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波:重建對待“教育口號”的正確姿勢
原創 劉靜波 新校長傳媒
2024年11月05日 07:01 重慶
作者丨劉靜波
蒲公英教育智庫高質量課堂研究院學術院長
一個口號勝過千軍萬馬著名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一個領導者的話語可以對團隊產生兩個方向的作用,一種是破壞力,一種是凝聚力。”
口號也是如此,有好壞之分。
“打土豪,分田地”,我黨早期的這句口號,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讓許多貧下中農義無反顧參加革命;而國民黨打著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口號,卻少有人追隨,為什麼呢?因為“三民主義”老百姓聽不懂。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在改革開放初人人皆知的口號,把全國人民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引向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摸石頭過河”號召廣大幹部群眾解放思想,激勵大傢敢想敢幹。
由此可見,政治口號是一種鬥爭的武器,一句好的口號勝過千軍萬馬,沒有具備號召力、行動力的口號甚至可能帶來鬥爭的失敗。
在承認政治口號作用的情況下,同時要看到政治口號的局限性。政治口號是政治傢的一種必備武器,但沒有一種武器是無堅不摧、永遠管用的。口號隻是當時鬥爭環境、當時語境下的產物,它不一定具有普適性和持久性。比如,“打土豪,分田地”這個口號在當下就不能用瞭,我們要保護個人私產;“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也不太管用,現在進入規則時代,抓老鼠要講規矩瞭;不能隻講“摸石頭過河”,還要講“頂層設計”。
不能僅靠教育口號推動教育改革教育人當然離不開口號,用正確的觀念、理論來凝聚精神,解放思想,推動改革,引導教師行動,是學校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關鍵能力。
但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教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涉及的變量太多,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事情。復雜的事情常常不能用一個口號、一組觀念、一套理論來簡單解釋,指導所有的教育實踐。口號、觀念、理論都有自己的解釋范圍,都有自己適用的場景,不能包治百病。
真實的情景常常是,理論走極端,實踐走中庸。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理論上羽毛和石頭下落的速度一樣快,但在現實情況下,這兩者速度相差太大。理論往往是在許多假設條件下成立的,而去掉這些假設進入真實情境,理論與實踐便會相差十萬八千裡。
比如,專傢們都說合作學習是很好的一種學習方式,但這要在一定條件下才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一是教師充分掌握合作教學技能,二是學生有合作學習的能力,三是班級要建立合作學習的文化,四是教師要提供適合合作學習的任務等等,沒有這些條件,合作學習就很難成功。在不具備條件下開展合作學習,多數情況下就是虛假合作。
因此,實踐者不能偏聽偏信一種理論,要在多種理論指導下,走中庸之道。
所以觀念理論無論新舊,我們面對它的正確姿勢是:講創新,也要講守正;講理想,也要講實用;講趨勢,也要講道路;講“四梁八柱”,也要講“裝修工藝”。
同樣,教育口號是理論的簡化版、濃縮版、絕對版,比起教育理論來說,更不能用它來直接指導實踐。
教育口號的主要作用是引起我們的思考,通過思考後再引發我們的專業行動,而不是直接按口號進行行動。“先學後教”這句口號不是要求都要先學瞭才教,而是引發我們對過往教學的反思,以前是不是教得太多瞭,是不是一定要先教瞭學生才會學?
同樣的道理,很多教育口號我們都要抱著這樣的態度來看待:
教是為瞭不教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學習方式比結果更重要
課堂最重要的目標是核心素養要落地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模式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教師
學生能自學不教,學生學不懂的不教
一切為瞭學生,為瞭學生一切,為瞭一切學生
這些口號大傢都熟悉。當很多學校以此作為學校課程改革的準繩、評價老師的依據,就帶來大量錯位的教育實踐。
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比如“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這句話如何簡單字面理解,就會在實踐中卡住無法行動。過程是什麼?結果是什麼?沒有定義。其實,過程很重要,這句話不假,為什麼過程很重要?因為在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過程性的學習結果,沒有這過程就不會產生相應的學習結果。所以過程很重要,但不能說過程比結果還重要,當然這裡的結果是學習結果而不是分數。
“學習方式比結果更重要”,方式是伴隨過程的,不同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學習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方式很重要,但方式是手段,目的還是學習結果。
還比如,“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模式”,這樣的話過於高舉就容易“反智”。建模是人的一種本能,模型思考是一種高級思考方式,任何課堂都是有結構的,結構背後是套路和模式。教學高手隻是把各種模式融合貫通,運用得行雲流水,不留痕跡罷瞭。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句話用於自勉可以,但不能用於評價教師,不能作為指責教師的一件武器。
普通人聽不懂高深理論,所以政治傢需要用簡潔有力的口號來號召普通人的行動。
但口號的缺陷是它不夠嚴謹,需要一套邏輯清晰、科學有效的實踐模型相匹配。
教育是一個專業領域,教師是一個專業實踐者,我們可以用口號啟動好的教育願景,但不能用口號代替堅實的理論和嫻熟的技術。
重建對待教育口號的正確姿勢先看看錯誤的姿勢:一是無條件接受;二是快速把口號轉化為行動。
錯誤的姿勢導致的後果顯而易見,混淆瞭認知,降低瞭認知能力,導致錯誤行動,形成教育災難。
再看看正確的姿勢:一是要對教育口號進行評判,不能盲目接受;二是不能直接把口號轉化為行動,而是讓口號引起心動,心動引起思考,思考引起行動。
如何對教育口號進行評判?
近日,我在河北一所學校的圖書館外看到這樣一條標語:“老師最喜歡讀書的孩子”。乍一看,這個口號頗有道理,鼓勵孩子讀書嘛,可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但仔細琢磨,似乎欠妥,經不起邏輯的推敲,更不要說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我們不妨對此做個簡單的分析。
“老師最喜歡讀書的孩子”,這其中暗含一個什麼樣的假設呢?假設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喜歡讀書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讀書的孩子成績好,教師當然喜歡。那麼不喜歡讀書的孩子怎麼辦?他喜歡打球勝過讀書不行嗎?他喜歡發明創造勝過讀書不行嗎?他喜歡下棋,就不喜歡讀書不行嗎?因材施教,是幾千年前就認識到的真理,多元智能理論也說明一個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優勢和不同的學習模式。難道教師還不明白,人的成長模式不是單一的,更不是唯一的,讀書模式不可能成為所有人的最優發展選擇。
“最喜歡”也別有意蘊:既然有“最喜歡”的孩子,就有“喜歡”的孩子、“不喜歡”的孩子、“最不喜歡”的孩子。不動聲色就把孩子分成瞭四類,“教育公平”無從體現,“為瞭一切孩子”、“有教無類”自然成瞭空頭理念。
“最”,表達瞭一種程度,一種極致的程度,但在這裡,它透露出一種壓迫和威逼利誘的味道,傳遞的不是正能量,反映出一種急功近利、迫不及待的思想,少瞭那種靜待花開的修養,也缺瞭那種懂得欣賞的胸懷。
“喜歡”對應的是“被喜歡”,為瞭追求“被喜歡”,孩子就容易產生投其所好的想法和行為,就可能放棄自己的真正愛好和特長,被迫拿起自己並不喜歡的書本,裝模作樣,同時失去自我。可能產生的後果是,一方面是不利於孩子的個性化成長;另一方面,這孩子可能變得世故老成,懂得討好,缺乏獨立思考。
有人會說,“老師最喜歡讀書的孩子”這句口號有那麼嚴重的影響?學生會咬文嚼字理解那麼多嗎?
其實,我們要知道,口號對人的影響並不在於字面上的意義,而是在於影響人的潛意識。口號是通過潛意識來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而潛意識對事物的理解比意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和深厚。
因此,一個老師,一個校長,一個專傢,在提出教育口號時,一定要進行理性的分析,研究一下這個口號對教育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特別是對孩子長期的、隱性的影響。教育口號與政治口號是不一樣的,政治口號的時效性、情景性很強的,而教育口號則不能這樣,教育口號要有正確性、教育性、長期有效性、普遍適應性。
我們要通過概念界定、分類、發現假設、邏輯推演等方式來分析口號的正確性、教育性、長期有效性和普遍適應性。通過評判後決定是否接受口號。
我們初步接受瞭口號,也不能直接按口號行事。口號引起我們心動,警示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反思以前的做法的合理性,重新思考未來的教育行動,在以前的教育行為基礎上如何取舍、如何創新、如何更有效率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