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殘疾,被卡住的“未來之門”|縣中問診
原創 喬發 校長會
2024年11月05日 06:31 北京
在新高考改革和多元化升學的背景下,縣中作為國傢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然而,不少縣中課程存在“殘疾”“散裝”“寒酸”等問題,往往忽視全面驅動力,嚴重制約縣中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課程建設這一關鍵環節上,縣中常常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潭,對新高考改革和多元化升學的需求深層次上“無動於衷”,課程理念滯後、體系不完善、結構不科學。導致“千校一面”,特色難成,人才培養模式單一。成為制約縣中內涵式發展轉型的阻力,仿佛縣中的“未來之門”被緊緊卡住。
新一波沖擊來瞭!
自新高考改革出臺以來,多個省市已陸續邁入改革行列。“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逐步實施,這對縣中教育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沖擊。縣中擔負著落實新高考改革的重大責任,需要在全面研宄新高考改革價值取向和實行辦法的基礎上,重新定位辦學方向和理念,調整原有的課程體系,統籌協調學校各類資源以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
縣中就是在一次次的沖擊中掉隊的,“沖擊”的一個核心就是“課程”在隨著“新課標”進步,高考也隨之律動,而縣中常常獨抱應試,深層次上“無動於衷”。
不少縣中在課程建設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課程理念滯後,對校本課程建設理解有偏差;校本課程建設零碎分散,體系不完善,特色不鮮明;課程結構不科學,課程安排不合理等。
由此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質化現象,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問題突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與教育供給之間的矛盾沖突更為激烈。學校更難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和學生,從而導致教育質量的進一步下滑和縣域教育的塌陷,成為制約縣中內涵式發展轉型的阻力。
目前縣中課程,不少秉持傳統的課程理念,註重應試能力培養,課程理念滯後,課程目標與核心素養要求兩張皮。普遍存在一地雞毛,校本課程建設體系不完善。課程結構不科學,課程安排不合理。
殘疾的課程
“我們現在出現瞭一個十分可怕的現象,……從小學就完全對著高考,一切為瞭高考。”一位曾分管某省基礎教育的副廳長說,“辦學者是考什麼教什麼,怎麼有利於提高分數怎麼教,這種情況下,國傢的教育方針不執行瞭,全面的課程結構沒有瞭。”
在高考壓力下,不少縣中異化瞭校本課程建設,以為上好國傢課程才能提高高考成績,而校本課程沒有實用價值,開不開設無所謂。高考成績的優異是最終極的惟一目標,高考考什麼學校就教什麼,高考不考的,學校就不開設課程。
在李濤的碩士論文中,我們看到江蘇四所縣中的一組調查數據:在“你們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等非高考科目課程設置是否充足”一欄中,選擇“不夠”的占到94%,選擇“基本沒有”的占到瞭5%,兩者相加,99%的學生都認為學校的非高考科目的課程開設不夠。
一些縣中仍然秉持傳統的課程理念,註重知識灌輸和應試能力培養,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滯後的課程理念與當前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培育的呼聲不相契合,導致校本課程建設缺乏先進性和前瞻性。
部分縣中對校本課程建設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對其內涵和價值的深入理解。這種認識忽視瞭校本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形成學校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這些學校在校本課程建設中往往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些縣中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導致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脫節。這些課程往往過於理論化,缺乏實踐性和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隨意的“散裝課程”
有些縣中一直在嘗試進行校本課程建設,但受制於專業人才不足,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往往缺乏整體的規劃和佈局,導致課程開發顯得零散無序。各門課程之間缺乏內在邏輯聯系和系統性,難以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
縣中在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時,往往沒有充分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忽視瞭地域文化的融入和傳承,這使得校本課程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難以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甚至有些縣中往往缺乏對學校自身特色的挖掘和體現,這使得校本課程缺乏個性化和差異化,難以在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
有的課程不能從學生個性需求出發,無法獲得學生喜歡,課程實施面臨極大的困難。有的課程就是對其他學校校本課程的簡單模仿,甚至是照抄照搬。有的課程把課程當活動,隻有活動程序,沒有課程內容,隻是為瞭應付相關部門的課程檢查。這些有“量”無“質”校本課程的共有特征就是有課程無課堂,即校本課程隻停留在課程表上。
忽視瞭全面驅動力的課程
縣中往往過於註重核心科目(如數學、語文、英語等)的掌握,而忽視瞭藝術、體育、社會科學等其他重要領域。這種片面推崇特定科目的做法,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缺乏全面發展。
這從向迪的一項調查數據得以印證。向迪以湖北省恩施州兩所縣中為調研對象,主要是從學校非主幹學科(音體美)的開設情況以及課程設置是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兩個方面進行衡量的。從總體上看,在所有的選項中“非常不同意”占30%,“不太同意占”40%,說明學校校長在整體上認為自己學校的課程開設情況不理想;從分項上看,在學校音體美課程的開設方面,所有的樣本均不認同自己學校這些課程的開設十分齊全,說明縣中在課程設置上較為傾斜於主幹學科,對於“音體美”等非主幹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
向迪在縣中調查中發現,部分樣本(40%)認為學校的課程在課程設置與學生個性的匹配度上面有待提高。縣中在開設課程方面不註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完全把所有時間拿來學習高考科目,缺乏對學生創造力、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成為埋頭死讀書的學習機器。一位同學受訪者表示,“自己在高三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上過音體美的課程瞭,高一、高二也都是一、兩個星期一節(體育課一星期一節,音樂、美術輪上)。但我去xx中學(某市級重點高中)的同學就能正常地上這些課,他們成績也好,綜合素質培養的機會也比我們多。”
由此可見,一些縣中可能過於強調必修課程的重要性,而忽視瞭選修課程的多樣性,這限制瞭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潛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的機會,不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在選修課程的設置上,往往過於傳統,忽視瞭對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學科或跨學科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導致學生缺乏對未來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瞭解和準備,限制他們的視野和未來發展潛力。
寒酸的“縣中課程系統”,
影響瞭什麼?
寒酸的“縣中課程系統”,主要影響到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發展、教育質量發展。
(1)對學校特色發展的影響
高中多元化升學已成為趨勢,升學途徑包括普通高考、綜合評價、強基計劃、藝術類高考、體育類高考、港澳高校招生、中外合作等。學校為學生升學要堅持多元化發展定位,這需要揚長避短規劃課程。
然而,“縣中課程系統”寒酸十足,教師課程資源意識不夠,課程資源開發不足,課程設置單一,缺乏多樣性,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質量受限。縣中以分數作為主要評價標準,使得不同學校間在課程設置等方面越來越趨同,縣中所在地區獨特的地理區位、自然文化資源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縣中長久積累下來的地緣性、文化性、個性化差異逐漸消解與模糊,由此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質化現象。
同質化的課程設置使得學校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降低瞭學校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缺乏特色的學校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由此衍生出優質生源流失和辦學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制約縣中內涵式發展轉型的阻力。
(2)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生涯規劃政策以及多元課程的實施,就是讓學生有目標規劃牽引動力,並有實際的多元升學渠道。然而,不少縣中僅僅瞄準普通高考的課程,舍棄瞭其他必要課程的教學活動,其實質就是一切瞄準普通高考的功利心極強的教育教學模式。犧牲瞭學生的全面發展,換來一部分人上大學,而一部分人卻被淘汰。這背後犧牲瞭多少學生,丟掉瞭多少學生。甚至有多少學生在道德、心理層面存在問題。
此外,千校一面的課程設置往往忽視瞭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需求,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同質化的課程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辦學缺乏多樣性,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問題突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與教育供給之間的矛盾沖突更為激烈。
(3)對教育質量的影響
縣中是國傢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國傢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數量。縣中課程問題導致的教育質量下降,將影響國傢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
寒酸的“縣中課程系統”,使得縣域學生與城市學生在教育機會和質量上存在明顯差距,縣中可能更難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和學生,優秀學生往往選擇到城市或其他地區求學,縣域人才流失,從而導致教育質量的進一步下滑和縣域教育的塌陷,使得縣域教育在資源分配、教育質量等方面與城市教育存在更大的差距。
不少縣中由於教學手段過於單一,缺乏多樣化和靈活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些縣中課程內容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限制瞭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不利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