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岐伯降生青龍嘴
岐伯出生在慶城縣西南天子梁青龍嘴,今葛崾峴鄉天子村的青龍嘴,遺址在原青龍嘴初級小學的土窯洞中,青龍嘴地處東西走向的天子梁東端,山梁氣勢特異,景色宜人,此窯洞莊宅座北向南,後靠雙峰峁,前方開闊,兩面呈羅圈半圍狀,窯洞下多層臺墹地,臺下有一清泉,涼爽可掬飲,四季久旱泛水不止,人稱“神水”。整個景觀猶如太極圖顯現。青龍嘴下建有藥王廟、藥王洞。岐伯祖先為姬姓,岐伯春月之日生,出生時有特異天象出現。天子梁有 周先祖鞠陶爭奪江山的傳說,故稱天子梁,也叫天子穴。
2
少年生活多坎坷
岐伯長相奇異,幼年聰穎過人,但少年傢遇洪水淹沒,再遭母親重病纏身,煉就瞭岐伯抗爭自然的意志,啟蒙出通悟醫道並治病的信心。
3
拜師學醫樹大志
岐伯救一落崖的老者,原來是一位神醫叫中南子,實名叫僦貸季,便拜師學醫,嘗草治病;後又離傢南下巧遇神農,再拜為師,得到真傳,醫術增高;還曾偶遇元始天尊,指點修身養性之術,遂成醫術大師。
4
懸壺濟世施恩澤
岐伯遍嘗百草,識得藥性,妙治百病。如用苦苦菜(敗醬草)治膿腫、用益母草治產後病、用蘭草(佩蘭)治瘟疫,活人無數。還創造出用香草防病、治病,成為“香道”的創始人。
5
岐黃論經成天師
黃帝離軒丘雲遊,在崆峒雞頭山問道廣成子,得知橋山(子午嶺)有名醫岐伯,便親來求教,為民除疾解苦,並請回宮殿,君臣問答,探究醫理。經過整整三年的研討,共問答討論瞭1080個有關天道、地道、人道方面的問題,由文字官倉頡記錄,刻於獸骨,成為《黃帝內經》,黃帝拜岐伯為“天師”。
6
輔佐黃帝統中華
岐伯隨黃帝馳騁中原,降服蚩尤,在軍中治馬病、驅瘟疫;破難陣、救官兵;創軍樂,制軍旗;既為軍醫,又為軍師,終助黃帝統一華夏,並與黃帝在泰山祭天,彰顯功德,為民祈安。
7
治國著書興邦業
岐伯協助黃帝創造音律、文字、天文、歷法、氣象、地理、人事等自然之道和社會文化,又深究醫道及養生之道,著成《黃帝內經》之後的八部醫書,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貢獻。
8
天師仙逝祭千古
岐伯天頤之年春三月仙逝,與生月同月。黃帝與萬民同悲厚葬。從那時起,古北地郡建瞭岐伯廟,開鑿瞭岐伯洞,供奉神像牌位,每年三月五日,民間就有一種廟會,祭奠岐伯,施舍藥方,香火不斷。一直到清代同治年間,慶城縣民間三月初五在藥王洞等處的廟會仍在延續,尊崇岐伯的民俗民風早已形成。
(來源:慶城縣中醫藥產業發展服務中心)
|編 輯:劉亞妮
|責 編:劉興存
|監 制:常毅博
|總監制:王來林
點擊下方,安裝“新慶城”,關註我們喲!