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產新能源汽車繞不開當年的新勢力造車“鼻祖”的蔚小理。多年發展,已經今非昔比,各自目標不同方向。當下理想汽車已經可以穩定輸出,月銷穩定在3-4萬輛;小鵬汽車11月的交付量超3萬輛,創紀錄,而且在低空領域和智駕系統上都有所建樹;蔚來汽車雖然依舊飄搖、盈利困難,但今年月銷量平均依舊能在萬輛以上,上周六更是發佈新品和全新子品牌。
然而並非所有新勢力造車都能成功,蔚小理能活到現在,確實有一定的市場先發優勢以及行業紅利期。不過,現實則更加殘酷,2024年已經有多傢新勢力造車企業倒閉。比如高合、哪吒等。包括最近被瘋狂刷屏的“極越汽車倒閉風波”。說實話,要不是近期社交媒體都是“極越汽車暴雷”的標題,確實還真不瞭解極越汽車這麼個品牌,畢竟現在國產新能源汽車層出不窮,品牌更如雨後春筍般應接不暇。
不過按理說,即使國內新能源汽車競爭加劇,也不至於讓有如此深厚股東背景的新能源車企一夜倒閉!畢竟小米su7就是一個新品牌、新產品殺入賽道的真實案例。
股東背景強大的極越汽車何故陷入困境、從風口跌入深淵?
01 極越汽車“暴雷”背後,其實是典型的“代理人問題”
極越汽車的資金鏈斷裂隻是結果,其實早在極越汽車創立之初,“爆雷”的風險其實在成立初就已被“種下”。相比資金流動性風險,巨大的公司治理問題更加嚴重。
當然會有人認為這完全是“馬後炮”,但實際上從股權結構就能看出背後隱藏的巨大公司治理風險。極越汽車,原名為集度汽車,於2021年3月由吉利控股集團和百度共同設立,前者持股65%,後者持股35%,CEO則是由曾經領導過摩拜單車的夏總擔任。而摩拜單車實際上也並未失敗,後來被美團以28億收購瞭,也算是創業成功;
言歸正傳,2023年8月更名為極越汽車。品牌定位為“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致力於通過百度AI能力和吉利SEA浩瀚架構生態賦能,打造智能化領先的汽車機器人。極越汽車的成立,被視為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的“超級聯姻”,承載著技術與資本的雙重加持,曾經備受行業內外關註。
這個股權結構圖,乍一看確實沒什麼問題,兩傢都是各自行業的巨頭。
然而風險恰恰就暗藏在上面的股權結構圖中。可以看到的是,吉利出造車資質,負責整車制造,基於SEA浩瀚架構,發揮在研發、制造和供應鏈方面的能力和能力;百度則作為智能化供應商,主要提供智駕等智能化場景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還有寧德時代提供動力電池,整車配置不低;
那極越汽車CEO的角色是什麼?可能是設計產品、定戰略、做品牌營銷等。但是無論如何,這個CEO也隻是兩大股東吉利和百度的代理人!既然是代理人,那必然逃不過經濟學中經典的“代理人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即由於代理人(CEO)和委托人(股東)的利益存在矛盾、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代理人可能采取不利於委托人利益的行為的問題。
具體來來看,根本原因在於代理人與股東之間存在較大的目標分歧、信息不對稱等,進而產生較強的道德風險。比如吉利和百度作為股東的目標肯定是希望極越汽車的銷量越來越高,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相比之下,代理人的目標則可能更多關註的是自身短期薪酬、權力、地位以及在職消費等,這種委托代理關系的目標差異是產生潛在巨大利益沖突的核心問題;
當然不排除代理人是想好好做一番事業。而且據瞭解,極越汽車的CEO曾因新車銷量不好做過反省。並非產品和品牌端,而是多次將銷量不佳的問題核心推到瞭營銷層面。當然,CEO不能怪股東造車和智駕的技術不行,不過也沒有對自己產品定位和品牌定價進行分析,而是將問題簡簡單單地推到瞭第三方的營銷層面,確實匪夷所思。有意思的是,同樣在今年倒閉的哪吒汽車也曾將新車銷售不佳的問題推給瞭營銷端。
雖然不是上市公司,沒辦法對營銷費用及占比等關鍵財務科目進行瞭解,但根據暴雷後不久某傳媒公司公開發函的金額來看,其向極越追討3700萬元抖音直播廣告投放墊款。3700萬對於一傢新勢力車企,這營銷投入確實不能算低。但最終極越的抖音賬號上也僅有40萬粉絲,換言之,重金投入帶來的銷售轉化並不及預期。而且公司的營銷費用本身就很“敏感”。畢竟在營銷端,公司代理人可能存在巨大的利益輸送便利。
再比如,信息不對稱層面。據瞭解,極越汽車這次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大股東之一的百度在最近的一次投前財務盡調中發現瞭極越存在巨大的財務窟窿,具體金額未經證實,這裡無法準確披露;再加上這段時間網上傳的員工薪酬問題,以上基本都是代理人問題中存在的典型風險(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風險)。總而言之,不可否認的是,極越汽車在財務管理還是員工管理等層面或多或少都存在股東不瞭解的潛在風險。
這樣看,極越汽車出問題一點不冤枉。這裡也相信吉利汽車和百度兩傢的投資部門作為行業頭部,也都是懂經濟學的,對於這類股權結構及公司治理結構存在潛在風險的企業必然也是給過相應的策略,比如股權激勵、監督機制或者完善合約等。但畢竟人性更加復雜,代理人面對巨大個人利益誘惑的情況下,道德風險的敞口會被放大。
02 極越汽車的產品和市場問題
對於倒閉風波,極越汽車在股權結構以及公司治理上存在潛在的巨大風險絕對是首當其沖的,其次才是產品和市場帶來的競爭風險。
從市場角度來看,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處於增長階段,隻是競爭更加激烈。距離2024年收官還剩下一周多的時間。隨著年底的到來,1月初將是各傢車企發佈瞭12月銷量數據及全年銷售數據的重要窗口期。數據暫且未公佈,但整體來看,國內的汽車市場熱度未減,根據11月份已經有多傢車企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的趨勢來看。作為傳統旺季,廠商年底去庫存疊加以舊換新政策力度,12月份大概率不會比前一個月銷量差。既然市場並未明顯收縮,那麼車企之間就必須依靠產品定價和定位謀取一席之地。據瞭解,極越汽車的產品定位是對標特斯拉Model Y的中大型SUV,而品牌定位是汽車機器人。
先說產品定位。這個車型的選擇沒有問題,畢竟SUV車型是國內賣得最好的,沒有之一。不過,對標特斯拉Model Y之前,還得先和理想的L6較量一番。理想的產品就夠極越汽車“喝一壺”瞭,這裡還得誇一下理想的產品和定價能力。
下圖是今年1-10月國內SUV的銷量榜單。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明顯可見,國內20萬元以下的SUV,基本已經被比亞迪統治瞭,從這個價格切入無非是自討苦吃;而20-25萬這個區間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銷量都總體不高,1-10月這個價格區間合計銷量也就55萬輛,由大眾、本田和豐田占領。
而25萬元以上的SUV市場目前隻有特斯拉的MODEL Y,理想便瞄準這個價格區間推出瞭L6,基於前期積累的品牌力,並相較MODEL Y的頂配有價格優勢,不僅很輕松能切入市場還能趁著特斯拉疲軟搶一搶Y的市場份額,也是今年4月推出,月銷2.5萬+,迅速起量的核心。
反觀極越01,當初上市時定價為24.99-33.99萬元,這個定價過高直接讓產品與理想L6和Model Y硬剛,差異化競爭又沒有優勢,導致銷量不及預期。後面又降價3萬,這種再降價讓消費者對其價值產生瞭懷疑。並且據說內部設計被大量用戶吐槽,因此沒有一開始就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包括品牌定位的汽車機器人,概念空且過於超前。本身就是新能源載具,核心是解決消費者的出行痛點等,強行加上機器人的概念,實屬有些強行蹭熱度。而定位模糊的智駕系統又達不到行業領先的水平,導致消費者存在較大的預期差,也是沒有贏得市場認可的另一大原因。隻是這些風險要是暴露在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早期階段,尚有試錯、糾錯的機會;而如今在當下國內車企競爭白熱化,巨頭紛紛下場內卷的環境下,走錯一步,想重來著實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