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電車,最難受的就是續航瞭。
別看性能很猛,智駕很強,一旦沒電,就連何小鵬都得去推車。
為瞭解決續航問題,混動也應運而生。
但奇怪的是,都是混動,對待電池的態度,卻剛好相反。
譬如,增程都在用大電池,像寧德時代的新技術,續航都突破400公裡瞭。
然而,插混卻不為所動,像比亞迪的秦L,續航也就60公裡。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隻要弄懂增程與插混的誕生初衷,就懂瞭。
01增程與插混的誕生初衷想知道增程的誕生初衷,就得穿越時空,進入電力革命。
當時,與電結緣的一切,正在興起,
於是,在稻草與馬糞氣味中,沖出瞭電車。
雖然當時電車技術很差,撐死瞭也就跑15km/h,但相比馬車,已經疾如閃電瞭。
不僅跑得快,還沒馬糞味,體驗很難不高檔。
很可惜,由於電池拖後腿,跑兩步就沒電瞭。
為瞭延長續航,23歲的費迪南德·波爾舍,將一套汽油發電機裝在電車上,成為增程鼻祖。
但還沒來得及流行,油車就沖出來,改寫瞭歷史。
雖然油車一啟動,哐啷啷亂響,還咕嘟嘟冒煙,很沒檔次。
但耐不住油價太便宜,就跟不要錢似的。
所以,油車迅速幹翻電車。
但來到90年代,油價忽然不便宜瞭,大傢極其重視油耗問題。
為瞭降低油耗,比亞迪這次反過來,把一套電機裝在油車上,成瞭插混鼻祖。
譬如,油車少說也得6升,但秦L直接幹到2.9升。
有瞭這個優勢,插混迅速橫掃油車,占領瞭市場。
知道瞭增程與插混的誕生初衷,要用大電池還是小電池,也就明白瞭。
02為啥插混可以做小電池?說白瞭就是,插混是給油車的車主設計的。
雖然插混也叫新能源,但還是以“發動機”為主,就算給瞭電機,也隻是為瞭降低油耗而已。
看著沒什麼,但這就決定瞭,插混的設計可以很保守。
畢竟,插混的目的,隻要能打敗油車就行。
就這一點而言,根本用不著做很大的電池。
因為想把油耗降低,隻要給瞭動能回收以及大電機就行,電池不是關鍵。
當然肯定有人說,插混也可以隻用電跑,肯定比用油跑更省錢。
因為這樣的緣故,給個大電池,不是更有競爭力嗎?
聽上去很有道理,但現實很骨感。
一方面,油車的車主,很保守。
就算給瞭大電池,他們也不會想到隻用電跑更省錢,而是想到換電池更費錢。
但凡沾上“電”,他們都會排斥。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給大電池,就是倒反天罡瞭。
另一方面,大電池徒增成本,也得不償失。
相比之下,給個50公裡的續航,再把價格壓一壓,反而更吃香。
所以,插混根本沒必要做什麼大電池,但增程為啥就必須用大電池呢?
03為啥增程必須要用大電池?說白瞭就是,增程是給電車的車主設計的。
看著沒什麼,但這也決定瞭,增程在解決續航問題的同時,必須保留電車的核心體驗。
但什麼是電車的核心體驗呢?無非就那2點。
第1點就是,如狼似虎的性能。
不管什麼加速3秒,還是紐北第一,都是電跑出來的。
一旦沒電,增程是還能用發動機發電,但根本不夠用。
就拿理想L6來說,1.5L引擎功率僅120kw,但電機功率卻300kw。
你讓這個小引擎,帶著大電機呼呼亂跑,肯定不現實。
所以,增程必須給大電池,不然“無電一條蟲”,性能大打折扣。
第2點就是,隻用電跑太便宜瞭。
前面也說瞭,插混的車主很保守,給大電池反而不利。
但增程的車主,卻很願意嘗鮮。
所以,他們買瞭增程,能用電跑,就絕不用一滴油。
現狀也證明瞭這一點,根據理想的數據,所有車主裡程中,用電跑的比例占據80%。
很多車企也領悟瞭,把電池做大一點,比給個雙電機還誘人。
由於這個趨勢,下一代增程技術,續航就要突破400公裡瞭。
總的來說,不管油車電車也好,混動也罷,其設計必然要照顧到受眾。
所以,都是混動,都可油可電,給瞭大電池體驗肯定更好。
但插混要爭取油車的車主,他們天然就很反感電池,把電池做小一點,反而有利。
相比之下,增程要爭取電車的車主,隻有給大電池,才能維持電車的體驗,就隻能拼命堆電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