的一個綜合性門戶城市,也是外國人最喜歡的中國城市。但上海的經濟與金融功能,面臨北京、深圳、香港三大城市的分流。
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除上海之外,中國面向世界的另一個極為重要的綜合性門戶城市。廣州的經濟功能近年來被深圳分流不少,但政治、文化、交通、教育、醫療、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仍然穩固。
深圳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經濟地位僅次於上海、北京,但深圳的創新功能非常突出,孕育瞭一大批像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平安保險、招商銀行、萬科、順豐這樣的世界級企業,在經濟實力上,有反超京滬的潛力。
重慶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與經濟中心城市,發展勢頭迅猛,相當於西部地區的深圳。
天津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總體定位與重慶基本相當。
成都是我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消費中心與國際交往中心,有如華西版的上海或華西版的廣州。
沈陽的經濟實力遠不如杭州、南京,但它的位置很特殊,是東三省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且定位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比杭州、南京更高。
杭州是中國的民營經濟之都,是全國主要城市中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人才吸引力、城市美譽度在華東大區僅次於上海。
南京是中國第二經濟大省的省會,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在長三角次於上海、蘇州、杭州,但綜合影響力僅次於上海。
如果一定要搞個戰略定位的排名,我個人的理解是: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沈陽>南京=杭州。
當然,一個城市真實的地位咋樣,除瞭看政策定位,還要看自身的努力,二者合在一起,才能一個形成完整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