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無比懷念一起參加1967年乃堆拉炮戰的戰友!你們還好嗎?

#冬日生活打卡季#

亞東炮戰中的榴彈炮三營

張世連

點擊進入:上篇

下篇:

9月11至14日這一輪炮戰打出瞭士氣,人人心中充滿瞭興奮,臉上掛著笑容,那勝利的佳話頻頻傳頌。一天我帶連裡幾個戰士乘大卡車去八連陣地撿廢炮彈箱往回運。早在那裡的軍械助理員劉玉沛、張作奎都來迎接我們。一口遼寧傢鄉口音的劉玉沛邊撿邊鼓動的直喊:“同志們快往回撿呀!都是國傢人民財產!”。那老山東張作奎激動地直向我叨叨說:“一傢子老鄉!這回打的可真過隱,我在陣地上看那一會兒四發齊射,一會兒八發齊射,炮身都打紅瞭……”這時我邊向旁邊觀看八連副連長那精致的個人掩體邊截住話對他說:“印軍就是那賤皮子,上次反擊戰至今四、五年瞭,屁股又癢癢瞭,就得再狠狠錘他才會老實。不過老鄉!那不叫齊射,叫急促射。齊射是全連四門炮每發炮彈同時裝填好後,聽到副連長一聲口令:‘放!’,四門炮同時拉火,同時射出的四發炮彈同時落地叫齊射。這四發急促射是各炮聽到統一口令一聲‘放!’後,各炮都用最快速度連續向同一個目標發射四發炮彈,這叫急促射……”他笑著說:“聽老鄉這一席話,今天我又長知識瞭!哈!哈!”

九月底何芝仲連長隨馬團長回拉薩瞭,十月一日,敵人再次故伎重演又挑釁我方。我前沿步兵的隊屬炮兵一陣猛打就消滅敵人一百多。準備戰鬥的三營榴彈炮尚未“發言”敵人又慫瞭。

敬愛的馬振錫團長[1937年(14歲)參加革命,1963年至1970年曾任炮兵308團團長],此照1968年6月攝於拉薩

大約10月下旬,三營指揮所及各連的火炮奉命撤出陣地回嘎覺寺西邊原駐地,同時指揮連的五個觀察所也相繼撤回駐地洞青崗。我印象很深是那次八連兩個炮排從春丕塘陣地撤回經過我連駐地時,受到我全連人員夾道鼓掌歡迎。牽引車開著大燈行速緩慢,勝利之師的兄弟連隊此時此地相見格外親熱,車上車下戰友互相歡呼打著招呼,其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表。我忽然發現一臺炮車副駕駛座上的人從車門的窗口朝外伸著手露著頭向我大喊:“張副連長!”我一看是羅金明副連長,急忙上前握手說:“歡迎老大哥連的戰友們凱旋歸來!”……

邊境沖突緩和瞭,那個自邊境打響後一直擠住在我連營房裡的一個亞東某部約一個連建制的兄弟分隊(三營首長稱他們特別分隊)裡的一位河南籍袁醫生,晚飯後常來我連連部找我聊天。一次他很驚奇地說:“聽說你們那個萬副營長很厲害,他接到護線的電話兵向他報告發現的敵情後,立馬拔瞭自己一根頭發絲在地圖上量取距離,下命令打炮,消滅瞭敵人……”我一聽笑瞭,心想:這故事情節在炮兵指揮員中看來並不新奇,隻有在暫時沒有距離尺時才會有的特殊情況。怎麼在非炮兵部隊中卻當成傳奇佳話流傳著,這說明我軍官兵在戰勝敵人後那驕傲、自豪的心態及喜悅心情流露。

我倆是老鄉,互相口無遮攔。我也乘機開始裝腔作勢地海吹起來,我說:“這仗不算大,是個小意思,達到敲打一下敵軍屁股即可,並沒有給他動大手術。剛才你說的那萬副營長用的是在軍用地圖上用簡易法(小間隔)準備開始射擊諸元或簡易轉移射……”這時我感覺他聽不太懂炮兵屬語,就沒邊沒際地海吹湖侃起來,給他介紹起炮兵射擊大概意思。我隨手把喝水的茶缸蓋放在床鋪上遠處當敵目標,近處放個搪瓷茶缸當我方炮陣地,又在兩者之間稍偏右側處放個毛主席語錄本當觀察所。說前邊是目標,後邊是炮陣地,在這裡(手指語錄本)指揮就是“小間隔”指揮射擊……。接著又把語錄本放放在“目標”正右邊,讓觀、目、炮三點成近似直角三角形時,說這是“大間隔”,修正射擊時,觀察所觀察的炸點距離偏差是方向偏差,方向偏差是距離偏差。他聽到這裡激動地說:“哎!真是隔行如隔山,這還怪復雜哩!”我更來興趣的說:“還有更好玩的哩!”我隨手又把語錄本放“目標”遠處,讓觀、目、炮成遠中近三點大致在一條線上說:“這是少見的敵後觀察所,目標在觀察所與炮陣地中間,修正射擊方法與常見常用的方法正好相反。觀察我方射彈炸點時,遠彈(實為近彈)要加距離,近彈(實為遠彈)要減距離。偏左(實為偏右)向左修正,偏右(實為偏左)向右修正……。”老袁聽得很認真很有興趣,他笑著說:“炮兵這板眼還真多!”我搶著又說:“還有左右兩個觀察所交會目標和彈坑,修正時用方向比和修正率的平均值……”我正眉飛色舞地海吹湖侃在興頭上,忽然電話鈴聲響打斷瞭。電話中是我連孫指導員聲音,他說要從政工幹部集訓隊提前結束學習,次日就從拉薩來亞東。我一聽很高興、很激動,忙表示全連同志盼望已久,祝一路平安雲雲。心想指導員來瞭我就有主骨瞭,連長回拉薩後這段時間我一個人統管全連太孤單瞭。電話剛放下,袁醫生見我忙,即告辭離開瞭。我高興之餘,忽然覺得自己剛才向袁老鄉神吹,也太“神經”瞭!

不久駐我連營房的這個“特別分隊”撤回亞東縣城他們那原來駐地瞭。幾天後的一個上午,我連戰士李明西領瞭一個從外表要比我年齡大的軍隊幹部說是來找我,我雖不認識急忙握手接待。他說的一口河南話,非常友好的自我介紹說他名叫張有,就是住我連營房那個隊的隊長,作戰這段時間在別處執行任務沒來這裡,聽萬副營長說咱倆還是老鄉,今天是特來看看房東老鄉。還說對這段時間他們隊能擠住在我連營房裡表示感謝。又說全隊撤走時他本人不在,王副隊長也沒顧上向我道別,很是抱歉。最後再三表示以後指揮連有啥事需幫忙盡管電話聯系。如需賣蘋果等小事都可幫……我說:“你們任務也很重,並肩戰鬥這麼多天,咱倆還沒見過面,很感謝你來看望……”我倆很友好很熱乎的聊瞭一陣,讓他在連裡吃午飯,他惋言拒絕瞭!我即送他回去瞭。

大約十一月下旬我們連告別三營首長和戰友撤回到拉薩。元月份在全團召開的1967年四好連隊丶五好戰士、立功人員代表大會上我見到瞭創造最高射速的歐和元同志,原來他是中上等個頭、寬肩膀、身材勻稱且說話十分䩄覥的小夥子,給我留下極好的印象。會上聽首長講萬大彬副營長也榮立二等功,同志們都很激動。

大約半年後,三營奉命撤回拉薩,換上火箭炮四營接替三營在那裡戍邊。

有幸的是我和副營長萬大彬、副教導員張學泰、九連連長趙相全、七連副指導員潘新懷、副連長胡紹斌等老戰友於1970年3月同時調往四川工作,曾在南充軍分區一塊工作多年才先後轉業各自還鄉。至今五十多年過去瞭,我非常懷念他們!

(註: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張世連:1942年3月生於西安,1958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偵察學校,1964年7月畢業分配至西藏軍區炮兵獨立308團指揮連歷任氣象站長、副連長。後調入四川省蒼溪縣武裝部任參謀。1985年3月轉業到洛陽市工作,2002年3月退休。

作者:張世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